李光勛一部全新的人类文明史读杜君立历史

喜欢文史的90后青年

我应该是第一个发现这本书上架的读者,3月15日晚我在网络上发现,马上就下单了。当晚联系杜老师,他说要一个多月后才上市,让我退单。后来建议我买套函装,里面有一张中国历史大图表。杜老师说我是第一个发现的人,他都不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

(杜老师的著作,他还出自掏腰包赠我一册《现代的历程》)

我平时就喜欢在网上搜自己喜欢作者的名字,看看有没有新书上市。这套书4月底到货后,我利用五一假期认认真真的读,4天时间读完四卷,第五卷今天才读完。

从大学到毕业工作这么多年,杜老师的书一直陪伴着我。这套书加上《现代的历程》(把机械一节单独拿出来扩展成书,80多万字的大作)可以说是他的心血之作,反反复复修改润色,收集新资料和新观点,十年来专注于做这一件事。

这是一套百万字的著作,这次重版作者花了两年多时间又重写了一遍。经过这十年时间的打磨,杜老师的文笔确实是比第一版时要优美流畅。他说这次重写,故事性、知识性、思想性和文学性都要兼顾到。他的努力与付出,有幸作为读者是感受得到了。

这对我们读者来说是一场知识的盛宴,用人类发明的小器物来讲述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以全球视野来分析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杜老师是一位来自民间的草根作家,没有上过大学,不是历史和中文的科班出身。

我比较佩服的是,杜老师写西方文明史的部分,所用的资料都是中译本,我个人猜测他应该不会英文,可以想见作者为写作这套书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光是阅读和梳理西方文明史的脉络对一个不会英文的人来说就已经够呛了,何况在书中随处可见引用古今中外历史名著的观点。

杜老师收集的资料之全、阅读量之广、引用材料之多和人文关怀的独特视角令很多学院派作家汗颜。一个作家用不用心,看其作品就会明白。一部好书必定是一部用心的作品。感谢杜老师的辛苦付出,为我们带来如此好的作品。

作者说这套书以技术变迁这个细节作为主轴,将那些改变人类历史的物质和技术,放回原来的现场,让中国重新回到世界的场景,逐一复盘历史的承转起合。

轮子、马镫、弓箭、火药和帆船,在历史的时间线上,每一个器物都有它值得述说的故事。它们引发国家变革,让不同文明之间发生碰撞,因此形成了人类文明史。

这些貌似不经意的小东西所构成的历史,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和历史的细节。而历史的神秘和趣味也在于此。

(当当网买比较便宜)

卷一:轮子、战车与帝国

没想到小小的轮子居然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可以与火相提并论,称为机械之母,从而让人类进入机器时代,轮子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的双腿。轮子代表着效率和速度,轮子的历史构成了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历史。

在轮子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滚木移动重物。车轮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效率,由移动向滚动转变。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是最早发明轮子和车子的,中国的轮子也可能是从苏美尔人那学来的。

作为道路的产物,轮子导致了征服与奴役,权力借助轮子孕育了帝国,轮子也成为帝国的象征。亚述、波斯、罗马、秦等帝国修建四通八达的道路,使帝国统治的运输能力大大提升,控制距离也更遥远,帝国掠夺的财富和奴役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轮子是帝国的重要前提,帝国的统治实际上是轮子的统治。在进入轮子时代之前,帝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部落和城邦。秦灭六国实际上是对封建城邦制度的终结,同时期罗马帝国也完成统一,从此世界进入轮子时代。

为了统治的需要,东西方两大帝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道路,用以掠夺财富和镇压叛乱。根据学者统计秦始皇修建的道路总长度为公里,罗马帝国的道路系统为公里。

秦始皇还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弛道”,耗时十年,用以维护统治,民间不得使用。车同轨,建立标准化的道路系统。还为开发四川,修建秦岭栈道,其工程堪比万里长城。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战车,最早发明战车的是苏美尔的乌尔王国。中国虽不是最早使用战车的国家,确是使用的最久的国家。从公元前年的商灭夏的甘之战中就已经使用战车了,在春秋时发展到高潮。

姜太公作的兵法《六韬》认为:在平地,一辆战车的战斗力相当于80个步兵或10个骑兵;战车对骑兵有着优势,辆战车可以击败万人大军。乘指的是四匹马拉的战车,战车代表着一国军事实力,当时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的说法,楚国自称万乘之国。只不过春秋时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文明争斗,跟百姓无关,对社会的伤害不大。

说到春秋车战,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被誉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他是殷商王族后裔,高贵血统,公爵。因泓水之战不击半渡之兵被后人耻笑为蠢猪氏的仁义道德,但我认为“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扼,不鼓不成列”体现的是贵族精神。

宋襄公有让国美名,并不忘齐桓公嘱托,率兵帮助齐孝公为国君。重诺言、讲仁义,礼失求诸野,野就是指宋人。宋国朝野上下恪守周礼,被誉为礼仪之邦。无奈国小,难有作为,被楚国多次欺负,也被后人黑得最厉害!

宋襄公所坚持的是传统的战争兵法《司马法》,输给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诡诈奇谋,新型的战争形势开始到来。《司马法》(治军之法)代表的是文明与规则与礼仪,体现的是道义与尊严,战争是可控的。《孙子兵法》(用兵之法)则是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了,以杀人灭国为主。

以泓水之战为标志,兵车时代(贵族阶级)不相诈的军礼被装备弓弩的步兵时代(平民阶级)取代了,标志着“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战国时代来临。

《孙子兵法》对中国人的影响太大了,在战争中使用权术和欺诈是常态。社会文明大大的退步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为社会准则。战国和三国时代的战争,让中国人变得原来越功利化,尤其是司马懿用权谋夺取曹魏政权,导致整个社会充满了各种宫斗和阴谋。

后面又介绍了由轮子带动的技术变革,马车、轿子、独轮车、汽车、火车、自行车、飞机、印刷机、纺纱机、蒸汽机等。轮子已经成为了一切现代技术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机器都离不开轮子,近代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轮子革命。轮子带给人类的,是巨大的思想启蒙和科技革命。

卷二:马镫、骑士与文明

大约在年前,人类驯化了马,有了马之后,人类的移动速度多了好几倍。马是人类最晚被驯养的家畜,马堪称是动物界中的“贵族”,宁静、高贵、潇洒、勇敢,有很强的个性。大约在年前,人类终于骑在了马上。

作者说马被驯化后,人类对马的使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马驱动战车,人移动的速度大大提高,但受到地形的限制;第二阶段,人骑在马上,骑士要紧紧抱着马,容易被摔下来。骑士到达目的地后,下马以步兵形式参加战斗;第三阶段,配备了马镫,重心下移,使人的双手获得解放。马镫的发明改变了人类文明史。马和马镫的集合,人类战争的主导者骑兵或骑士闪亮登场。

历史上农耕民族常常败于游牧民族主要是无马的原因,马镫的发明让游牧民族成为马背上的民族,开始征服世界。匈奴、鲜卑、阿拉伯人、阿尔瓦人、哥特人纵横世界,尤其是才一百万人口的蒙古人,铁蹄踏遍欧亚大陆。经蒙古人传入西方的有火药、投石机、算盘、印刷术、钞票和纸牌。

中国发明的小小马镫让欧洲建立了封建制度,诞生了骑士文化,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骑士文化构成了世俗文明,教士文化构成的教会文明,这两种文化一起发展,最终构成了西方文明。

古代中国有很多发明改写了世界史,如铸铁、造纸、弓弩、火药等,对世界造成很大影响。但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像马镫这么简单,也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像马镫这样,对历史有如此的催化作用,直接改写了人类文明和历史的演变历程。

摘录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贵族精神:

骑士精神就是谦卑、荣誉、英勇、牺牲、怜悯、灵性、慷慨、诚实和公正。骑士风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骨子里的美德和教养,如彬彬有礼、慷慨仁慈、勇敢正直、忠贞不渝。为了信仰,随时准备奉献生命和一切。

绅士继承了骑士的多数传统,他们谦卑、有怜悯心和正义感、诚实、公正、勇敢和克制,这些都是绅士的表现。

所谓贵族精神首先是文化教养,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追求高贵的道德与信仰的精神。其次是社会担当,作为社会精英,富于正义感,对弱者侠肝义胆,不怕牺牲。最重要的是有左右的灵魂和独立的意志。

卷三:弓箭、强弩与战争

这卷书让我重新回顾了一遍中外战争史,中国发明的弓和弩深深改变了世界。从弓箭到弩,人类历史从精英时代开始转向了大众时代。从技术的角度说,弓箭是人类发明的第一件机器。

对人类发展来说,弓箭极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发明的弓箭和弩影响了欧亚大陆的战争。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用弓箭和骑兵欺负农耕民族,而中原王朝用弩来抵御,弩是游牧民族和西方骑士的的噩梦。

弩在弓的基础上,增加了固定的弩身,机械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得到提高,杀伤力大大高于弓,属于半自动化武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弩就装备军队。

在秦汉时期,绝对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匈奴人的噩梦。李陵敢以五千步兵大战匈奴八万骑兵十余日,不落下风,杀敌近万,最后是箭尽援无而被俘。汉代对匈奴几乎是全面的压制,主要是因为有铁制环首刀和全金属结构的强弩。

因为当时匈奴还未进入铁器时代,弓箭用的是骨簇和石簇。斩杀匈奴郅支单于后提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对汉成帝说“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当一。”(《汉书·陈汤传》)一个汉兵顶得上三五个胡人,主要是武器装备有优势,就如今天的世界警察美军一样。

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箭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明朝人这样概括十八般兵器,把弓与弩放在前两位,可见其重要性: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卷四:火药、枪炮与革命

“人类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据统计,在年之前的年里,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重大战争。这卷主要讲述以火药这个技术变迁为细节,文明人用技术压制野蛮人暴力的过程。马镫出现之后,擅长骑射的野蛮部落经常征服文明地区,而火药的出现,使文明人得以用来压制野蛮人的入侵。

人类史也是一部战争史,而战争史多半是武器史。从木质、石制、青铜、钢铁、一直到热兵器。武器的作用越来越大,费用也越来越高,死亡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火药起于东方,却没有抵制住游牧民族的侵略。

宋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冠绝群雄,为抵抗游牧民族的入侵,大力发展火器,使中国最早进入热兵器时代。

宋蒙战争,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技水平最发达和军事最发达的帝国直接的对决。蒙古人征服金国用22年,征服西夏用21年,消灭卡拉汗国和花拉子模国用2年,消灭美索不达米亚用了8年,征服俄罗斯用了15年,征服基辅诸公国用了5年,而消灭南宋用了整整40年。

南宋军队缺马,只能依托城池和蒙古人血战到底。其中的钓鱼城之战改变了世界,蒙古帝国大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孛儿只斤·蒙哥在这场战斗中被宋军火炮或飞石打死。蒙古大军遗留下上万具尸体,护送蒙哥大汗遗体仓皇北撤。这一战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

为争夺大汗位,在宋境取得巨大战果的忽必烈第一时间撤军北返,使得南宋得以延续20年之久。在西方征战的旭烈兀得知后也急忙撤军东返,导致蒙古军被赶出非洲。被蒙古人蹂躏的欧亚大陆各族欢呼“上帝的鞭子折断了!”钓鱼城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可惜指挥这场战役胜利的钓鱼城守将王坚在元朝人修的《宋史》中无传,但合川民众修建的忠烈祠永远供奉着这位民族英雄。钓鱼城坚守了整整36年,是大宋最后一座孤城,最后以“不杀城内一人”为条件而结束了它“独钓中原”的辉煌历史。

蒙古人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杀人过亿,凡是抵抗过的城市都遭到屠城,只有钓鱼城得以保全。宋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富有的国家,中华古典文化被毁灭。

“成吉思汗的成功在于,将蒙古骑士所具有的凶猛与速度,和中国农耕文明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以快速勇猛的骑兵去消灭野战步兵,用火器机械摧毁堡垒要塞,这使蒙古人变得攻无不克,势不可挡。”

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同时,把中国的火药和投石机带到了西方,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火药在西方成熟和发展,毁摧了骑士和堡城制度。火药导致了战争,战争推动了科技进步。欧洲人用炮枪征服世界,同时也传入了现代文明。

恩格斯:“它(火药)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火器的用不仅对作战方发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要获得火药和火器,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卷五:帆船、海盗与世界

这一卷比较好看,一部全新的全球史,用船将世界联系在了一起。从舟船的诞生开始,讲述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从郑和到哥伦布,海上的航行、贸易、海盗和海战,以及开创了人类新纪元的大航海运动,生动地展现了舟船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借助舟船演绎的探索与征战的历程。

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伴随着强盗式的掠夺、征服与奴役,带来了全球化。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贸易,谁就控制了财富和世界。中国的航海技术原本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后期限制民间自由贸易,未能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长期闭关锁国,导致落后于世界。

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时间太过漫长,代价也更高,让人唏嘘不已!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被称为海盗女王,终身未婚,把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她说:“我已经献身于一个丈夫,这就是英国。”

她大力发展“海盗事业”,黑吃黑,抢劫西班牙商船,使英国的财富迅速增加。最后依靠海盗的力量,让西班牙无敌舰队折戟沉沙,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相比英国的海盗行为,荷兰人则厚道得多,以军舰为后盾靠发展贸易来取得财富。为反抗西班牙的统治,尼德兰代表在海牙建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

17世纪被称为“荷兰世纪”,当时荷兰人垄断了欧洲的所有海运贸易和世界贸易的中转和转运,舰船的总吨位是英、法、西、葡四国之和,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

举个例子,荷兰人占据明朝送给他们的台湾,设立贸易货站,荷兰人据此垄断了美洲白银和日本白银输往中国的货币贸易。

“他们从台湾岛载着砂糖、鹿皮和鹿角到日本,从日本满载着黄金、白银和铜到中国,以支持帝国的金融体系;又从中国装满茶叶、瓷器和丝绸运往印度,换成棉布后返回香料群岛,在这里经过精心挑选,将最好的丝绸、香料、黄金和瓷器,经好望角运回阿姆斯特丹。”

伴随着大航海运动的兴起,“不自由,毋宁死”的清教徒为了摆脱国内的宗教压迫来到了北美。他们在海上漂泊了66天,九死一生,最终抵达无人管理的处女地。这一群人(总共人)为共同建设新家园,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即《五月花号公约》——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树立了一个典范,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公意来决定集体行动,以自治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生活;任何人行驶统治,必须经过民众同意;人民可以通过公议的契约建立秩序,而不是由人民之上的暴力和权力强加。

《五月花号公约》标榜了文明尺度和国家道德,树立了“美国精神”。这告诉人民,人与人之间除了基于暴力的杀戮、征服和奴役,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基于契约的合作。

这群人的到来无意之中创造了一个现代西方文明国家——美国,它成为美国民主政治传统的精神来源。后来出身名门且参加过英美战争和墨西哥战争的美国“蒸汽战舰之父”佩里说:

“我们已强大到足以征服任何国家。我不是指以武力胁迫、攻击或占领的方式,而是用我们的力量帮助或保护他们,严谨公正地、绅士般友善地对待他们,用事实和诚意令他们心服口服。如此,我们便无往而不利。”

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黑船事件使日本主动开放并走向富强之路。

反观中国,马戛尔尼用了九个月时间不远万里访问中国,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与欧洲的第一次官方对话。马戛尔尼提出互派外交使节和签订通商条约,被乾隆皇帝以“不可更张定制”为由拒绝。定制即是朝贡体系,尊中国为宗主国并定期前来朝贡。

中国因为是内陆国家,不太重视海洋,航海技术一度落后于世界。但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突飞猛进,在宋元时期领先于世界。

郑和下西洋(花费巨大,入不敷出,数次下西洋只是维持不经济的朝贡体系,且禁止民间自由贸易,航海技术这时开始掉队)只是为了耀武扬威,代表着唯我独尊和王道传统的古代。

而同时期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终身未婚,大力发展航海事业,使葡萄牙短短数十年间,一度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则是为了探险、掠夺、征服、贸易和宗教,代表着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近代。

中国在明清时期限制航海事业的发展,拒绝西方的通商要求。中央帝国的统治者把国家当作是一家一姓的私产,站在的是如何维护统治的角度来制定政策,而不是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日本明治天皇为了国家的富强而殚精竭虑。中国的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的原因即在于此。

杜君立老师在书中说:“现代中国人读书,往往以文学为主,就连历史书,也常常当作文学来读了。其实文学跟历史还是有差别的。文学属于艺术之一种,而历史属于科学或者学科之一种。文学创作需要一定天赋,做历史研究,只要有兴趣和阅历就行。现代早期的很多历史学家,根本没有受过多少历史专业教育,他们仅仅依靠兴趣,不断读书,最后成为一代历史大家,如吕思勉、钱穆等。”

谢泳老师在《学林掌录》中说:“人在青年时期,选择从事文字工作,有几个方向要清醒把握,不然会虚掷时间和才华。我以为传记当写(包括口述、年谱等同类工作),史料能收集,掌故笔记能写,地方文献可整理,选择其他文字工作(如小说诗歌的写作),须慎之又慎,不然一世努力,可能会了无痕迹。”

杜君立老师就是我学习和模仿的好榜样,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在某一个方向上的某个细节不断专注和积累。我喜欢读人物传记,一直在保持阅读写作。尽可能的阅读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对人性要有洞察力。同时也在留意掌故笔记和地方文献,将来有可能会在这方面发力。在打造影响力方面,演讲和写作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要足够投入和用心,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的。?

本书学到的文史典故

?

轮子的起源,公元前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有轮辐的车轮,将轮子装在了手推车上。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意为定都在天下的中心,据此统治人民。

黄瓜一词来源于年,石勒统一华北,称帝。他对中原人民称他为胡人很不满,下令禁止说“胡”字,也不准写“胡”字。导致从西域传来的“胡瓜”被称为“黄瓜”,且还是绿色的。

弓的发明对部落时代的人类来说非常重要,皇帝封专门制造弓的官职为“弓正”,也称“弓长”。这个官职后来演变成百家姓中的“张”姓。

“百步穿杨”和“百发百中”一词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将军养由基(养繇基),“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他有“神箭”之称,号“养一箭”。两臂能开千斤弓,一箭可穿七层甲。晋楚的鄢陵之战,晋国将领魏锜射伤了楚共王,楚共王很生气,给养由基两只箭,让他射魏锜。他一箭就把魏锜干掉了,另外一支箭还给楚王,从此名震天下。后来死于吴楚之战,被乱箭射死,也算是死得其所。

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取《易经》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将国号命名为“大元”。

火药和火器第一次用于海战。年金宋胶州湾海战,艘战船和人的南宋舰队对阵余艘战船和7万人组成的金国舰队,结果是宋军用火箭和火球使金军全军覆没。“火箭环射,箭所中,烟焰旋起,延烧数百艘”(《宋史·李宝传》)。

杀人如麻的成语来源:班固《汉书》谈到秦统一六国的代价时说,其“以兵兼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汉书·天文志》)。据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统计,秦杀六国人达万人之多,光武安君白起一人就杀百万,因战绩太过恐怖被称为人屠(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长平之战坑杀40余万赵国降卒)。

怛罗斯战役将造纸传到西方;种子岛台风将火绳枪传进日本;佛郎机来自一场小小的海战;红夷大炮因一场意外的海难传入中国。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独角兽”号在广东遇到台风沉没,肇庆推官邓士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捞上来船上装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前装滑膛加农炮。这些红夷大炮由两广总督胡应台亲自押送到北京,其中10门直接送到宁远城,交给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中,袁崇焕用红夷大炮干掉了清太祖努尔哈赤。

年,来自尼德兰各地的代表在海牙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权,并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荷兰还创造了“公司”——“东印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成熟的股份制公司。它是一个殖民组织和军事组织,其次才是军事组织,拥有建立统治、征兵、宣战、缔结和约乃至铸造货币的权力。

.5.9写于深圳

.5.15定稿

[作者]

李光勛

贵州余庆人,喜欢文史的90后青年

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用心做最想做的事!

著有《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

公号主要发读书感悟

李光勛

多少我都心存感激,转发更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zyjr/6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