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谙古典,易于单薄青年柯布行程报道

十六的月依旧明亮,

有方青年柯布、西扎、意大利考察的成员们,

得以团聚,又即将分别。

我们总是走在离别的路上,告别过去,告别自己,

相聚,分别,

中间是思念。

曾经,现在,

与有方相伴的你们还好吗?

还记得那些远在他乡的日子吗?

是什么样的远方让我们不远万里?

──有方“从罗马到巴黎:青年柯布的足迹·第1期”正在进行──

刘东洋老师哈德良离宫现场讲解

“不谙古典,易于单薄,建筑师永远不要想一个好的设计可以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今天我们要找的就是一个个的原型。”

——学术领队城市笔记人-刘东洋

学术领队刘东洋老师车上讲解

9月22日,飞抵意大利后的第一个早晨,有方“从罗马到巴黎:青年柯布的足迹”第1期考察在行车途中即拉开序幕,学术领队刘东洋老师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柯布和意大利的渊源:

“不理解柯布两次意大利之旅,特别是年东方之旅回乡的路上看到的罗马和佛罗伦萨,就很难理解年到年柯布在移民法国前那些瑞士建筑设计的源头,甚至可以说,不了解古典建筑,不理解柯布对古典建筑的现代解读,我们就不理解年到年柯布在巴黎设计的建筑。柯布所谓的新建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青年时代对意大利古典建筑从形式到句法的现代式解读。今天,我们重走柯布的古典之旅,就会比较清晰地看到年到年柯布那些所谓的现代建筑的古典原型、句法以及解读古典建筑的方式。”

刘东洋老师哈德良离宫现场讲解

在第一个考察项目罗马哈德良离宫,刘东洋老师更多侧重于讲解其设计策略以及柯布在其中学到什么。“动线的组织、建筑与地形、拉伸的秘密、明暗关系,这些在柯布的很多房子里都有体现,朗香教堂光的处理也是来源于这里”。

哈德良离宫考察现场

第二个项目:蒂沃利花园(埃斯特别墅),是柯布来罗马的必去之处,世界园林史上的杰作。这个浩瀚的工程,平面上看和实地感受完全不一样,现场层次感极为丰富,柯布赞叹:古典主义走到最后还有如此生动的时刻。

蒂沃利花园(埃斯特别墅)考察现场

考察成员纷纷感叹:跟随刘东洋老师旅行真是难得的体验,建筑、规划、哲学、艺术史、数学、思想史、宗教、人类学……真不知道刘博士脑容量有多大,太赞叹!没有比现场学习更好的方式了!

刘东洋老师途中讲解现场

庭院中的第一场午餐

在同行成员的交流中,成员陶海燕说道:

“柯布第一次旅行来自于在贝伦斯事务所实习之后的一种思考,我推想他在贝伦斯那里看到了古典和当下之间的一个延承和改变的状态,当然,他想寻找自己的东西,这个自己的东西在古典的一系列原则中,似乎他更加重视空间的层次,在一系列古典原型中,对他有所撞击的是那些建筑中光是如何表达的、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节奏,他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哪些是需要被抛弃的,哪些是可以拿来借鉴的,他有一个自己的思路,这可能也正是柯布的伟大之处。”

是什么样的建筑被柯布尊为“精神的纯粹创造的顶峰”?带着这样的问题,有方团队走进柯布年时曾两次到访的罗马万神庙,这也是青年柯布行程第2天的第三个项目。

罗马万神庙

位于罗马贾尼科洛山坡的兰特别墅

9月23日,在本次行程的第3日,有方团队造访兰特别墅,整栋住宅设计极端紧凑,13*20米3层的长方体嵌入山坡,入口设在主层的西端墙上。柯布的白宅直接拷贝了该建筑开窗、处理角线、层高、渐变、比例和落地的方式。

绘有《加拉蒂亚凯旋》(TheTriumphofGalatea)的法尔内西纳别墅敞廊

随后到达的法尔内西纳别墅,本来存在两条敞廊,可惜现在只能看到绘有《加拉蒂亚凯旋》(TheTriumphofGalatea)的那条,而绘有爱神丘比特和塞奇天顶画的北敝廊已被封死,柯布曾在速写本上写过大段的对于丘比特与塞奇天顶画的评价。

法尔内西纳别墅透视厅

画家兼建筑师巴尔达萨雷·佩鲁奇在当时可谓画家里最善舞台布景的大师,二楼著名的“透视厅”,就像是16世纪的“电影棚”,身在其中,透过墙上栩栩如生的大理石壁柱,就可以看到墙外的罗马城市风景。年,柯布来意大利时,就曾坐在“透视厅”里开会。

马吉奥圣母大教堂斯福尔扎礼拜堂

在马吉奥圣母大教堂中,柯布秘密痴迷的斯福尔扎礼拜堂是有方团队考察的重点。刘东洋老师认为在斯福尔扎礼拜堂中,建筑师的自主性更多些,更能够反映晚年米开朗基罗的建筑观,在米开朗基罗那里,那种流动的古典变形空间——或者说巴洛克空间——已经呼之欲出。在斯福尔扎礼拜堂中,米开朗基罗在最小的空间里,实现了对内部空间的塑形。

斯福尔扎礼拜堂剖面图和平面图

离开罗马前往佛罗伦萨。路上,刘东洋核心阐释了古典和现代的关系,一一回应了“我们为什么要看古典”,“柯布如何看与如何转化”等问题。刘老师说:“不谙古典,易于单薄,建筑师永远不要想一个好的设计可以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今天我们要找的就是一个个的原型”。

刘东洋老师车上讲解

圣弗朗切斯科教堂考察现场

在前往佛罗伦萨的路上,有方团队分别造访了圣弗朗切斯科修道院和对柯布建筑生涯至关重要的艾玛修道院。圣弗朗切斯科修道院是一个古朴的哥特式教堂,空间极为紧凑。柯布、年两次来到这里,认真画了门廊和墙面光阴的关系。在这里,更强烈的能感受到的是:克制、坚定、隐忍与内省。

艾玛修道院考察现场

年的秋天,20岁的柯布第一次造访艾玛修道院,深为感慨,将其称之为“大地上的天堂”。柯布来访时,修道院里的修士们还守着自己的花园,边劳作边修行,死后就葬在院子里。这样的个体高度独立,有时间内省,又有亲密集体关系的生命模式,被青年柯布视为“实现了人类真正的理想:宁静、独居,但又与人们天天来往的机制”。

艾玛修道院对于日后柯布建筑的设计有着多重的直接启示:比如,入口处的拱室,自由随性,日后成了拉图雷特修道院地下那些架起的“腿”;修道院缺口处,通往天堂的惊艳一瞥,成了萨伏伊别墅步道回望的瞬间;但最为重要的是这里的“共有公共vs私人领地”的空间关系,不断地出现在了诸如“百万人城市”的“别墅-公寓”里,成了每家每户都拥有的花园,以及贯通顶层的屋顶步道以及集体食堂;也部分地出现在了新精神馆(PavillondelEspritNouveau)、光明公寓、莫利托公寓,更不用说出现在马赛公寓里。

艾玛修道院之后,有方团队即将到达佛罗伦萨,是什么样的房子令刘东洋老师感叹“在佛罗伦萨能看到这个房子就足够了”?我们将在后续报道中为大家揭开谜底。

这是有方第一次从现场报道考察行程,后面还会为大家陆续带来青年柯布考察后续报道,国庆期间其余两场考察——西扎、意大利——行程报道也即将出炉。

/编辑/张远博/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均由有方相关线路执行领队提供。转载请通过后台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

media

archipositio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zyjr/3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