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全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截止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意大利共计拥有51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47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梵蒂冈共有,2项与瑞士共有,1项为6国共有。遗产总数名列世界第1位。
近年来小编对世界遗产特别感兴趣,游历了意大利半岛的许多人文自然风景。从南到北的世界遗产有23处,今天就分享一下小编去过的这23处世界遗产,图片全部都是自己拍的(有单反也有手机)。一边行走一边凝视一边领略悠久深邃的历史底蕴,顺便也给想去但还没去过的伙伴饱饱眼福吧~
知道与不知道,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领会
知识当然要与文艺之旅结合才能理解一个新高度~
所以,查好攻略,带上相机与本子,背上行囊,利用所会的所有意大利语,感受周围新鲜的一切,走起吧~
世界遗产之旅:
1.伦巴第权利之地(世界文化遗产)——Spoleto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意大利伦巴第人遗址由7组重要建筑所组成,包括城堡、教堂、修道院等,分别位于意大利的弗留利、布雷西亚、卡斯特尔赛普里欧-托尔巴、斯波莱托、坎佩洛南克里通诺、贝内文托以及蒙特圣安杰洛等7座城市。这些建筑物代表着伦巴第人的高度成就。伦巴第人最初由北欧移居到意大利,公元6世纪至8世纪,他们曾统治过意大利的大片领土,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伦巴第建筑结合了多种风格,吸收了古罗马、基督教、拜占庭及北欧日耳曼等多种元素和影响,标志着欧洲古代向中世纪的过渡。这一系列遗址见证了伦巴第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精神与文化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修道运动所给予的推进作用。
2.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世界文化遗产)——Firenze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佛罗伦萨是在一个意大利古国伊特鲁里亚的定居点上建立起来的。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佛罗伦萨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梅迪奇(Medici)时代达到它在经济和文化上的顶峰。年来佛罗伦萨的艺术活动异常活跃,这首先可以从它13世纪的菲奥里的圣玛利亚教堂中就可以看出,当然也包括圣十字教堂、乌菲齐宫、皮蒂宫,以及乔托、布鲁内莱斯基、博蒂切利和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杰作等。
3.美第奇别墅花园(世界文化遗产)——Firenze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十二栋别墅以及两处娱乐花园分布在托斯卡纳乡间,见证了梅第奇家族影通过对艺术的统治来左右现代欧洲文化的影响力。这些建筑建于15-17世纪,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用于娱乐、艺术和知识的的乡村建筑新体系,表现出一种革新形式和功能、一种全新的华贵住宅,不同于该时期富有的佛罗伦斯人拥有的庄园和具有强大军事功效的宏伟城堡。梅第奇别墅是第一个将栖居地、花园和环境关联起来的例子,并逐渐成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建造王侯居所的参考。这些别墅的花园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使人们进一步重视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景观特点。
4.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世界文化遗产)——Assisi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阿西西古镇是建在山上的中世纪城市,它是方济各会的创始者意大利人圣方济各(SaintFrancis)的出生地,与方济各会的建筑密切联系。这里有许多中世纪的艺术杰作,例如圣方济各大教堂,意大利画家契马布埃(Cimabue)、西蒙纳·马蒂尼(SimoneMartini)、洛伦泽蒂(PietroLorenzetti)、乔托(Giotto)等大师的绘画作品。这些杰作使得阿西西古镇成为研究意大利以及欧洲艺术和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
5.罗马历史中心及教廷(世界文化遗产)——Roma、Vanticano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根据神话传说,罗马城由罗穆卢斯和瑞摩斯于公元前年修建。罗马首先作为罗马共和国的首都,后来是罗马帝国的都城,再后来到了公元4世纪,这里则成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年,这个世界遗产地的范围扩大到了罗马八区的城墙。该文化遗址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古代建筑,例如:古罗马广场、奥古斯都的陵墓、哈德良的陵墓、万神殿、图拉真柱、马可·奥里利乌斯柱,以及罗马教皇的许多宗教和公共建筑。
6.比萨大教堂广场(世界文化遗产)——Pisa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一片宽阔的草坪上,坐落着比萨大教堂广场。广场上有一组举世闻名的纪念建筑群:大教堂、洗礼室、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地。这四件中世纪时的建筑杰作对意大利11世纪到14世纪间的纪念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
7.锡耶纳历史中心(世界文化遗产)——Siena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锡耶纳是一座中世纪城市的化身。这里的居民为取得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城市规划的权利,长期与佛罗伦萨竞争。几个世纪以来,他们成功保留住了这座城市12世纪至15世纪以来形成的哥特风格的城市面貌。在这段时期,杜奇奥、洛伦泽蒂兄弟、以及西莫内·马丁尼等人的建筑作品影响了意大利的艺术进程,在更广的范围上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发展。整个锡耶纳城环绕卡姆博广场而建,设计得如同艺术作品一般,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世界遗产之旅:
8.圣吉米尼亚诺历史中心(世界文化遗产)——SanGimignano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美丽的圣吉米尼亚诺坐落在托斯卡纳,在佛罗伦萨南部56公里处,是往返于弗朗西斯科和罗马之间朝圣者的重要物资补给地。当时控制这个城市的贵族家庭,在这里建造了72座塔楼(高约50米)以表明他们的富有和权力。虽然只有14座残存了下来,圣吉米尼亚诺仍然保留了它的封建基调和外貌。这座城市同时保留了几部14世纪至15世纪时期意大利的艺术杰作。
世界遗产之旅:
9.皮恩扎城历史中心(世界文化遗产)——Pienza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教皇皮乌斯二世(PopePiusII)于年决定改变他出生地的面貌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想正是在这个托斯卡纳镇第一次得以付诸实施。他选择了设计师贝尔纳多·罗塞利诺(BernardoRossellino),罗塞利诺在建造中运用了他的良师益友列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LeonBattistaAlberti)的建筑原则。这种关于城市空间规划的新观念在富丽堂皇的皮乌斯二世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米科洛米尼宫、博尔贾宫,以及外观是纯文艺复兴时期而内装修又类似于德国南部教堂晚期哥特式的大教堂中得以体现。
10.奥尔洽谷(世界文化遗产)——VialleDOrcia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奥尔恰谷是锡耶纳农业腹地的一部分。为了反映理想化的良好治理模式并创造一幅令人愉悦的美景,在公元14和15世纪划入城市国家领土时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开发。灰白色的平原上耸立着点点突起的圆锥形小山峰,上面散布着一些定居点,这景致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奥尔恰谷的景观是文艺复兴时期农业美景得到良好管理的证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包括:反映创造性土地管理体系的田园景象、小镇和村庄、通往罗马的法兰西珍那古道及其沿途的修道院、客栈、神殿和桥梁等。
11.乌尔比诺历史中心(世界文化遗产)——Urbino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乌尔比诺是一座小山城,位于马奇位,15世纪经历了惊人的文化繁盛期,吸引了整个意大利以及其他地区的艺术家和学者,其文化的发展影响到欧洲的每一角落。16世纪以后,其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萧条阶段,文艺复兴时期的原貌正是由此才最大程度地得以保存。
12.伊特鲁里亚两处墓穴考古遗址(世界文化遗产)——Cerveteri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这两座巨大的伊特鲁立亚人墓葬反映了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不同的墓葬形式,是伊特鲁立亚文化成就的见证。它们在九个多世纪里推动了地中海北部地区最早的城市文明的发展。有些坟墓以岩石刻成,上面是给人深刻印象的墓丘。坟墓的墙壁上有很多质量精美的壁画和岩石雕刻。靠近塞尔维托里的墓地又以公墓见称,包括数千个以类似城市规划的模式安置的墓地,带有街道、小广场和邻近居所。这里有不同类型的墓葬:岩刻沟渠和坟墓,也有一些石刻的棚屋或房舍形状的墓室,带有许多更加精致的建筑结构。这些是伊特鲁立亚人民居建筑的仅存证明。塔尔奎尼亚墓葬群一般称之为曼特罗契(Monterozzi),包括了0座岩石刻成的坟墓。其中座有壁画的墓葬最著名,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
13.伊斯特别墅(世界文化遗产)——Tivoli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蒂沃利的伊斯特别墅及其宫殿和花园,全面系统而鲜明地反映了最精致的文艺复兴文化。别墅独具匠心的设计以及它花园里的建筑组成部分(喷泉、装饰水池等)构成了一个典型的16世纪意大利花园。伊斯特别墅是欧洲花园发展的一个早期模型。
14.哈德良别墅(世界文化遗产)——Tivoli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哈德良别墅位于罗马附近的蒂沃利,是公元2世纪时由罗马帝国国王哈德良所建造的一处卓越的古典建筑群。它用“理想城市”的形式规划建设,综合利用了古埃及、希腊、罗马建筑遗产中的最佳元素。
15.韦内雷港和五渔村(世界文化遗产)——CinqueTerre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五渔村与韦内雷港之间的利古里亚滨海地区是有着重要风景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风景区。小城镇群的分布格局以及其周围的风景结构,不仅表明了对陡峭、破碎不堪的地势的征服,而且生动记述了过去年以来人类在此长期定居的历史。
16.圣乔治山(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提奇诺州境内卢戈诺湖南部的山脉(海拔米),呈金字塔型,山上树木繁茂,这座山脉被认为是三叠纪时代(-百万年前)海洋生物化石的最完整的记录档案。随之而来的就是记录了在热带泻湖环境中为近海岸的暗礁或部分被分离或部分被遮蔽的生物。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在这片咸水湖中生存繁殖--有爬行动物、鱼类、双壳贝类、菊石、棘皮动物和甲纲类动物。由于遗存的化石也包括了一些陆生的化石——有爬行类、昆虫和植物,从而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化石资源。
世界遗产之旅:
17.多洛米蒂山脉(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由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脉构成,共有18座山峰高度超过米,占地公顷。这里随处可见美妙绝伦的山景、垂直的岩壁、陡峭的悬崖和星罗棋布、幽深狭长的山谷。一组由9个区域组成的系列遗产,以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的地貌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国际名胜景观,该遗产还可见到冰川地貌和喀斯特地形。而地质活跃也是这一区域的特点,滑坡、洪水和雪崩频繁发生。此外,这里具有化石记录的中生代碳酸盐岩台地系统的保存之完好堪称典范。
世界遗产之旅:
18.埃特纳火山(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该地标性的世界遗产位于西西里岛东岸,位于埃特纳山山顶公顷的无人区。埃特纳火山是地中海地区最高的岛山,也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成层火山。该火山的喷发历史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有史籍记载的喷发已持续至少年。埃特纳火山几乎从不间断的喷发活动对火山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地球科学学科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该火山还支撑着包括地方性动植物在内的重要陆地生态系统,活跃的埃特纳火山使其成为研究生态生物进程的天然实验室。埃特纳火山多变和多样的如火山口、火山渣堆、岩浆流以及ValledeBove沟壑等的火山特征,使该遗址成为进行研究和教育的最好去处。
19.西西里东南部的晚期巴洛克建筑(世界文化遗产)——Catania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卡塔格罗尼、米里泰罗、卡塔尼亚、莫迪卡、那托、帕拉佐罗、拉古萨和西克里等八个在西西里东南方的城镇都是在年大地震后重建于原城市或其旁。它们成功地表现出高度的建筑成就和艺术成就,也贴切地展现了此地区的都市形态和建筑风格。这里也永远处在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危险之下。为了保持晚期巴洛克的风格,它们还展示出在城市建筑与城镇规划方面独特的创新。
20.锡拉库扎和潘塔立克墓穴考古遗址(世界文化遗产)——Siracusa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锡拉库扎城和潘塔立克石墓群由两个单独的成分组成,拥有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显著痕迹:潘塔立克石墓群共有多个靠近露天采石场的石刻坟墓,大部分可追溯至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这里保留有拜占庭时期的遗迹,特别是王子的宫殿阿纳托伦宫室的废墟。锡拉库萨古城的另外一部分是市中心的奥提伽城,在公元前8世纪时由来自科林斯城的希腊人修建。这个被西塞罗描述为“希腊最伟大、最美丽的城市”遗址保留有雅典娜胜利女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后改造为大教堂)、希腊剧院、罗马圆形剧场、堡垒等。许多遗迹见证了西西里从拜占庭到波旁家族时期阿拉伯-穆斯林人、诺曼底人、腓特烈二世(公元年到年的霍亨斯道芬家族)、阿拉贡和两西西里王国之间纷乱的历史。锡拉库扎遗址展示了地中海文明在近年时间里的发展。
21.阿克里真托考古遗址(世界文化遗产)——Agrigento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自公元前6世纪被作为希腊的殖民地以来,阿格里真托便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阿格里真托的至高地位和无尚荣耀也体现在主宰这个古城的壮丽的陶立克式庙宇中。直到今天,古城的大部分还完好地躺在农田或果园的地下。对考古区域进行有选择的发掘,有助于了解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还有助于了解古基督教居民的殡葬仪式。
22.巴勒莫罗马式建筑群和切法卢大教堂(世界文化遗产)——Cefalu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阿拉伯-诺曼风格建筑群由九大建筑组成,包括两座宫殿、三座教堂、一座大教堂、一座桥梁以及切法卢主教座堂和蒙雷阿莱主教座堂,坐落于西西里岛的北部海岸,历史可以追溯至西西里诺曼王朝时期(年至年)。总而言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拜占庭文化在西西里岛的融合,社会-文化的融合使建筑的空间、结构和装饰都出现了全新的理念。这些建筑也承载着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的人们(穆斯林、拜占庭、拉丁语系、犹太人、罗穆巴人和法国人)相互共存的见证。
23.伊奥里亚群岛(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伊奥利亚群岛出色地记录了火山活动对岛屿形成、岛屿毁坏过程的影响以及持续进行的火山现象。至少从18世纪起,人们就开始研究这里的火山活动。群岛为火山学的研究提供了两种类型火山喷发(活火山喷发和斯特隆布利式火山喷发)的鲜活例子,因此,多年来,这里对地质教育起了极其显著的作用。群岛继续为火山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以上为PER原创,图片禁止转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