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圣家族大教堂
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教堂了!圣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毕生代表作。它位于巴塞罗那市区中心,始建于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高迪曾经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各种变化组合成充满韵律动感的神圣建筑。教堂彩色玻璃透过的光线十分美好。
走进蒙瑟莱特修道院
蒙瑟莱特修道院距离巴塞罗那市区有60公里,以形状奇特的山岩、黑色圣母和欧洲最古老的唱诗班而著称。这里是加泰隆尼亚人精神和灵魂的守护者,自古就有很多人来此朝圣。修道院位于群山的怀抱之中,背倚怪石嶙峋的山岩,显得宁静而崇高。从修道院大教堂的右侧门进入,可以看到蒙瑟莱特著名的黑色圣母像,是一座新罗马主义风格的雕像。
走进巴塞罗那大教堂
巴塞罗那圣埃乌拉利亚主教座堂(CatedraldeSantaEulaliadeBarcelona)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哥特区的一座哥特式建筑,天主教巴塞罗那总教区的主教座堂。这座主教座堂兴建于13到15世纪,主要工程在14世纪完成。环绕鹅井(FuentedelasOcas)的回廊完成于年。新哥特式的立面修建于19世纪。
走进海之圣玛利亚教堂
建于14世纪,是为了祈求航海者的平安而建。教堂附近的很多同业公会也参与了教堂的建设,因而在正门的雕刻中可以找到他们的标志。纯粹的加泰罗尼亚哥特式艺术的瑰宝,柔美的线条和和谐的布局最为人所称道。教堂的正立面朴素但气势宏伟,整体结构追求完美对称,各部分的比例极为精确。现在,教堂中有时会举办音乐会,可以现场感受和谐的建筑结构带来的美妙的音响效果。
走进圣母玛利亚巴德拉贝斯修道院
圣母玛利亚·巴德拉贝斯修道院(MonasteriodeSantaMariadePedralbes)建于巴德拉贝斯(Pedralbes)高级住宅区,修道院建于年,是加泰罗尼亚哥特风格最典型的代表,至今这里仍保持着宗教生活,也是一座博物馆。修道院最美的建筑是内庭和回廊,回廊共有三层,长40米,内庭花园里种植着橘子树和棕榈树。一层环绕回廊的各个礼拜堂中展示着宗教绘画等艺术品,当中不乏委拉斯盖茨、鲁本斯等人的名作。二层则展出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宗教绘画与雕刻。修道院和教堂之间是的Elisenda女王的陵墓。
走进海洋圣母大教堂
位于哥特区东部的另一座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哥特式大教堂,仅次于巴塞罗那大教堂。圣母玛丽亚大教堂堪称巴塞罗那最完美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建于年和年间,在中世纪,建筑时间较长的教堂往往会在建设中改变其风格,但圣母玛丽亚大教堂是个例外。教堂保持着纯正的加泰罗尼亚哥特式风格,比例和架构和谐度堪称完美。是巴塞建筑瑰宝之一。最早关于海边圣母堂的记录始于年,重建工程始于年3月25日,首席设计师是贝伦格·孟塔古和RamónDespuig,相关的公会团体在当时也参与了建筑工作。年,一场地场破坏了西侧的玫瑰窗,新的火焰式窗于年完工。
走进波布雷特修道院
波布雷特为一座西多会修道院,由三个院落构成。修道院始建于年,14世纪时达到鼎盛,管辖权一度覆盖了7个男爵领地。当时建造的宏伟建筑、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和缮写室充分体现出修道院的丰厚财力和影响力。目前所见的修道院建筑陆续修建于12-18世纪,并在近代重修,现在有约30位修道士在此隐修。年,波布雷特修道院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走进圣米格尔教堂
坐落于圣米格尔广场的圣米格尔教堂是巴塞罗那历史最悠久的教堂之一。教堂建于古罗马的建筑基础之上,地面铺设有罗马浴室常用的黑白马赛克地砖。
走进科洛尼亚古埃尔教堂
科洛尼亚古埃尔教堂(ChurchofColòniaGüell)最初于年启动建造,设计者为安东尼·高迪。科洛尼亚古埃尔教堂是高迪众多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中,最神奇的一个。其外观犹如岩洞,与周围的林木融为一体。未经打磨的石柱,教堂内的彩色玻璃窗都给教堂带来了一份神秘感。在双曲抛物面上建造拱顶就是高迪在科洛尼亚桂尔教堂的一项创新,在礼拜堂入口和墙壁上可以看到玻璃马赛克拼贴的壁画。可以说,高迪在这里进行的很多建筑尝试,后来都被运用到圣家堂的建造中了。年,科洛尼亚古埃尔教堂的地下礼拜堂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走进海洋圣母教堂
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巴塞罗那旧城区东南部的里贝拉社区(LaRibera),建于年至年,建筑风格属于加泰罗哥德式建筑,是少见的中世纪大型教堂。
走进古埃尔领地教堂
古埃尔领地教堂是安东尼奥·高迪的作品,始建于年,但并未最终完成。古埃尔领地教堂是古埃尔领地中画龙点睛的建筑,古埃尔特意委托高迪设计,从年开始设计,年才动工兴建,至年教堂仅仅完成地下部分和上部入口门廊及部分钟塔后就终止了。古埃尔教堂位于一个土丘上,四面是松林,半地下教堂的后部是挡土墙,通往半地下教堂的门廊同时支撑着通往上部教堂的台阶,导向性很鲜明。高迪在设计初期先用绳索做了一个有名的倒置模型进行静力分析,研究顶板砖拱结构和室内装饰效果。半地下教堂的柱子是用质感粗糙的耐火砖和石块砌筑,正厅中间的四根大柱子是整体石料以加强表现力。因为上层仍有教堂,故而半地下教堂的顶板采用平缓的砖拱支在钢架上,相互交织的砖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从入口门廊到室内装修细部都摹拟自然界的生态,突出建筑材料原有的质感,高迪认为表达教堂的高贵品质应当是真实的美,而自然的美才是真实的。这种摹拟自然的客观效果为教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