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游记,是行走的笔尖,跳跃的思维的情感

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是一本游记!

游记?那会有什么好看的吗?

绝对好看!因为这是一本情感足迹和思想的记录,是行走的笔尖、跳跃的思维,是一部汉字数字的知识组合,是人生经历和人类历史的交集录,既是感悟,又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你读过这样的游记吗?

一个作者的知识体系和自我修养,以及所在的圈子,既是他的一部分面貌体现,本书作者的履历丰富,富有文采,又是个有激情的会计师,当一个金融师开始跑遍全球,用他实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行动,来书写一本游记,那这本书的可读性已经可想而知。

本书序言有九,每一篇都较为惊叹,作者的学识圈子不仅大佬云集,还涉猎广泛。

本书大概讲了什么?

通过“南方有昆仑”“丝路行”“平路易行”“跑步”四个系列的随笔,涵盖了欧亚大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一本有关政治、军事、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经济和体育的“人类极简史”。将走遍七大洲、五大洋之后,关于南极、南美、丝路、亚平宁和伊比利亚半岛以及各大足球俱乐部的描述,将旅行心得和考察日记融为一炉,以及一些地理小发现,构成了本书的鲜活和内容丰富。

我是很好奇,一个既能从南极洲的科学考察,讲到足尖上的圣保罗的人,他的思维跳跃是如何做到严谨有序的。也许作者讲脑容量自主分为若干个小体系,每一个小体系里,用尽自己的智慧去看接触到的每一件事物,才有了他独自的特色,附带着他的看法。

同样,如果作者只是读过万卷书,没有行过万卷路,没有真实的体验过,那下笔的时候多少会有些空洞,不会如本书这样,充满着趣味且具有科学性的语言下,又有文人的风采。

游记随笔对于成书来说,有一个通病是过于散乱,章节条理的连贯性不易,或者融合成书的脉络不够清晰。这算是一个惊喜吧,《平路易行——人类极简史地理小发现》在这方面的融合似乎更胜一筹。每一个章节有它独立性,整体又有连贯性,这似乎是得益于作者的心思缜密,用心生活和行走,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每一个思想深处,才能信手拈来,下笔如入无我之境,只有行思在笔端流淌。

大雪前后的我和你——将思想内核呈现在浩宇苍穹之间。

这是本书其中的一个小章节标题,读来让人触动,这个思想内核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它浪漫而又具有魅力,散发着智慧的吸引,将知识的气息同样散布在浩宇苍穹之间。而这一节写的是在南极的故事,一笔造界,吞舟之鱼不游枝流。

纵观全书,作者的笔触是怎样的呢?

在写科洛尼亚的一节中,作者有这样写道: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骄傲与沉浮,科洛尼亚的日落璀璨无比,几乎可以媲美乌斯怀亚的日出,旦夕之间,我们豪掷一天的光阴记录,也有煌煌大历史的存在与虚无。乌拉圭没有太多名人,但即使是科洛尼亚这样的小城,仍可以折射人类群星闪耀之时的余晖。

简短的一段,已经将作者的心境写出。游记能写出这般,已经具有可读性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zyjr/8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