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奥斯曼战争是奥斯曼土耳其人与拜占庭罗马人的一连串军事冲突导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及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拜占庭帝国在年失去了君士坦丁堡后,国内陷入分裂及混乱。罗姆苏丹国乘虚而入,吞并小亚细亚西部的地区,直至尼西亚帝国将塞尔柱土耳其人击退。年,尼西亚帝国在拉丁帝国手中重夺君士坦丁堡。不过,受到敌对国家伊庇鲁斯君主专制国、塞尔维亚及保加利亚第二王国的威胁,拜占庭帝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依然不稳,加上罗姆苏丹国(拜占庭帝国在亚洲的对手)的势力减弱,拜占庭帝国将在小亚细亚的军队转移到欧洲,以维持拜占庭帝国对色雷斯的控制。罗姆苏丹国的威胁减弱对拜占庭帝国来说并非幸事,狂热的回教徒要拜占庭帝国付出代价来建立他们的势力范围。许多土耳其贝伊参与对拜占庭帝国及塞尔柱帝国地区的征服,当中又以奥斯曼一世的势力对尼西亚帝国及君士坦丁堡最具威胁。年,奥斯曼一世确立了势力后自称苏丹,其势力被称为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一世建立了奥斯曼帝国的首五十年内,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的势力消逝。约年,奥斯曼人得到拜占庭帝国控制的色雷斯地区。至年,曾经强大的拜占庭帝国只不过是一个摩里亚采邑的综合体,掌控一些爱琴海岛屿及首都附近的一小拙土地。年的尼科波利斯战役、年的帖木儿入侵及年的瓦尔纳战役使拜占庭帝国仍得以苟延残喘,直至年的君士坦丁堡之陷落。奥斯曼帝国的胜利使她成为地中海东部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奥斯曼人的勃兴编辑
米海尔·帕里奥洛格斯在拉丁帝国手里夺回君士坦丁堡,但拜占庭帝国的强大地位不复再。希腊本土的拉丁地区及其他与君士坦丁堡一并被收复的地区出现了许多流言蜚语,北面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乌罗斯又向巴尔干扩张,昔日科穆宁王朝强大的多瑙河防线反过来威胁著君士坦丁堡。
年时的地中海,深绿色的部分是奥斯曼人控制的地区,点线内的区域是年时征服得来的地区,紫色的部分是拜占庭帝国的势力,浅绿色的部分是突厥人的地区,蓝色的部分是西利西亚亚美尼亚人的地区,而红色则是拉丁人控制的地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米海尔八世开始巩固其统治,他将共治皇帝约翰四世刺瞎,这导致国内怨怼不已。米海尔八世又任命新的君士坦丁堡牧首,让他把被前任牧首革除的教藉恢复,并通知罗马教廷,以减低拉丁人的威胁。
正当拜占庭帝国继续攻伐拉丁帝国之际,奥斯曼一世旗下的土耳其人开始侵攻拜占庭帝国在安那托利亚的领土,分别在年及年攻克索古特及埃斯基谢希尔。因需调遣军队至西方,米海尔八世无暇顾及这些土耳其人。
年,米海尔八世逝世,由他的儿子安德洛尼卡二世执政。米海尔八世的逝世对社会有缓和的作用,他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拉丁姑息政策、苛征重税及庞大的军事开支都对人民造成沉重负担。奥斯曼土耳其人侵占拜占庭帝国的土地,被视为安那托利亚的解放者,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冲击著拜占庭帝国的正教权力。
长远来说,安德洛尼卡二世的统治无方及短视的决定使拜占庭帝国的命运无可挽回。他将拜占庭超纯正金币(Hyperpyron)贬值,令拜占庭帝国经济价值降低。他登位后,税项降低了,反而着重于普罗尼埃(一种土地发放系统)。为了普及他的统治,他解散了正教及天主教会联盟,此举深化了拉丁人及拜占庭人之间的仇恨。
安德洛尼卡二世极欲保有拜占庭帝国的安那托利亚领土,他下令建造要塞,并对军队进行积极的训练。他又将宫廷移至安那托利亚,监督那里的战事,命将军阿列克修斯·菲兰斯罗彭诺斯(AlexiosPhilanthropenos)击退土耳其人。拜占庭帝国在早期获得多次的胜利,但在阿列克修斯发动了一次失败的政变后,之前所取得的成功告吹,阿列克修斯被刺瞎,并退出战事。奥斯曼人在年围攻尼西亚。年,安德洛尼卡二世的儿子米海尔九世及将军莫札隆在巴菲乌斯(Bapheus)再度兵败。
虽然如此,安德洛尼卡二世依然坚决回击土耳其人,这一次雇佣了加泰罗尼亚佣兵。在米海尔九世及罗杰·弗洛(RogerdeFlor)的指挥下,一支人的加泰罗尼亚佣兵在年的春夏季击退土耳其人。佣兵将土耳其人由非拉铁非(今阿拉谢希尔)赶到基济科斯(Cyzicus),大肆破坏了安那托利亚。战果一再受到内部事务干扰,罗杰·弗洛被暗杀[21],其部下佣兵为了报复而在安那托利亚抢掠。年,佣兵转而袭击拜占庭帝国的色雷斯地区[22],被抢掠的当地人欢迎奥斯曼人,奥斯曼人再度封锁著小亚细亚。
拜占庭帝国剧烈的内部分歧使奥斯曼人在军事上接连得利,安那托利亚的农民阶层都认为奥斯曼人是更佳的统治者。
拜占庭帝国安德洛尼卡三世登基时的地中海形势此后,安德洛尼卡二世无力再遣军对抗。年,安德洛尼卡二世的孙儿安德洛尼卡三世在安德洛尼卡二世儿子们去世后被废嫡。年,安德洛尼卡三世领军进逼君士丁坦堡作为报复,结果得到色雷斯的封地。安德洛尼卡三世不甘就此作罢,继续施加压力,终在年成为共治皇帝。不过其后因此爆发了小规模的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支持安德洛尼卡二世,而保加利亚则支持安德洛尼卡三世,安德洛尼卡三世在年获胜,巩固了他对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奥斯曼人在年攻克布尔萨。
拜占庭的反击编辑
安德洛尼卡三世的统治被认为是拜占庭帝国“恢复古罗马荣耀”最后一次有所作为的尝试,拜占庭帝国是古罗马帝国的后继者。年,拜占庭帝国遣军救援自年被奥斯曼帝国围攻的尼西亚。拜占庭帝国策动的反击及尼西亚守军有效阻碍了奥斯曼帝国军攻城掠地。年6月10日,拜占庭帝国援军在贝勒卡侬被击败,尼西亚的命运已被锁定。年,尼西亚投降,这对拜占庭帝国带来重大的打击,尼西亚在七十年前曾经是帝国的都城。
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再度被耗尽,安德洛尼卡三世只好奉行昔日其祖父的外交手段求和。拜占庭帝国向奥斯曼帝国进贡,以保障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的领土安全。不过,这并不能阻止奥斯曼帝国在年围攻尼科米底亚,尼科米底亚在年失陷。
连接遭受挫败的安德洛尼卡三世在希腊及小亚细亚仍能夺得一些胜利,伊庇鲁斯及塞萨洛尼基被拜占庭帝国攻克。年,拜占庭帝国攻陷希俄斯。不过,相对于奥斯曼帝国持续的胜利,夺得这些孤岛并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这些岛屿在此前无一是奥斯曼帝国支配的,这只能说明拜占庭帝国在安德洛尼卡三世在位时有限的实力。再者,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被塞尔维亚的扩张进一步削弱,一次摧毁性的内战更使拜占庭帝国要向奥斯曼帝国屈膝求存。
入侵巴尔干与内战编辑
年地中海的形势。拜占庭帝国失去了小亚细亚的城市。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地区以深绿色表示,其他土耳其人控制的区域以浅绿色显示,紫色部分是拜占庭帝国控制的地区年,安德洛尼卡三世去世,由他的九岁儿子约翰五世继位,坎塔库泽努斯家族(Kantakouzenos)的约翰五世母亲及牧首约翰十四世·卡列卡斯摄政。坎塔库泽努斯与卡列卡斯的斗争触发了内战,坎塔库泽努斯在年2月获胜。内战期间,鼠疫、地震及奥斯曼人的侵袭肆虐,拜占庭帝国仅能保有阿拉谢希尔(Alasehir),并要向奥斯曼帝国进贡。在内战时,双方分别借助土耳其人及塞尔维亚人的力量,这些土耳其人及塞尔维亚人借机抢掠,马其顿遭受破坏,并落入塞尔维亚手里。坎塔库泽努斯得胜后与约翰五世共同执掌政权。
坎塔库泽努斯与约翰五世的共同管治最终决裂,并引发新一轮的内战,在邻国眼中,拜占庭帝国再也不是完整的国家。约翰六世·坎塔库泽努斯再度得胜,以儿子马修·坎塔库泽努斯取代被流放的约翰五世成为共同皇帝。奥斯曼一世的儿子奥尔汗领导的土耳其人在年攻陷加里波利的要塞,打通了前往欧洲内陆的道路。以近乎无敌姿态展现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包围着君士坦丁堡,使君士坦丁堡陷入恐慌。约翰五世利用这个形势,在热那亚人的协助下发动政变,于年11月逐出约翰六世,约翰六世后来成为修道士。
内战仍未结束,马修·坎塔库泽努斯得到奥尔汗的军事援助,企图控制君士坦丁堡。他在年被擒,粉碎了他成为皇帝的梦想,奥斯曼帝国希望推翻约翰五世的计划也胎死腹中。
年的威尼斯共和国(粉红)倚靠与东方通商而致富,也因此(与热拿亚人)卷入了战争内战结束后,奥斯曼人与拜占庭人的战事也暂时停止。年,季季莫蒂洪被土耳其人攻克。继承奥尔汗的穆拉德一世更为白蚀丸价格怎样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