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神圣罗马帝国皇后战场被俘历险

从前,欧洲有个欧特维尔家族,在南意大利建立了西西里诺曼王朝。

父子相传,鲁杰罗二世传古列尔莫一世,古列尔莫一世传二世。

但是父子相传传不下去了:年,古列尔莫二世死了,没有后嗣。

不过他已经选好了继承人,其实也没得选了:整个王室都凋零了,他那些合法婚生的兄弟、叔伯全都已经不在人世,以至于整个王室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只剩一个人了。

她叫康斯坦丝,是他的姑妈,鲁杰罗二世第三任王后所生的遗腹女。

但是,眼下她无法顺理成章地继位。

因为她已经嫁了人,嫁的还是德国人——早先古二为了和敌国神圣罗马帝国(又叫德意志第一帝国)搞好关系,把她嫁给了对方的皇位继承人海恩里希。

按古二的预期,这位姑父将和姑妈一起登基。西西里的贵族不是没有支持她和她丈夫的,但也有那么一部分上层贵族不希望德国驸马做自己的国王。比如当初就强烈反对与德国结亲的副宰相马特奥。

只有自己抬举一位国王,才能与海恩里希夫妇分庭抗礼。王室没有其他人怎么办?私生子来凑。

鲁杰罗二世已故的长子阿普利亚公爵鲁杰罗三世和莱切伯爵家的小姐有个私生子,叫坦克雷迪,继承了外公家的爵位,这时就被马特奥等人选为了新国王。

算辈分,坦克雷迪是康斯坦丝的侄子,而年纪倒比这位小姑大出一截。而康斯坦丝一出生就带着所谓的亡国诅咒,导致出嫁很晚,比丈夫海恩里希又大出一轮。

说起来坦克雷迪似乎也不是唯一备选,还有一个王位觊觎者安德里亚的鲁杰罗,却不知是哪来的宗室,也玩得风生水起。

但他玩归玩,却没有年轻时就会搞事的马特奥会玩。说起来在古一年间的政变中,马特奥的老师迈奥尼被叛党所杀,而当时的坦克雷迪也是叛党的急先锋。不过既然在政变中遭遇了丧子之痛的古一都赦免了坦克雷迪,马特奥放下杀师之仇也能理解,毕竟直接杀死迈奥尼的贵族已经伏法了。

当初迈奥尼要遇刺的时候,马特奥曾提出警告,大概马特奥早就自带预言技能。

言归正传,马特奥略施小计,就让鲁杰罗名声受损狼狈退出了竞争。马特奥又让坦克雷迪获得了教皇克莱芒三世的支持。坦克雷迪便提拔马特奥做了正宰相——这不是简单的一级提升,宰相一职已经空缺了23年了,而且前任宰相作为马特奥的竞争对手,正好是被马特奥强行挤兑走的。

而德国那边,本该归属自己的王位归了别人,海恩里希夫妇能咽下这口气吗?

但一开始还真得咽着。因为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还是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他正在参加十字军东征,老子出征在外,岂容儿子在家擅自动兵再生事端。

然后比较戏剧性的事发生了,红胡子老爹竟然掉河里淹死了。

海恩里希就成为了德意志国王。一开始,他还不是皇帝,但这差的只是一个手续而已。从此,他叫亨利六世。

年,亨利六世带着御姐老婆去罗马加冕。教皇其实对皇帝们并没有什么好感,但碍于对方的实力,加冕这种事都是勉力完成的。

这只是开始,新加冕的皇帝皇后还要去西西里,夺取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们有法理,有舰队,也有带路党,兵不血刃就拿下几座城。鲁杰罗二世生前喜爱的大陆陪都萨莱诺不但归顺,还邀请康斯坦丝避暑。康斯坦丝身体不好(比如生不出孩子?),也正好接受一些治疗调理。

但是,亨利六世的军队遇到了麻烦,原本响应他的鲁杰罗被诱杀了;他也在那不勒斯遇到了抵抗,从5月攻打到8月,都没有攻下来,却遭到了瘟疫,亨利刚病好,就有人散布他病亡的流言,他狼狈撤退。

他这一退,那不勒斯城里的猛人们就开始行动了:

里卡多,坦克雷迪王后西比拉的兄弟,诱杀鲁杰罗的人,轻伤不下火线;

马加里托,鲁杰罗二世的女婿,坦克雷迪的姑父,康斯坦丝的姐夫——不过他不用思考一些复杂的问题,因为他的妻子玛丽娜是庶出。海军战神,早就追随坦克雷迪,在近期的守城战斗中屡次挫败德军舰队;更早的时候,他还打败过萨拉丁,是的,就是那个在同一年和狮心王剪不断理还乱的萨拉丁;

尼科洛,马特奥的儿子,土生土长的萨莱诺主教。当初萨莱诺的背叛气得他出奔到那不勒斯协助守城。

里卡多和马加里托出城追杀敌人去了,斩获颇丰。

而对尼科洛来说,也有一单相当可观的生意值得争取——毕竟,那座城是他的家乡,那里人什么脾性,他熟悉得很。

虽然其他人都忙着,但守卫那不勒斯的贵族阿利杰诺似乎不需要做什么,守城那么辛苦,坦克雷迪会赏赐他的,只是他当时恐怕想不到自己以后还会受任守护更重要的东西。

当初萨莱诺人向亨利六世保证得好好的,会好好保护他们的公主、他的皇后。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收到了尼科洛写的信……

德军已经撤退了,原本投降的城市为了避免被报复,都重新投靠了坦克雷迪,萨莱诺的市民们,你们还在等什么呢?而且你们好像比其他城市更有优势,因为眼下就有一个现成的邀功机会在你们面前……

萨莱诺人忘记了当初的承诺,开始行动了。

那么,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此刻最危险的那个人……她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吗?她是真的没做出危险预判吗?

本王也是万万没想到,至今还在写《冰与火之歌》的GRRM竟然还曾在年写了一本《危险的女人》,感觉还是历史小说的风格,比如有一些很细的对话,所以其中涉及到这一主题的部分也就仅供参考了,而且鉴于和其他资料矛盾不大,甚至想全盘采用。而且有些话看起来,也是很有道理,很像是历史真相的。

是的,就是这位老爷爷

===以下源自书中内容或本王基于书中内容的补充说明,或非史料,仅供参考===

在小说中,康斯坦丝的确提前预料到危险了,但她不能走,因为亨利的意思就是让她留在那里,给当地人一个他一定会回来的的信号。她担心的也仅仅是敌人的围城,而没料到本城人的背叛。她的丈夫并没有多爱她,如果西西里军还没有围城,她就跑了,以后在丈夫面前她没法做人。而且,她以明日之君自居,也不允许自己在子民面前展现出跟贼一样狼狈逃窜的不堪形象。

===仅供参考部分结束,进入正经史料部分===

本来皇后身边的兵就不多了,根本无以抵御。皇后所能做的只有登上阳台,对群众喊话。

败,也要败得有尊严。

她试图告诉他们,局势没那么糟,尼科洛可能在夸大其辞。

===以下源自书中内容或本王基于书中内容的补充说明,或非史料,仅供参考===

她告诉暴民们,不要得罪亨利六世,他会回来的,他会善待恩人,也不会放过仇人。

但她说着说着一不小心提到了篡位者,这就失误了。因为这很容易让暴民们想到,德军再凶悍,此时也已经走远了,而坦克雷迪的军队,就在附近……

===仅供参考部分结束,进入正经史料部分===

面临绝境,当时的她也关起门来哭过,作为天主教徒,她也祈求上天帮她教训外面那群不识时务的人。

过程并不残暴,她只是回了趟娘家——在娘家亲戚埃利亚·杰苏亚尔多答应了她唯一的条件——护送德国人安全离开后,皇后自愿出城。

她做了娘家人的俘虏,俘虏她的除了埃利亚以外还有很多她的贵族亲戚,也包括她那个战神姐夫。(GRRM说说坦克雷迪是埃利亚的“uncle”,但本王怎么看他都不像坦克雷迪或里卡多的子侄,也无考坦克雷迪有啥姐妹,莫非他是里卡多的外甥?)

坦克雷迪不在都城帕勒莫,而在墨西拿,他的亲戚们追杀德军的时候,他本人倒没底,所以表现得并不太积极。

有关部门急着邀功呢,那还等什么,赶紧把战利品给国王送去啊。

坦克雷迪在墨西拿见到了他的战利品。

然而不解风情的战利品毫无身为新科战俘的觉悟,一点不给胜利者大侄子面子——怎么看都像是有意的,她竟然在这样的场合依然身着皇后盛装!

按老外写的书,翻译过来具体就是:

穿着黄金缝制的裙子,珍贵闪烁的珠宝装饰的布斗篷,头发装饰着宝石,外衣装饰着玫瑰,如同女神。

准确说,这是她刚从萨莱诺被带走时的装扮。

李婉的气场能让郭槐不知不觉就下拜,只剩皇帝空架子的唐昭宗也能喊得手里有兵的李茂贞王行瑜不敢说话,不知道康斯坦丝是不是也想震一震坦克雷迪,也不知道坦克雷迪是不是被震到了。

她是哭过,但那是关起门来的时候,已经哭过了,哭完了;现在面对政敌,她有充分的理由做出坚强的姿态。

坦克雷迪怒问:天下之大,你和你丈夫为什么要来犯朕的国家?

骄傲的皇后气场也一直在:这不是别的国家,这是我的国,是你用卑鄙手段抢走的!

其实对话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别的也都查不到,也都不重要,因为需要交换的信息都全了。

电视剧经常说天牢,天牢往往是在京城的,戒备森严,关押的显然都是重要案犯。

这一次也不例外,如此重量级的人物,带回京城了是顺理成章的。

康斯坦丝出嫁前还是公主,刚过门还是储妃,如今已经做了皇后又穿着皇后的衣服,这次也算衣锦还乡。

类似的剧情其实《李尔王》也有,但是科迪莉亚兵败被俘后直接被反派们下狱弄死了,而康斯坦丝的运气要比她好上不止一点(友情提示:正版历史上的科迪莉亚当时并未被俘被害,而是成功夺取了王位的,不过后来还是被外甥们逼死)——

坦克雷迪并没有下令将她押入天牢(如果有的话);相反,他对这位小姑姑礼敬有加。

当然你要是告诉我,皇后这次是作为大长公主回娘家,可以随便在大街上逛逛玩玩拉着小百姓的手聊聊天,我也是不信的。

===以下源自GRRM小说内容或本王基于书中内容的补充说明,或非史料,仅供参考===

虽然坦克雷迪在不可退让的原则性问题上被小姑呛了一把,但并没有发作,导致他们都回京以后,不明真相群众都看不明白康斯坦丝到底是坦克雷迪的俘虏,还是贵宾。回京后的坦克雷迪,身边还有王后西比拉。

但康斯坦丝因受到大侄子的厚待而心情愉悦或者心存感激乃至发誓以后要报答其不杀之恩也是不可能的。高级囚犯也是囚犯,侄子侄媳当面对她再客气叫姑妈叫得再亲热,监视是少不了的。何况她视大侄子为篡了自己王位的强盗、仇人,如今却要靠着大侄子的慈悲吃着大侄子的饭生活。更有一桩虐人处,坦克雷迪夫妇二子三女(最终二子四女,大概小女儿是后来才生的),她康斯坦丝只比侄媳妇小一岁,却不知为人母是何滋味,毕竟嫁人太晚了,不知道是否错过了什么。

===仅供参考部分结束,进入正经史料部分===

坦克雷迪把监视小姑姑的重任交给了妻子,王后西比拉。夫妻本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此,康斯坦丝天天和这位侄媳一起吃饭,睡觉也在侄媳的卧室。

可以想象,康斯坦丝的活动范围不但肯定出不了京城,而且基本被限制在王宫周围,总不能让身为监视者的西比拉跑太远累着。

对俘虏,不关在牢房里已经不错了,不用坐牢还想不被监视,这是做梦。

在坦克雷迪的立场上,对康斯坦丝进行监视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因为一旦放松,可能自己的京城都要变色。

坦克雷迪上位是上层一些人操作的,小百姓哪里知道?如今得知真正合法的继承人作为战俘被带回京城软禁着,民意早就有了转向的苗头了。

王后西比拉真是个敏锐的女人,察觉到了不对。而且她和康斯坦丝也有过一番对话,对话的什么不知道,但显然康斯坦丝对她的说辞不可能比对她老公软多少,指不定还是穿着皇后装束说的,核心内容应该也差不离,不可能对原则性问题有所退让。有的资料索性直接指出,她俩之间已经不是友好交谈,而是争吵。

早先坦克雷迪在墨西拿就给西比拉写小纸条,要她“请皇后来京”。当时西比拉就不惜咆哮抗旨:你待她如上宾,岂不是暗示她才是真命天子?那你是什么?我又是什么?

于是这时西比拉对老公提出,索性斩草除根,一了百了。

当初打退德军后,坦克雷迪对重归自己的人们都比较宽容,对不想老老实实重归的人则不那么客气。要说对他不老实的人,康斯坦丝无疑要排在第一个。

但是坦克雷迪如果想做这样的事,当初在墨西拿被呛的时候早做了——后来约克王朝的爱德华四世是和蔼地问被俘的兰开斯特王朝王储爱德华类似的问题的,但爱德华做出类似的回答以后,得到的却是透心凉。

在坦克雷迪看来,大家都认可自己的这位小姑是王位继承人,她是女子之身又是自己的本家长辈,还是著名先王的女儿,杀了她不是给自己掉粉吗?再说她活着不好吗,她活着说明我宽宏啊,哪天她老公我小姑父想她了,我还能向他提条件敲一笔呢,至少现在她在我手里,他就算要卷土重来,也要好好考虑一下。

西比拉也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这棵树不行,就在旁边的树上试试。

比如宰相马特奥就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前面已经说了,他不但铁杆忠心,还有远见。

两个懂政治的聪明人应该不需要费太大工夫就拿出了B方案,准确说,是由马特奥提出,而西比拉从现实出发认可了的方案。方案本身并不烧脑,而且他们也有把握坦克雷迪一定会同意。但要落实到细节上还是需要一些工夫的,也许他俩默默做了一些考察性质的功课,终于确定了方案B是可行的。

如果他们做了功课,也是在平时就留了心眼的。马特奥痛风多年,西比拉很可能是自己去他家谈事的。马特奥就在西比拉面前把B方案写成了信,预备给坦克雷迪送去。

如此考虑周到的、为坦克雷迪好的、符合坦克雷迪各方面需求的方案,坦克雷迪当然不会拒绝。

虽然坦克雷迪一直强调优待俘虏、不杀俘虏、严格遵守当时还没有的日内瓦公约,但眼下终究是马特奥和西比拉的意见胜出了。

这里可是老娘的寝宫,你以为拍《欢乐颂》呢!

老娘不需要室友!

现在,立刻,马上,从老娘眼皮底下消失!

西比拉成功地终结了那个落入己手还软硬不吃的女人的贵宾待遇——不论是否真如GRRM所言曾经开始过,如今都已经结束。

那不勒斯有座城堡,意译可以叫蛋堡,很萌的名字,却很有故事。

那个年代的城堡,主要功能很多,比如行宫、仓库、要塞、旅游景点(?!)……以及,监狱。

据说蛋堡是囚禁过失势的罗马皇帝的。

如今换个功能,囚禁一位皇后,不但对得起她的身份,也对得起这座城堡的身份,更对得起它优秀的地理位置——四面都是水,我命休矣(怎么三国杀台词都来了?划掉),跟陆地一点也不接——这说的是当时,现在的蛋堡处于半岛上,和陆地是连接的,可见大陆漂移学说是科学的。

本来京城是重中之重的所在,但眼看京城要为了康斯坦丝变色,已经不安全了,万一哪天坦克雷迪出差或者有点什么不适,京城百姓就地拥立康斯坦丝怎么办?

而那不勒斯就不一样了,那是什么地方,是亨利六世之前围攻了三个月的地方,对亨利六世进行过如此激烈的抵抗,怎么可能为他的妻子变色?

当初皇帝没能杀进来,如今皇后却已进城。

咬文嚼字一下,西比拉和马特奥商议具体地点的时候总不至于带着康斯坦丝与虎谋皮吧,难道对马特奥说宰相你好皇后我带来了你看看关哪里合适?跟康斯坦丝说我们琢磨着把你关这里你看如何记得点赞给好评?所以西比拉并没有严格确保康斯坦丝一直在自己的视线内……大概那天她出门前把康斯坦丝锁在自己卧室里了吧。

就这样,皇后被转移到了旅游胜地还是无敌海景房,没事可以看看海,当然那种情况下想有事做也难。

城堡本来就四面环水,再加一重保险——守卫那不勒斯,阿利杰诺本就责无旁贷。思虑周详的老宰相马特奥还特意给他写了小纸条,告诉他,皇后就被关在海中央的那座救世主堡(蛋堡的别名)里(那正是老夫的主意),须得好生看守。

当初,古二还在世的时候,曾经举办宴席,马特奥在,玛丽娜在,康斯坦丝也在。

但如今,马特奥眼里只有威胁主子地位的敌国皇后、战俘、政治犯,不再有当初同席而食的大长公主。

齐活了。如果这样的安排下,皇后还能走脱,除非……

如此符合所有需求的地点,如此稳妥的安排,地利、人和都有了。至于天时嘛,变数无非外界势力的介入,截至目前为止,亨利六世皇帝还没有丝毫卷土重来的迹象,连对内侄进行口头示威都没有。教皇爸爸几次要他和坦克雷迪讲和,他都拒绝,好像不知道自己老婆现在有多危险似的。

说到这里,本王默默看了看水晶球,长者宰相马特奥还剩下2年的寿命,坦克雷迪还剩下3年(出生早就是这点吃亏),亨利六世还剩下6年,康斯坦丝稍长一些,但也只剩下7年,这几人都是正常死亡不存在谋害(虽然有一人存疑,下文详),可以默认为自然寿命。

一般犯罪嫌疑人都要经过审判才能定罪,定完罪还得量刑。而政治犯不同于一般的罪犯,必要的时候不需要定罪,不需要审判,想关多久,就能关多久,不存在刑满释放。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等马特奥和坦克雷迪率先领了盒饭,继位的古列尔莫三世年幼,说了算的就是新寡的母后西比拉。很难说西比拉当时选择退而求其次是出于现实可行性考虑还是悟出了丈夫的用心。

如果是前者,那么彼时她当家作主,她可以自由地做她想做的事让那个以前妨碍她丈夫、如今妨碍她儿子的人消失。

如果是后者,也不用怕,过不了几年,自由的皇帝和被囚的皇后都会死。

这样一来,什么腓特烈二世、康拉德、曼弗雷迪、康拉丁之类的历史人物,统统的都不存在了,整个历史都会大改。

还有一种情况,亨利六世突然转了性子,不得不以言和为条件换取妻子的回归,放人与否的主动权依然在西西里这边,即使放人了也能敲一笔。而且事实上,坦克雷迪已经表露出自己对收钱放人毫无兴趣了,大概他也察觉到,把倔强的小姑姑就这么困死在孤岛上,似乎也不错。

然而,历史上那些雄心勃勃的帝王一旦决心了要做大事,都是舍得家人的,家人落在敌手,死了就是敌人害的,且待我杀了敌人为你们报仇告慰你们在天之灵就是了。

亨利六世先前抛下妻子顾自回国,是自以为安排妥当,并没料到萨莱诺的背叛;如今妻子陷于敌手,服软必然吃亏,还可能因敌人的一再要价陷入无底洞。你劫持我老婆算你厉害,但既然你对我有所求,我谅你不敢害死她。

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变数还是来了。

无论西比拉还是马特奥,为了坦克雷迪的江山,都已经尽力。人算终究不如天算,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个计划最终没有达到目的就草率断言这个计划是错的或者制定的人有多蠢。

这个人为造成的变数就是:教皇爸爸收到了亨利六世的抱怨信和一些小甜枣,若有所思,然后给坦克雷迪发了







































治愈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zyjr/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