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的目前共有12个自贸区:新帕尔米拉(国营)、弗赖本托斯(UPM)、利伯塔德、PuntaPereira(MontesdelPlata浆厂)、科洛尼亚、ColoniaSuiza、佛罗里达、里韦拉(国营)、Zonamerica、WTC自贸区、科技园,以及Aguada园区。
其中两个自贸区(新帕尔米拉自贸区和科洛尼亚自贸区)系在《自贸区法》颁布之前成立,并连接至科洛尼亚省的港口。
自贸区是乌拉圭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通常亦伴随着较高水平的培训活动。根据第四次自贸区普查,年自贸区的总计附加值达到了14.27亿美元,占到GDP的3.7%。
根据乌拉圭自贸区联合会的估算(CZFUY-),自贸区创造了大约1.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而上一次的INE调查结果显示该数据超过了1.3万人(将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均纳入考虑范围)。根据调查数据,就业人数的年平均增速达到12%(-年之间)。与来自其它国民经济领域的就业者相比,自贸区就业人群的素质明显更高。在自贸区内,拥有大学/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员比例超过了43%(年)。这种状况亦给每月平均薪酬带来了影响;自贸区内的薪酬水平显著高于社保缴纳人员的平均薪酬水平。
在入驻企业数量方面,目前共有家企业已入驻了各个自贸区,其中54%从事与贸易和物流相关的经营活动。与其它服务相关的重要经营活动还包括金融、IT等等。
现有的法规框架大力吸引外国投资,而外国投资一直以来亦都是自贸区的发展引擎,并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据经济和财政部估算,-年期间由浆料生产企业所开展的累计投资额达到了39.83亿美元。
自贸区分类
乌拉圭最早一批的自贸区都是物流中心。近年来,其它自贸区不断出现,同时向外国和本国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比如行政活动外包、呼叫中心、软件开发等等。目前,各自贸区从事类型丰富的多种经营活动,并具备较大的未来发展潜力。
自贸区可根据自身特点划分为四种类型:工业自贸区,贸易和物流自贸区,全球服务自贸区,以及综合自贸区。
A、工业自贸区
该类自贸区绝大部分的产值来自于工业活动,包括里韦拉、科洛尼亚(百事)、弗赖本托斯(UPM)以及PuntaPereira(MontesdelPlata浆厂)。
里韦拉自贸区:该自贸区创建于年,目前受政府控制,位于里韦拉7公里以外(蒙得维的亚市公里以外)的一处林区之内。该自贸区拥有1.4万平方米的仓储区域;入驻该园区的知名企业包括从事锯木加工活动的Tingelsur公司。
科洛尼亚自贸区:由GrupoContinentalZonaFranca公司负责管理,占地面积达22公顷,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该自贸区专注于各类工业活动,但亦有企业开展其它类型的商业和物流经营活动。自贸区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仅有50分钟的车程,并与多条公路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