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戴安娜?黑尔斯
严忠志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另一天,我来到备受佛罗伦萨人珍视的神殿——圣母领报大教堂。我注意到艺术品修复人员悬挂的一个警示牌,担心被人看见擅自进入(更担心被人抓住,驱赶出去),心脏怦怦直跳。我偷偷溜进忏悔间旁边的一扇没有警示标志的房门,沿着扇形走廊向前,经过了几处私家礼拜堂。右侧的那个礼拜堂光线幽暗,存放着丽莎的丈夫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的遗骸。我跪下来,看到一块大理石地板上镌刻着两个拉丁单词“familiaeiucundi”(焦孔多家族)。
丽莎的遗骨本应安放于此,与她的丈夫共眠。但是,她违抗了他的意愿,选择了另外一个安眠之地——圣奥尔索拉修道院。它离她在德拉斯杜法街的住处不远,仅隔一个不长的街区。圣奥尔索拉修道院曾是一所淑女学校,学生们全都来自佛罗伦萨的精英家庭。那个地方数百年来无人问津,已经风貌不再。里面满目残垣断壁,涂鸦丑陋不堪,招贴画颜色衰褪,格栅锈迹斑斑,窗户上堵着破砖,横梁参差不齐,搭在破朽的护墙上。房顶下方支起了保护网,以免墙壁上东倒西歪的石头散落在人行道上。有人告诉我,那里十分危险,毒品贩子常常在阴影中出没。行人经过那里时往往加快脚步,并且将目光转向别处。
一位报刊作者曾说,那个衰败之处是“佛罗伦萨的羞耻”。几年之前,市政府宣布了计划,打算将那个地方改建为社区文化中心,也许会冠以代表文化本身的蒙娜丽莎这位女性的名字。在最近一次访问期间,我根本没有见到任何改善迹象。它仿佛是一个孤零零的书挡,阻隔着一段被人遗忘的岁月。
在过去几百年里,意大利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丽莎故乡的中心,时光仿佛停下了脚步。那里曾经遍布城市建设的杰作,如今依然令人深感兴趣。在那个城市中,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大穹顶划破天际,乔托设计的钟楼优雅无比,圣十字教堂和圣弥额尔教堂庄严神圣,巴迪亚教堂的塔尖高耸入云。在丽莎生活的那个年代,艺术巨星争辉斗艳,照亮整个天际,其中包括米开朗琪罗、波提切利、拉斐尔、佩鲁吉诺、菲利皮诺?利皮。当然,列奥纳多?达?芬奇最为耀眼,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才华。他作为一种文化力量,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人穿过了历史的迷雾。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艺术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科学家、雕塑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文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在各个领域中全都成果斐然。这位文艺复兴巨人独树一帜,在构思、设计、绘画、雕塑等领域中取得了无人企及的成就。他相貌独特,年轻时留着精心打理的卷发,年老时络腮美髯齐胸,看上去就像一位先知。他以无可比拟的“镜书”方式,写下了数千页手稿。他骑马时英姿焕发,傲视群雄。他力大无比,一名传记作者宣称,他可以徒手掰直马蹄铁。
在列奥纳多和丽莎生活的年代,在佛罗伦萨那座城市的舞台上,出现了一批高视阔步的巨人:洛伦佐?德?美第奇成就辉煌,在涉及的各个领域中均有建树;萨伏那洛拉魅力四射,激励人们的心灵,最后被火刑处死;切萨雷?波吉亚铁腕无情,还曾聘请达?芬奇担任自己的军事工程师;尼科洛?马基雅维利与艺术家联手,制订了一项大胆计划,希望改变阿尔诺河的流向。
“被诅咒的佛罗伦萨人!”他们的对手低声叹息。与丽莎同时代的市民有时受人羡慕,常常让人恐惧,从不招人喜欢。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历数他们的种种恶习,所用的词汇包括贪得无厌、捉摸不定、对人不忠、骄傲自大,更不必说令人难以启齿的性取向了。更有甚者,某些土生土长的佛罗伦萨人也对自己故土另有微词。他们觉得,它是名副其实的混杂大锅,将猜忌、怀疑和嫉妒熔于一炉,简直是魔鬼青睐之地。在写给遭到放逐的爱国人士的信函中,一位佛罗伦萨人如是说。
列奥纳多应该深有同感。在他度过三分之一人生的米兰,他被称为“佛罗伦萨佬”。但事实上,他于年出生在安奇雅诺。那是芬奇镇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是一个未婚乡下姑娘的私生子,本来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与自己孩提时代深感兴趣的小鸟、马儿和溪流为伴。但是,他的父亲是一名法律公证员,代人书写交易文书和遗嘱,人称塞尔?皮耶罗——在意大利语中,“塞尔”是对绅士的尊称。塞尔?皮耶罗将具有超常天赋的儿子领到30英里之外的佛罗伦萨,让他学习艺术。
列奥纳多创作了若干重要的定制作品,然而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无法进入洛伦佐?德?美第奇青睐的圈子。但是,他后来得到了雄心勃勃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公爵的资助,创造能力开始爆发。在大约整整20年的时间里,列奥纳多潜心钻研数学、流体力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在那期间,他还完成以下工作:第一,指导了令人赞叹的戏剧表演;第二,设计了直升机、坦克和潜水艇的原型;第三,给绘画技艺带来了所谓的逼真手法——当耶稣和门徒们聚在一起,享用最后晚餐时,画面上的人物简直栩栩如生。
后来,历史出现巨变。年,法兰西军队入侵米兰,列奥纳多被迫逃往佛罗伦萨。在随后几年的狂热动荡中,列奥纳多投奔臭名昭著的切萨雷?波吉亚,成为雇佣军的一员。列奥纳多与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合作,与雕塑新秀米开朗琪罗交恶。列奥纳多办完父亲的丧事之后,尝试了多项举世无双的艺术创作,后来以很不体面的失败告终。在那些岁月里,他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创作了一幅肖像,后来一直将它保留在身边。它就是丽莎?盖拉尔迪尼的画像。
他为什么选择她呢?当时,“神圣的”列奥纳多在艺术才华和社会名望两个方面均处于巅峰,为什么决定为一个没有封号、没有财产、没有权力、没有美誉的女人绘制肖像呢?就在我开始思考这两个问题之后不久,一个朋友给了我一张明信片,上面印着《蒙娜丽莎》全息图。我的手稍稍一动,明信片上的图像从列奥纳多绘制的肖像,顿时变为画中模特的另外一个侧面。她的面孔转向左侧,而不是右侧,两只手举了起来,似乎要撩开面纱。转瞬之间,明信片以非常奇特的方式,展现了一个更自然的女性形象,让我颇觉困惑:她仿佛面对艺术家的画架,正在准备坐下。
我手里拿着明信片,轻轻翻动,看到另外那个女人几乎以魔幻方式,重新变为列奥纳多笔下的丽莎。如果我在变换中途停下,我会同时看到两副面孔,两个丽莎——一个是为人熟知的偶像,另一个是那位不为人知的真实存在的女人。后者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家人将其称为“盖拉尔迪尼性格”——本质上充满骄傲的盖拉尔迪尼家族的特征。那个看似平常的女人的这一动作或许展现了这个特征。列奥纳多被人誉为“深谙观察之道”的大师,我很想知道,他当时是否看到了别人无法察觉的这个特征呢?
这是否是他选择丽莎作为模特的原因呢?他的决定不是——或者并不仅仅是——出于金钱方面的考虑,不是——或者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与她的丈夫之间可能存在朋友之谊,不是——或者并不仅仅是——为了以精湛的方式,展现创新性绘画技巧。
有的人——我认为,他们可被称为“绝非丽莎”联盟——直言不讳地提出,人们在卢浮宫博物馆看到的,不是那位佛罗伦萨商人的妻子,而是最明显的艺术家错定身份之举的受害者。他们提出了许多被画者的名字,其中包括一大批在一定程度上不大可能的人选,例如,一位尚武的女公爵、一位女侯爵、一位女伯爵,以及一两名伺候高官的情妇。
其他人以同样激烈的方式提出,列奥纳多的模特与贵妇人根本不沾边。有的搞数学的人以列奥纳多对数学的兴趣为理由,认为那名模特是等式和对数的表达形式。一位埃及学研究者声称,蒙娜丽莎代表了埃及神话中的生育女神伊西斯,其形象隐藏在吉萨金字塔的古老秘密之中。其他说法包括:蒙娜丽莎可能是列奥纳多之母的转世之身(弗洛伊德的理论);可能是变换了性别的自画像(20世纪的观点);可能刻画了列奥纳多的那位绰号为萨莱的长期男性助手和情人(可以夺得头条标题的报道)。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丽莎?盖拉尔迪尼确实是列奥纳多的模特。10年之前,发现了一本16世纪的文献,其页边上的一个注释标有具体日期,描述了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的妻子的肖像。尽管如此,有的人仍持怀疑态度,有的人拒绝考虑模特的身份,认为那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其实与对艺术品的评价无关。
我也认为,从根本上讲,《蒙娜丽莎》的根本性质不变——一件具有崇高之美的艺术杰作。但是,我的探索旨在确定,肖像中的那位女性就是现实中的丽莎?盖拉尔迪尼。这已经深化了我对这幅画像的欣赏。我以前仅仅看到一位带着渴望微笑的沉默女性;如今,我注视一个佛罗伦萨的女儿,一位具有文艺复兴特征的女性,一位商人的妻子,一位充满爱意的母亲,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一种高尚的精神。丽莎的人生超越了画框,开启了一扇窗户,让人们一瞥中世纪与近代之间的那段历史。我们看到一个城市如何达到繁荣的顶峰,看到经过文化重新定义的女性,看到女性具有的潜在可能性。
年,丽莎?盖拉尔迪尼去世,佛罗伦萨的黄金时代那时已经结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她的家族逐渐衰落——或者说,有的历史学家持这种观点。但是,那个家族的后人继续繁衍。
丽莎的孙女生下了新的一代,新的一代产生了另外一代,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在过去余年中,她的后代与各个名门望族通婚,其中包括圭恰迪尼家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基雅维利的同事、历史学家弗朗切斯科?圭恰迪尼)的一位伯爵,斯特罗齐王朝的一位公主,以及温斯顿?丘吉尔的一位祖先。但是,直到年,系谱学家多梅尼科?萨维尼才细致地梳理了丽莎的15代后裔的详细情况,确定了她今天的最终后代:一位是纳塔利娅?圭恰迪尼?斯特罗齐公主,另一位是伊里纳?圭恰迪尼?斯特罗齐公主。
6月的一个上午,晴空万里。我和丈夫穿过托斯卡纳风景如画的山岭,前往古塔之城圣吉米尼亚诺。我们绕过那座有“中世纪的曼哈顿”之称的小城,沿着一条绿树成荫的陡坡巷子上行,到了一座10世纪的城堡。它仿佛从童话故事中直接被人搬了下来,是圭恰迪尼?斯特罗齐家族的府邸,设有葡萄酒窖和专用品酒室。
两位30出头的女人出来迎接我们。她们容光焕发,笑声爽朗,牙齿外露,与带着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形成截然对比。纳塔利娅是女演员,长得非常漂亮,穿着蓝色牛仔裤。她曾在俄罗斯接受职业芭蕾舞训练,精力旺盛,热情奔放。她的妹妹伊里纳身穿一袭白色服装,举止优雅,说话含蓄。她在米兰最著名的博科尼大学获得学位,后来和她父亲一起,经营家族的葡萄酒生意。
我问她们,文献显示了她们的家族与丽莎?盖拉尔迪尼的关系,她们是否对此感到惊讶?两姐妹告诉我:“这一点我们一直知道。”她们小时候,奶奶曾经讲述了一位美丽亲属的故事,让她们一饱耳福:列奥纳多两次为她作画,一幅是卢浮宫博物馆陈列的木板基底肖像画,另外一幅是家族世代相传的肖像画。
在迷宫般的酒窖里,我们一边漫步,一边交谈。这两姐妹生气勃勃,言谈举止不乏魅力。我很想知道,这是否反映了兴高采烈的盖拉尔迪尼特征呢?她们对此持怀疑态度。
“我们自己的血液里——自己的DNA里——有某种东西,将我们与最著名画作中的那位女性联系起来,想到这一点让人感到惊讶。”伊里纳说,“但是,对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的我们,这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那种东西可能影响她们的外貌。除了意大利人典型的黑发和棕色眼睛之外,在两位公主的眼睛和椭圆脸型中,蕴含着某种丽莎特有的韵味。
“不过,那可不是在我们的笑容中!”纳塔利娅调侃道,随之粲然一笑。“家父笑起来像焦孔达。”真不凑巧,他今天要出席好几个会议。于是,我们与她们拥抱,告别,然后转身离开。
“多么愉快的年轻姑娘!”我丈夫在走向汽车的途中,依然兴致勃勃,“你真的认为,她们是蒙娜丽莎的亲戚?”
“没准儿!”我耸了耸肩。谁知道呢?存在着发现任何确切线索的机会。不过,它们也许并不存在,也许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时,我发现自己将墨镜留在了那里。我急忙返回城堡。我走进院子,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的银发男子的背影。
吉罗拉莫?圭恰迪尼?斯特罗齐王子可能没有料到有人会进入城堡,听到动静之后慢慢转过身体。他皱起眉头,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接着,他眼睛一亮。这时我发现,他的嘴唇上出现了一丝微笑。它仿佛直接从列奥纳多的画作中复制下来,就是多年来一直令世人陶醉不已的那种微笑。
这就是列奥纳多的画作中那个女子的微笑,那个真实存在的女人可能就是他的祖先。
一名盖拉尔迪尼家族成员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