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致可分为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和兴盛时期文艺复兴绘画两个部分。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兴起于意大利。在13世纪后半期,意大利中部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就出现了新的动向,从15世纪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佛罗伦萨仍然是最大中心。以波提切利为代表,从不同角度发扬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绘画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局面。
注重空间透视表现和人物坚实造型,以及善用线条则成为佛罗伦萨画派代表人物共有的特色。
威尼斯画派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地位也是极其独特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已处于磨难之际,而整个16世纪初的威尼斯,却保持着宗教的自由和社会的祥和,这样的社会环境为绘画创造了明媚的发展空间。
自15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兴盛时期绘画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尼德兰和德国。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除了早期的绘画大师布罗耶拉姆及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者扬·凡·埃克兄弟之外,还有康宾等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主要描绘尼德兰平原美丽的风光及世俗图景。博斯·勃鲁盖尔更是这个时期产生的杰出画家。他们的艺术影响了欧洲美术史的进程。
《三圣贤的朝拜》意大利贞提尔·达·法布里亚诺板上蛋彩cm×cm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这幅《三圣贤的朝拜》祭坛画是15世纪初安布利亚画派早期代表作之一。此画描绘了耶稣降生后东方三博士前来朝拜的场面。画面上空出现一颗奇亮的星星,三位圣贤携带礼物与众家人在伯利恒找到刚生下的小耶稣。画中远处有不绝如缕的人马队伍。右边近景的大队人马已随三圣贤涌入画面中央;左边是参拜圣婴的场面。在两个场面之间,还画上了产婴的畜厩与牲畜。这一切都是以极其细腻的描绘手法来展现的。在主画的下面,有三幅构思极丰富的绘画,中央是《逃亡埃及》,左面是《基督降生》,右面是《宫参》场面,并且都注重平面透视的深度感。贞提尔·达·法布里亚诺(约~)是意大利国际哥特式壁画的集大成者,锡耶纳画派代表人物。年左右,在他绘制的《圣母戴冠》中,那种富有旋律的线条、华丽的金底、细腻的手法和幽雅的人物,形成了他绘画艺术的特点。据记载,他曾做过优秀的室内装饰。年间,他在佛罗伦萨制作了颇享盛名的《三圣贤的朝拜》和《库拉特契的祭坛画》。
受胎告知》意大利安吉利科湿壁画cm×cm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
画家在这幅画里想要强调谦逊温和的圣母与美丽年轻、长着一对翅膀的天使的形象。画中人物被置身于一座罗马式拱券结构的建筑物里。整幅画面构图简洁,色彩淡雅明快,笔触流畅细腻,给人以一种优美抒情的诗意。
安吉利科(~)受洗时的教名为吉多·迪·彼得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僧侣画家。由于他擅长表现纯洁的天使因而被人们称为“安吉利科”(即天使之意)。他先后从师于宗教画家罗伦索·蒙纳科和壁画家法布里亚诺。学成之后,安吉利科经常在修道院里从事壁画与圣像画的制作。从年开始,圣马可教堂和修道院就受到柯西莫·梅第奇的资助,他当时虽未得到正式名分,却是佛罗伦萨市的实际统治者。
弗拉·安吉利科(约—)接受了绘画培训,此后成为多明我会教士。至年前后,在助手帮助下,他在圣马可修道院的宿舍与门廊中完成了一系列绘画。弗拉·安吉利科绘制了多个版本的《受胎告知》。这一幅画在一个单独的廊格中,希望让教士们靠它完成个人的沉思和冥想。画面最左侧,圣徒殉道者彼得(StPeterMartyr)作为神圣奇迹的见证人和中间人,这奇迹似乎发生在一个毫无装饰的拱形回廊中,多少与湿壁画所在的空间有些类似。画面中也不需要什么装饰或是更多说明,弗拉·安吉利科使用了克制的绘画语言,这与他的受托之命相关。画面的构图、造型和颜色都表现出简洁之气,圣母跪在她的祷告台边,接受加百利的祝福。弗拉·安吉利科与传统不同,他没有选择表现以鸽子之身降下的圣灵,而是绘制了虚构的门廊,其中有圣光降临,表明圣母玛利亚收到了信息:她已经怀上了上帝之子。
《圣罗马诺之战》意大利乌切洛板上蛋彩.9cm×.6cm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此画描绘的是佛罗伦萨市与邻邦进行区域性战争的一个场面。画家借这个题材来显示出透视在创造复杂空间时所能达到的程度。画中骑兵交战时的前后距离、地上丢盔落枪的透视位置、倒在地上的战士的透视缩短形象、背景与近景之间的透视距离,都被画家作为透视的研究对象
保罗·乌切罗这幅《圣罗马诺之战》(约——)展现出佛罗伦萨人战胜锡耶纳人的过程,当时是年六月一日,将领是尼科洛·达·托伦蒂诺,他是梅第奇家族的朋友和战略盟友。这幅画是三幅系列画作之一,安放在洛伦佐·德·梅第奇的宫殿中,刻画了战役的多个时刻。当三幅画同时挂出时,它们各自的背景就会构成一幅连续的图画,颂扬佛罗伦萨在军事上的胜利。现在这些作品分散在伦敦、佛罗伦萨和巴黎。
乌切罗既是马赛克制作师、金匠,又是一名画家。据传记作者吉尔吉奥·瓦萨里记载,乌切罗痴迷于透视法则,尽管他的手法能够同时保持传统和时尚。虽然他的同代人菲利皮·布鲁内莱斯基和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都提倡使用单点透视完成艺术构图,但乌切罗更喜欢使用自然透视,这源于中世纪的光学处理手法。不过他针对单一构图中的多个主题组,可能使用了不同的灭点。这种前景使用单点透视、背景使用更传统的自然透视方法,让这些战斗场景中充满力量和紧张感。
帕多·乌切洛(约~)是佛罗伦萨画派的杰出画师。他曾经在佛罗伦萨求学,受到多纳太罗与勃鲁奈列斯基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他注重写生,善于研究植物、野兽、飞禽,被人们称为“乌切洛”(即飞禽之意),成为对透视学进行科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妇女侧面像》意大利威涅齐亚诺板上蛋彩52.5cm×36.5cm达雷姆美术馆藏
这幅画描绘了不当时新兴市民阶层的女性。她神态安详,造型秀美,画家选择了正侧面的角度,生动地概括出其外轮廓曲线,以明丽的色彩、富于装饰趣味的手法表现出女性古典美的韵味。
多米尼科·威涅齐亚诺(~)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他出生于威尼斯,青年时代曾到佛罗伦萨研究马萨乔等画家的艺术。他善于在肖像画上处理光线,从不在人物脸上敷阴影,只用色调来调节各部分的空间感。
《基督受洗礼》意大利弗朗西斯科板上蛋彩cm×cm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此画描绘的是一个基督教传统绘画题材:约翰在约旦河一带向贫民传道,鼓动人民信仰上帝,并接受洗礼。图中约翰舀起约旦河的圣水为耶稣施洗时,天空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天空中。基督在画面正中,姿态优雅,乌尔比诺的小山丘为背景衬托了前景中基督的身体,线条优雅抒情,很好地表现了基督的人体美。轻松优雅的背景与严肃沉静的人物形象,使此画产生出一种绝妙的对比效果。
皮埃罗·弗朗西斯科(~)是15世纪中叶意大利的重要画家之一,在安勃利亚画派中最先创立文艺复的崭新样式。他出生在阿莱奇附近的圣赛波里卡罗一富商之家。年到佛罗伦萨,在那里绘制圣像画、祭坛画和湿壁画,声誉日隆。他的重要论著有《绘画透视学》和《论正确的人体》
《照镜子的妇人》意大利贝利尼板上油画62cm×79cm维也纳艺术史美术馆藏
此图为贝利尼晚年的作品,具有严肃和优雅的特色。图中以风景做背景,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女性的温柔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感。这幅肖像式的半神话作品,混合了风俗画与后期裸体人物及圣母像的内容,显示了画家晚年与新时代的迎合。在技法上,他师法曼特尼亚的风格,又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是北部意大利画家中最富于创意的一个人。全画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色彩明艳,流畅的线条富于音乐感。
乔凡尼·贝利尼(~)是15世纪中期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位热衷于写生的画家。与同时代的画家相比,贝利尼更注意风景的描写,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使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贝利尼接受古典艺术的精华和东方艺术富丽堂皇的色彩,给画面最大程度的明快感。
《众神聚宴》年乔凡尼·贝利尼意大利cm×cm布油彩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阳光灿烂、风光明媚、欢悦明朗是威尼斯画派的主要特点。《众神聚宴》中表现了这种欢快而令人神往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画面。作者贝利尼是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对威尼斯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着深切的感受,他把自己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对欢快精神的向往,及对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的憧憬,借神话传说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这里,《众神聚宴》是现实人生的聚宴,是威尼斯和平宁静、欢乐祥和生活的转喻,它折射出威尼斯人享受人生、自由狂欢、无拘无束的社会风尚,展示了美丽的生命诗意和彼岸世界的诱人图景。
贝利尼这幅画描写几十位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在野外聚宴的情景。其中有牧羊神、酒神、河神……他们围在一起,喝着酒、吃着果,场面宏大。人物刻画准确,形象生动。背景用深绿色大树来衬托出众神们鲜明的服饰,整幅画面色彩润泽,具有东方艺术富丽的色彩。
《胜利花园》意大利曼特尼亚布上油画cm×cm巴黎卢浮宫藏
此画又名《弥涅瓦将罪恶驱逐出贞洁花园》。弥涅瓦在希腊神话中被称为雅典娜,是智慧的女神。这幅作品中,全副武装的女神正将代表形形色色罪恶的人驱逐出花园,体现了一种不可战胜的自信。画家也借此抒发自己不与罪恶同流合污的清高格调。画面中的空间构成完整而具有层次,人物的造型有雕塑般的力度,色彩醒目,但又饱含着隽智的冷静。
安德烈·曼特尼亚(~)是巴多亚画派的代表人物、北部意大利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重视形式结构的完整与物体实体感的表现,风格显得庄严而冷酷,画面的人物具有古典雕刻般坚实的形体。他善于用古代英雄的形象来颂扬文艺复兴时代人物英勇豪迈的性格。
《哀悼基督》意大利曼特尼亚布上蛋彩68cm×81cm米兰布雷拉美术馆藏
此画为画家的代表作,是一幅祭坛画。他在此画中运用了前人未曾用过的透视角度,力求准确而真实地去表现死去基督的遗体,线条十分锐利和坚硬。画面上人物的表情冷静肃穆,令人望而生畏。画家的高超艺术,体现了当时意大利北部艺术的主要倾向:强调人的尊严和豪迈气魄,重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求实精神,提倡艺术的描写对象应以实物为依据。这种完全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写实倾向,对意大利现实主义美术的成长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奏乐天使》意大利福尔利壁画.5cm×91cm梵蒂冈美术馆藏
此幅名为《奏乐天使》的作品,是整幅壁画的一部分,具有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特点。画面色彩鲜明,构图简练,模式化的人物造型表现出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潜在影响。画家着力描绘出“天使”般的少女形象,那是一个可爱的少女,身体微微前倾,面孔严肃,眼神专注,嘴角微闭,一副淡然的神情。优雅的六弦琴旋律荡漾于画内画外,整幅画面洋溢着诗一般的遐想。梅洛佐·达·福尔利(~)是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画赏析家,是15世纪崇尚研究画法和透视及人体结构理论的画家弗朗西斯科的高足。福尔利力求在二度平面展现古代建筑物的透视雄姿,使壁画显得宏大开阔,具有一种纪念性意义。所以后人称福尔利是意大利的“界画”能手。在壁画平面上展现有透视深度的室内建筑画法,在15世纪的画家中,福尔利是独一无二的。
《维纳斯的诞生》意大利波提切利布上蛋彩cm×cm厘米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此画通过对维纳斯伤感的神情和秀美的姿态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矛盾而又富有诗意美的形象。在清晨宁静的气氛中,从海洋中诞生的维纳斯站在飘浮于海面的贝壳上,左边是花神和风神在吹送着维纳斯,使贝壳徐徐飘向岸边;右边是森林女神手持用鲜花装饰的锦衣在迎接维纳斯。画中的维纳斯被艺术家以美的形态表现出来。此画在构图和用笔方面也体现了波提切利的独到之处。画面上的风神、花神和森林女神的形象共同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边框,维纳斯恰好居于画面的正中,整个画面显得统一而又圆满。作者采用各种对比(男人体与女人体、着衣与裸体、直立的树干与柔和的形体)显示了美的节奏和旋律。画中裸体的维纳斯既没有古典雕像固有的庄重与矫健,也缺乏文艺复兴美术的蓬勃朝气,然而她并不是那种萎靡不振的堕落形象。艺术家尽力强调了她的秀美与清纯,特别是那潇洒飘逸的金发和逾越自然的人体比例,更使画面透露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情调。这个维纳斯的形象后被人们誉为文艺复兴精神的缩影。桑德罗·波提切利(约~)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擅于表现宗教题材,而且把世俗精神带进画面,用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宗教意旨。同时,他又极注重运用写实技法,在人体结构和透视画法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平,是现实主义艺术道路的先驱者。
《诽谤》意大利波提切利板上蛋彩62cm×91cm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诽谤》是一幅寓意画,左边以手指天的女人象征着真理,因为真理是不容掩饰的。裸女身旁以衣裹住全身的人物则是邪恶的代表。高台上坐着的是昏庸的法官,他听信两个耳边人的谎言,宣布真理有罪,而台下的人表示不服。画家将抽象的思想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阐述出来。这幅画除了对大理石塑像的描绘具有非凡的技巧外,用线刻画形象也是此画的成功之处。
《唱歌的天使和圣母子》意大利波提切利板上蛋彩直径cm达雷姆美术馆藏
此画中人物众多,均合理地安排在一个圆中。圣母子的表情肃穆而稍带忧心忡忡,圣母子周围的天使表情各异。这是画家典型的柔媚风格,恬静优美却不甜俗,很有艺术魅力。画面中线条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圣母头顶类似光环的光线和为刻画画面众多人物形象所勾勒的线条,都显示了画家作为文艺复兴早期最伟大的线条大师的卓绝才能。
圆形画是由波提切利的老师利皮(—年)首创的,波提切利充分运用这一新的画幅形式,创作了大量主要适于私人供奉的圣母像。
《阿波罗和玛息阿》意大利佩鲁基诺板上油画39cm×29cm巴黎卢浮宫藏
此画取材于希腊神话中林神玛息阿与阿波罗比赛音乐的传说。画面描绘的是城堡外的山庄,天空中平静地飞着数只鸟,左边玛息阿坐在石上吹着笛,右边站着的阿波罗正在细细地听着那动人而优美的曲子。人体的安排一高一低富有韵律,色彩变化丰富,大面积的使用金色,使画面绚丽多彩,金碧辉煌。
彼德罗·佩鲁基诺(~)是15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壁画家。他出生在佩鲁贾附近的契达·特·庇奥,年他是佛罗伦萨圣路加画家组织的一员,并师从于委罗基奥。年他因和波提切利等大师一同参加西斯廷礼拜堂的装饰而获得声誉。他的作品在当时被人们看作是宗教艺术的顶峰。
《爱欲和纯洁的战斗》意大利佩鲁基诺布上油画cm×cm巴黎卢浮宫藏
此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佩鲁基诺的代表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即维纳斯(代表爱欲)与雅典娜(代表纯洁)之间战斗的故事。画中描写在一个广阔的大草坪上,数十人正在为着爱欲或纯洁而奋勇拼刺的场面。构图十分宏伟,人物姿态各异,充分展示出战斗的激烈情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