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不慌不忙IcyTan漫游美洲日记

年1月13日星期六在乌拉圭科洛尼亚

我到了乌拉圭。

似乎是因为中国背包客在南美非常少,人们见到我总是好奇地问我是哪儿的,一听到中国就会发出小小的惊叹声。说他们一路上很少遇到中国背包客。

说实话,我也很久没有独自背包旅行了,出发前还有点小小的紧张。但是一天之后,我就又找回了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乌拉圭人矮矮小小,双腿粗壮有力,皮肤是阳光的颜色。人们一手拿着保温瓶,一手拿着马黛茶,甚至在时装店的橱窗里,都展示着马黛茶茶杯和吸管,俨然属于乌拉圭的时尚单品。

现在是南半球的夏天,圣地亚哥挺热,整天大太阳,但是只要站在阴凉处,就不会出汗,有时候回家第二天早上再洗澡都可以。可是乌拉圭的热不一样,是走在路上一会儿身上就会黏糊糊的那种热。

今天我在蒙特维的亚到科洛尼的巴士上,身旁坐了一个有趣的人。

他叫嘉士伯,比利时人,是一个建筑工程师,也是一个电子乐DJ。他分别在比利时、越南、菲律宾、墨西哥买了房有了据点,因为他的工作让他全年都要出差,他也无法忍受一直居住在一个地方,所以他就到处安家。因为工作,他在欧洲、非洲、中美洲居住过,现在住在亚洲。他享受这种移动的感觉,他喜欢到处奔走,生活充满新鲜感和变化。他的爸爸是一位工程师,全年各地出差,45岁那年就赚够了钱退休了。为了长大后能像爸爸一样生活,他从小就立志要做工程师,所以一直很认真地学习。他会流利地讲七个国家的语言。现在他的目标是像爸爸一样在45岁退休,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更自由的人。

这次他来乌拉圭是在酒吧演出的。然后就坐船去阿根廷见朋友,星期一要马上飞迪拜开会。他不喜欢冬天,所以最近就在南半球移动躲避冬天。

新年他在巴西过的,在那里待了三周快要学葡萄牙语了。他西班牙语讲得非常好,还带着南美口音,才来没多久就摸清了本地人讲话的调调,但是他的西班牙语也是自己自学的。

他喜欢走路,每天要走五个小时的路,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一有机会就到处走动。他非常善于观察。他也非常open-minded,接受各种变化。

这种自由的生活是我一直梦想但是不敢拿出来说的,因为感觉就像在吹牛。但是现在有个活生生的人把这种牛吹成了现实,摆在我面前,所以我也没借口不去争取了。

每件事发生都有个理由,他说,说不定我们在这儿偶遇的理由就是:上天派我来告诉你,我可以,你也可以。

如果要做到这样,就要勤奋学习,多走路(见多识广),多观察,更开放,专业能力还要过硬。

众多人都羡慕嘉士伯的生活。我和他聊了聊现在流行的digitalnomad的生活方式,嘉士伯显然是个升级版的这样的人。嘉士伯说,他有一些朋友也是digitalnomad,但是自由职业的不稳定要让他们变成富人是有难度的,只能说生活得自由舒适,生活质量还不错,但要成为存很多钱成为富人就难说了。但是,至少,他们会是快乐的人。

年1月15日星期一在科洛尼亚的巴士站等车

在科洛尼亚的两天风很大,第二天下了大雨,我无处可去,就在hostel里看了半期Economist和画了几张画,画的是在这里看到的人们。

我挺喜欢科洛尼亚,让人想起阿根廷门多萨,许多梧桐树,时髦的老洋房,古董车,精致的咖啡店,街上有人遛着小狗,但是这里有海,还有这里人喝马黛茶多过喝红酒。

听说许多住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周末就会坐轮渡一个半小时来科洛尼亚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或者就闲着什么也不做。

昨天晚上热心友人赵行德给我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人想一年时间在三亚、云南、成都、国外分别住三个月,应该需要准备多少钱。两个人40万就够了。

这让我觉得生活还是很有希望的,也不需要赚太多钱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安排。

我尤其不喜欢冬天,冬天是什么也干不了效率非常低心情也不振奋的季节。所以我的愿望只是一年能躲过冬季就行,无所谓住在哪儿,在哪里都一样,只要有阳光和自然就行。

不少人问我在智利住着怎么样,这里是否适合移民。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生活开销比住在上海便宜,南部的水是打开水龙头就能喝的清洁湖水或山泉,肉都是有肉味的,因为阳光很足,水果都甜得发腻,就算住在公寓里也可以有巨大的阳台,因为每家人都要烤烧烤以及种花草。在圣地亚哥很好的富人区,两百万就能买套小洋房了。去别的国家如阿根廷、乌拉圭、秘鲁、玻利维亚、巴西,飞两三个小时就到了。

只要你不嫌远,也喜欢到处走动,一年住在南美国家几个月,在国内几个月,周围四处旅行或出差,是很舒服的生活。

今天我要去Puntadeleste,一个乌拉圭很fancy的海港城市,据说去了那里就能很容易遇见名人。我们熟知的歌手夏奇拉就在那里买了房。不过我倒是对名人没那么感兴趣,因为我自己就是名人?

这次来乌拉圭是因为在智利的签证到期。(我用的美签,一次只能在那里待三个月。所以每三个月我就要“被迫”出国旅行一次,再回到智利就可以再待三个月。

来乌拉圭也是用的美签,过海关时什么问题也不用回答,亮出美签,五分钟不到就过了。

所以美签在南美真的非常好用,如果有美签在南美旅行就不会愁签证难办的问题了。

所以来乌拉圭我也没抱着哪里非看不可非去不可的心态,逼着自己走马观花。因为以后也还会再来很多次。所以就在街上随便乱走,哪里吸引我就看哪里。

现在在车站等车,乌拉圭的巴士站和巴士上都有免费的WiFi。kindle里大半的书是从朋友John的kindle复制过来的,很多都是科幻小说或者脑神经学相关的。最近两年不怎么看得进小说,但是对科学人文类的书读得特别起劲。

最近朋友推荐我看一部巴西摄影师的纪录片saltoftheearth,希望今年年底可以去里约跨年,看看那里著名的新年烟花。

年1月16日星期二在Puntadeleste的hostel里

外面的太阳非常大。

上午和hostel里认识的一位乌拉圭大姐去了海滩上晒太阳。

南美洲人以悠闲散漫著称,他们痴迷于阳光、沙滩、音乐、酒精。沙滩上到处都是皮肤被太阳晒得皱巴巴黑黝黝的人。大姐说,暑假的乌拉圭海滩是属于巴西人和阿根廷人的。她指着我们背后海滩上的海景房说:“这些房子许多都不是我们乌拉圭人的。”

大姐的年龄我猜不出,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今年已经23岁了,刚开始工作。

她说:“我的儿子属狗。”

南美人对中国都有一种神秘的向往和好奇。或许是因为中国真的太遥远了。就像我们神秘化了南美洲一般。他们见到我问是哪里人,如果我回答是中国,对方就会惊呼:“天啊,好可爱。”“天啊,你好美。”好像只要是来自神秘又遥远的中国,我就已经达到了一个东方美人的高度。

他们会阅读跟中国日历有关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自己在中国日历里的属相是狗是猪是老鼠。

他们也会问我千篇一律没有创意的故事:“你是中国哪里人?”“成都在中国的哪个位置?东边?西边?那里有海吗?那里是一个村庄吗?”

七个月前,我还会耐心地解答这些问题。现在我只想撒谎说我是香港人、上海人,这样方便他们在脑中视觉化其地理位置。

乌拉圭大姐是首都蒙特的维亚人,她一个人住在hostel里,每天悠闲地去两次沙滩。一次是上午8点到11点之间,一次是下午四点半之后。

乌拉圭是一个非常贵的国家,比智利还要贵许多。大姐说过去因为要带两个孩子,这样的旅行是很难的,因为一旦旅行,就要负担三个人的费用。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她可以自己独自旅行,一个人旅行就不那么贵了。

大姐婀娜又强悍地奔向海里,请我帮她捕捉几张照片。

我身后是Puntadeleste著名的手掌雕塑,但大姐只拍进了两只手指头进去。她移动着相机和身体,差点撞到电桩上。

我大概是沙滩上唯一一个没有穿比基尼的人。

记得来南美前,为了提前了解我要去的智利,我就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翻翻本地人的生活,好有个大概的想象。那时经常看见头发很长的智利女孩们穿着比基尼,在沙滩上享受阳光。一直以为智利的海很暖。结果到了智利,发现那里的海冷如冰,也没多少人真的会去海里游泳,只是有很多人穿着比基尼罢了。

乌拉圭的沙滩上也躺着许多只晒太阳不下海的人。乌拉圭治安还算不错,就算一个人去海边,把装着钱包和手机的包扔在沙滩上,自己去海里游泳,也没有人会拿走你的包。毕竟乌拉圭人,有的是钱。

不过好在这里的海是暖的,在海里冲浪的人也更多。

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位智利朋友Sebastian,他是一位潜水运动员和交流,曾经打破过南美潜水的某项似乎挺厉害的记录。他最近要搬家去菲律宾了,或者之后是巴厘岛,然后澳大利亚。Sebastian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我想象他在巴厘岛潜水的样子,觉得很好。

因为Puntadeleste巨贵无比,hostel的人基本都是自己在厨房做饭吃。此时我也要感谢自从搬家到智利后,我掌握的一项无比重要的生存技能:做饭。

朋友们,乌拉圭旅行不便宜。Hostel里一张床位也要人民币左右。超市里两根瘦小的胡萝卜加一个甜椒要30块左右。两个小时的巴士票将近人民币块。我现在确实相信了网上的传说:乌拉圭是南美洲最贵的国家。

那,我也要去做饭吃了。然后开始画画。

星期五回智利。下周三给大家上《走到哪儿画到哪儿之乌拉圭站——如何边旅行边画画》的线上课,这次是视频录播的方式,大家一边欣赏乌拉圭美景,一边跟着我画画吧。下次旅行的时候,也记得带上纸和笔上路。

在这里可以识别







































白癜风专科哪里好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zyjr/1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