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缅怀为基建事业献出生命的中交

酒渣鼻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33705.html

中国交建

人间三月芳菲始,梨花风起清明时

建党百年,纪念革命先烈

百年历史中

无数先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小康生活

先烈的求索、牺牲与贡献不能被遗忘

这个清明,也让我们铭记

那些因为承担重大工程建设

而献出生命的中交人

年12月25日,经过10多万军民用钢钳、铁锤等简单工具在雪域高原上奋战4年多,川藏、青藏公路同时完成通车拉萨的战略任务。然而却有多名烈士长眠在这雪域高原,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毛泽东题词:“庆贺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年,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60多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公规院、一公院、二公院均参与了川藏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二公局作为专业桥梁队伍,在川藏公路建设了拉萨大桥、大渡河桥、飞仙关大桥、昌都大桥等关键性工程。

年9月开始,二公局又参与了青藏公路从西宁至格尔木的改善施工,建成了格尔木至拉萨段通天河大桥等重点桥梁。一公院持续实施了青藏公路整治、改建工程,从年成立青藏公路科研组算起,三代人近千余人次持续40余年从事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

坐落于海南省海口市的海榆中线公路建设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加强防卫,巩固海南”,背面为朱德的题词“好好建设公路,为造福人民与巩固国防而努力”。碑身南北两侧为修建海榆中线公路烈士名单。为打通海南岛这条长公里的南北大通道,名英烈长眠于此,平均1.34公里就有一名修路战士或民工牺牲,这是一条用鲜血铸就的光辉大道。

年, 还在继续,为巩固国防,建设海南,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国防战备公路——海(口)榆(林港)中线公路。海榆中线起于海口市南海大道,途经澄迈、屯昌、琼中、五指山、保亭等地,止于三亚市榆林港,全长公里。

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业待兴,中国人民解放军公路工程第一师是当时中国公路工程建设的主要力量,公路一师和来自华南公路修建前线指挥部第一工程局的技术人员组成施工队伍开始海榆中线公路的建设。后来两者合并,经过改制、重组,于年正式成立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这就是一公局集团的前身。

此外,交通部华南区公路修建工程指挥部机筑总队第三机筑大队(四航局一公司的前身)筹集筑路机械设备余台套,调赴海南岛参与海榆中线公路建设。

海榆中线公路穿越海南中部山区,尤其是越过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五指山原始森林,工程艰巨。困难面前,中交筑路铁军发出“要让高山低头、让河流让路”的口号,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谱写出“手拓南荒”的筑路传奇。最终,海榆中线公路于年12月19日建成通车。

海榆中线公路建设烈士纪念碑

南北两侧为烈士名单

在群山环绕的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88名中国建设者长眠于此。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决定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巴北部地区唯一的对外经济生命线——喀喇昆仑公路,并由中国路桥的前身交通部援外办公室承建。公路北起我国西部的千年古城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兴都库什三大山脉和帕米尔高原,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绵延公里,修筑难度极大,是名副其实的“天路”。

年到年期间,先后有余名中国筑路先辈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发的崇山峻岭中,依靠肩扛手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喀喇昆仑精神”,打通了这条连接中巴两国的交通要道。

喀喇昆仑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使巴基斯坦北部走出了世世代代“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而且这条道路也成为了中巴友谊的牢固纽带、中巴合作的象征。“中巴友谊公路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筑路人流血流汗筑成的。”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张春祥说。

在地中海之心的马耳他,年建成的马耳他30万吨级干船坞工程,是我国对外援建的首个大型水工项目,也是中国人建设的首座30万吨级干船坞。

一航局马耳他30万吨船坞工程副指挥长谷岩昭、起重技师徐会仲两位同志在工程建设中牺牲,受当年的条件限制,在征求家属意见后,两位同志永远长眠在远离故土的马耳他国保拉市阿多洛拉塔公墓。如今,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工作人员每年都会到公墓为烈士扫墓。

年4月1日,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带领馆员

赴阿多洛拉塔公墓为烈士敬献花篮

马耳他30万吨级干船坞工程于年元旦开工建设,当时国内还没有建设30万吨级干船坞的实践经验,中交建设者们历经6载春秋,克服了岩溶地脉条件下的一系列施工难题,搬走半座大山,掘出坞坑,用智慧、汗水和生命确保了工程优质高效完工。

40多年过去了,该船坞是马耳他全国唯一一座不漏水的船坞。为感谢中国建设者,当地人至今仍亲切地将船坞称为“红色中国坞”。

来源

策划

党委工作部

来源

一公局集团

二公局

一航局

中国路桥

四航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jtqk/5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