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有句歌词劝道: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另一句: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
妈妈的话当然是,要听的,就算当时再不想听,也要灌一灌耳音,这样日后回想起来,好好再琢磨一下妈妈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比如妈妈说:“别人都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你就别管什么调了,别跑调就行!”
当时听着可能觉得,刺耳、难听、阴阳怪气!过了十来年,想起这句话,内心一拍大腿——对啊!很多时候压根都没调儿,还管什么高调低调!更别说还容易跑调!
妈妈还说:“你说你,成天就是乱跑,光腿较快,脑子不快有啥用啊?”
年轻人一听就爆炸了,炸了就啥都反着想——竟敢说我脑子慢!过个几年,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做了一大堆、吵架也吵不过人家,午夜梦回,默默锤炼大脑的时候,妈妈的这句话始终萦绕耳畔!
新年的时候,妈妈为了叫咱早起床,会说一些类似,“快起啊,大年初一起不来,这一整年都要睡懒觉了”的话。
小时候懒骨头一翻身,心里想着:迷信!蒙着被子继续睡。如今,大年初一的早晨,睁眼一看,喔嚯,不但自己在睡懒觉,老公孩子竟然也都在睡懒觉!不得不佩服——妈妈真是料事如神!
上大学时候,打电话回家问爸妈:“你们俩人晚上吃啥啊?”妈妈掷地有声,“哪有俩人?那也算是个人?!”
年轻人一听,一声叹息——哎,我妈怎么这样?我妈怎么就不能好好跟我爸说话?我妈什么时候能够让我爸过点安生的日子啊!多少年后,当自己的孩子瞅着表问,“妈妈,咱们吃晚饭不给爸爸留吗?”嘴上虽然答道,“爸爸今晚不回家吃。”心里想着妈妈的话,“那也算是个人?”一个理解的笑容浮上脸盘。
考试成绩不理想,内心愧疚无颜面对父母,妈妈看了,轻描淡写:“不错啊,我看你要不是马虎,肯定比隔壁家的***考得好。”
面皮超薄的少女听了泪盈于睫,“原来我妈根本不在乎我考的好不好!”然而很多年过去啦,太多人比我考得好啦,依然坚信:要不是我懒,肯定比他们强!然后踏踏实实地睡觉去啦。
自己当了妈妈之后,才明白妈妈说了很多话,当时只道是啰嗦,长大方知含义多。
那为什么,小时候有一阵子,会常常觉得爸爸才是有道理、占着理儿的呢?
那是因为啊,在成长过程中,有那么一段时间,小孩的情商水平,刚好跟爸爸平齐,重合了、相遇了!所以特别有共鸣、特别有共同语言、特别能感同身受。
而且爸爸因为无话可说,常常也不占理儿,所以沉默不语,加上也许吃胖了点儿,总体看起来非常沉重,有苦难言,令人同情。
同时各类文学艺术影视作品里,妈妈含辛茹苦地付出,心绪难平,怎么劝都劝不好似的,但凡妈妈话稍微一多、声音大点,马上贴标签——泼妇、更年期!
所以,真正悟出来“妈妈说得对”,并不是对爸爸妈妈爱的天平倾斜了,而是,自己现在的情商终于勉强追上了当年妈妈的情商。
所以,怎么讲,周杰伦琢磨出来了“妈是为你好”这个层面的意思,并想到了“不听话妈妈会不高兴”的含义,而其实呢,听妈妈的话,主要是为了不让自己受伤。
正所谓:少小不听妈妈的话,长大要打爸爸的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