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接见哥伦布骑士团首席骑士CarlA.Anderson天主教骑士团国际协进会(InternationalAllianceofCatholicKnights,简称IACK),于年成为具有宗座立案资格的国际教友团体。年,时值英国高隆邦骑士团(KnightsofSaintColumba)创立60周年庆典之际,前来祝贺的六个骑士团决定创建国际协进会,以增进友谊,推进协作,并设立由各骑士团的首席骑士(SupremeKnight)组成的国际理事会,统筹协进会的各项工作,并作为一个交流论坛定期举行。天主教骑士团国际协进会的格言是“何处有仁,何处有爱”(UbiCaritasetAmor),取自8世纪的一首圣歌“何处有仁,何处有爱,天主必常在,基督的爱让我们合而为一”。协进会的目标,是将基督的福音带给所有人,在行动上则是通过支持教宗、主教、神父与修道人的工作,培育骑士团成员的信仰,鼓励成员慷慨地参与教会生活及其使命,通过祈祷推动成员间的合一,并推广骑士团的经验,光大骑士精神。协进会致力于维护人类在生命各个阶段的尊严,推动社会公义,并与其他公教团体合作,共同推动福传。骑士传统源于中世纪,当时因为前往圣地朝圣的路途受阻,不少基督徒组成小型武装团体,保护自己及其他朝圣者的安全,逐渐发展成为军事型修会以及“十字军”等组织。军事骑士团(militaryorders)从15世纪已经淡出历史,但是荣誉骑士制度(dynasticorders)一直存留至今,演化成为欧美各国尤其是君主制国家的国家嘉奖制度,如英国国家勋章的获得者通常就被称为“骑士”。依据中世纪骑士制度形成的勋爵荣衔(chivalricorders)体系,教宗向对教会事业或人类和平事业有卓越贡献的团体或个人颁授嘉奖,其获得者亦称骑士。此外,有不少教友团体也自称“骑士团”,实际上是一种同袍友爱团体(fraternalorders),主要是寄望于继承悠久的骑士传统,守护并发扬教会的博爱精神,致力于推动教友之间的友爱互助,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正义与公益。麦基甫尼神父与哥伦布骑士团忠于信仰,友爱同袍,守护正义,致力公益,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在当代教友运动中引发回响。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是美国哥伦布骑士团(KnightsofColumbus)的创始人麦基甫尼(MichaelJ.McGivney,-)神父。协进会的创立大会上,与会者所设立的使命与远景中,特别提及要推广麦基甫尼的愿景,通过弘扬骑士精神,以慈善事业去光荣天主并服务众人。虽然现存的以骑士团自称的同袍友爱团体中,哥伦布骑士团的历史并不悠久,但却是光大骑士精神最为卓越的团体。麦基甫尼神父麦基甫尼神父生于美国康州的纽黑文,其父母是因为爱尔兰“大饥荒”逃往美国的移民。麦氏父母先后生育十三个子女,其中六个未能活到成年。麦基甫尼作为家中长子,十三岁时不得不辍学到作坊打工帮助父母养家。麦基甫尼十六岁时进入魁北克一间修院学习。其父于年去世后,麦基甫尼不得不中断学习,回家帮助母亲抚育弟妹,直到年才晋铎。正是因为自己的切身经历,麦基甫尼深刻认识到移民家庭深陷各种苦况,难以自拔。尤其是美国作为新教国家,当时对天主教有各种歧视和限制,从欧洲移民来美寻求更多生存机会的天主教家庭,在歧视与艰难中寻求活路,是美国历史中仅次于黑奴贸易的黑暗一页。麦基甫尼担任副本堂不久,就于年3月29日在堂区中创办哥伦布骑士团,作为堂区教友的互助善会,取名于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因为当时移民家庭的生活可谓不堪一击,特别是时常有寡妇孤儿需要紧急救助,麦基甫尼推动善会提供抚恤金,以帮助成员的遗孀或患病而不能工作的成员,通过互助的方式帮助一个个丧夫丧父的家庭度过难关。麦基甫尼一直为改善堂区教友的生存条件奔波,年因肺炎于圣母升天瞻礼前夕去世。教宗本笃十六世于年宣布麦基甫尼为“可敬者”,教宗方济各年5月核准麦基甫尼的代祷奇迹,计划于今年10月31日为其举行宣福大礼。哥伦布骑士团成立不久,恰逢美国遭遇-年的“大恐慌”。当时美国正经历一次严重的经济衰退,家银行倒闭,10家企业破产,众多农场停止运营,个别州的失业率甚至高达四成。远渡重洋计划打工维生的欧洲移民,所遭受的困苦更是难以想象。因此,失业救助从骑士团创立至今一直是其重点慈善项目。从一战后的退伍军人安置,到年美国大萧条等历次重大事件中,骑士团的就业事务部推动各地分会为解决失业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多次获得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嘉奖。骑士团组织教友互助,共度难关,在教友中获得良好的声誉,其运作模式逐渐扩展到美国各地堂区。到年,哥伦布骑士团在美国有会员万,地方分会多达个,其中包括多个高校分会。而其在年的募款数量高达1亿万美金,从事慈善服务多达7千7百万人次。由于骑士团仅向男性教友开放会员资格,其成员的女性亲属成立“哥伦布女爵会”(Columbiettes)与“美利坚之女会”(CatholicDaughtersoftheAmericas)等义助组织,与骑士团合作开展慈善工作。哥伦布骑士团成员合影,哥伦布骑士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各类慈善事业,其中包括就业救助、残障救助、救灾、安居、卫生医疗、难民救助、教育,以及支持教会的教育、礼仪与圣召推广等。因此,骑士团需要大量的善款才能维持可持续的运作,为此从其创立至今亦经营各种副业,以为其慈善事业募集大量基金。骑士团经营的保险公司,仅向成员开放,提供互助保险,其保单超过两百万份,生命险总额超过一千亿美金。此外,骑士团还经营资产顾问、投资顾问等副业,最初是以协助教友创业以改善教友的生活境况,现在则致力于推动教友按照社会训导的原则投资获益。哥伦布骑士团从特殊奥运会(theSpecialOlympics)自创建以来一直为其提供赞助,作为骑士团支持生命与发展障碍人士事业的一部分。骑士团还一直参与美国以及海外的救灾服务,如为年的旧金山大地震筹款十万美金,为年海地大地震募捐辆轮椅,还为海地儿童募捐超过万美金,帮助海地每个受灾儿童获得两年以上的安置资金。骑士团还与国际仁人家园(HabitatforHumanity)合作,为其提供募款以及志愿服务,支持安居项目建设,为众多家庭改善居住环境,尤其是提供清洁饮用水等服务。骑士团还为难民提供诸如食物、帐篷、衣物以及药物等紧急救助,尤其是为中东地区饱受战乱的基督徒以及少数族群,以及美墨边境的跨境难民提供临时庇护。哥伦布骑士团还特别支持教会的各项事业。年,骑士团在梵蒂冈城国边上筹款置地兴建保禄六世大厅,方便教宗在阴雨天以及夏季接见前来罗马朝圣的教友。年,骑士团还募捐纪念基金,支援圣母始孕无玷国家朝圣地的建设,还负责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国家朝圣地的管理工作。此外,骑士团还为各地教会修缮教堂以及兴办学校提供善款支持。骑士团年成立“基督代表”基金会(VicariusChristiFund),至今已经募款超过万美金,支持教宗的慈善事业。骑士团还资助宗座的“正音”(VoxClara)委员会,推动英语弥撒经文的翻译和修订。骑士团还资助美加两国主教团进行学术研究,如赞助美国“天主教生物伦理中心”的学术会议,以推广教会的社会训导。骑士团的全国与地方分会,还资助各个修院,帮助修士完成学业,还资助各类圣召分辨中心,推动有志者分辨圣召。哥伦布骑士团成员服务堂区哥伦布骑士团多年来一直以资助教育为优先选项。创立初期,主要是各分会为地方学校提供奖学金,资助图书馆购书,推动公共讲座等。年,骑士团开始在美国天主教大学(CUA)开设美国史讲席,至今设立50多项奖学金。一战之后,有众多转业军人需要安置,骑士团年开始与美国国防部合作,四年间为20万退伍军人提供夜校、奖学金、函授学校等免费教育,其中人获得大学奖学金得以深造。骑士团是第一个向退伍军人提供奖学金的团体。这种以奖学金推动退伍军人通过教育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转业的方法,在二战之后成为美国政府解决退伍军人转业的重要方式。二战之后,骑士团为其成员中阵亡或受伤士兵的子女提供奖学金,年以后,奖学金扩展到殉职警察的子女。骑士团创办的业余学校后来整合形成“哥伦布大学”(ColumbusUniversity),年成为美国天主教大学的附属函授学校,年成为大学的哥伦布法学院。多年来,骑士团一直协助美国主教团在各总主教区轮流举办“美国枢机晚餐会”(AmericanCardinalsDinner),专门为美国天主教大学募捐办学经费,大学因此将其一座大楼命名为“麦基甫尼大楼”,现为宗座若望保禄二世婚姻与家庭研究院美国分校所在地。骑士团还在美国天主教大学创设“本笃十六世神学讲席”,支持学校的神学教学与研究。骑士团还创办“爱天主爱祖国”奖学金(ProDeoandProPatriaScholarship),每年资助12位成员的子女上大学。哥伦布骑士团于年代通过“上星项目”(SatelliteUplinkProgram)资助广播节目播放教宗的各项活动,诸如复活节与圣诞节弥撒等。教宗保禄六世去世后,宗座传媒委员会致电哥伦布骑士团,邀请其协助播放教宗葬礼以及随后的教宗选举等。据统计,当时的收视人数超过8亿人次。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墨西哥,骑士团制作英语纪录片,全程报导教宗行程。次年教宗访问祖国波兰,后来又访问美国,骑士团赞助相关单位,为教宗的访问制作纪录片。此外,骑士团还一直资助“永生圣言电视网”(EWTN)以及《十字报》(Crux)等天主教新闻机构,推动教会传媒跟上时代步伐。哥伦布骑士团一直致力于消除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骑士团曾经向美国最高法院递交诉讼,取消了法律对教会办学的限制,还于年代出版丛书,如《黑人的天分》、《犹太人对美国的贡献》、《德国人对美国的贡献》等,凸显移民对美国的贡献。效法哥伦布骑士团的模式,致力于服务有色种族,伯多禄·克拉夫骑士团与义助会(KnightsofPeterClaver,Inc.andLadiesAuxiliary)是美国最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以非裔美国人为主体的教友组织,由若瑟会(Josephites)的波兰裔神父利柏舍(ConradFriedrichRebesher)所建,得名于17世纪从西班牙前往美洲传教的耶稣会神父克拉夫。当时黑奴贸易盛行,克拉夫在中南美洲等地服务被贩卖的黑奴,前后归化黑奴超过30万人。由于骑士团仅向男性开放成员资格,克拉夫骑士团年成立“女性义助会”(LadiesAuxiliary),为非洲裔女性教友提供同等参与的机会。年,义助会正式成为团体的一个分支。克拉夫骑士团主要活跃于美国与南美洲,帮助教友活出基督徒的身份。克拉夫骑士团参与“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通过“美国黑人大学生基金会”为黑人大学生提供奖助学金,以及资助新奥尔良的各大天主教中小学以及沙勿略大学(XavierUniversity)的办学经费,致力于改善有色人群的社会地位。6年,美国主教团特别嘉奖克拉夫骑士团,以表彰其“全国环境健康与公义教育项目”在推动贫困人口的教育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克拉夫骑士团近年来也投身于救灾等工作,在黑人社区中推动清洁饮用水以及安居工程。致力于互助与公益天主教骑士团国际协进会会议天主教骑士团国际协进会现由包括哥伦布骑士团、克拉夫骑士团在内的十五个教友联谊会组成。此外,还有加俾额尔骑士团(DiplomaticOrderoftheKnightsofSaintGabriel),又称为“加俾额尔外交团体”(DiplomaticSocietyofStGabriel),年成立于联合国总部,是由各国外交使团中的天主教外交官与雇员组成的联谊组织,以“为了天主,为了世界”(ProDeoetMundo)作为座右铭,致力于推动普世实现“正义的和平”(justpeace),推广和平教育,以及提供外交专业培训,协助雇员更好地完成外交工作。其女性团体称为加俾额尔女爵团(DamesofStGabriel),其青少年组织则成为加俾额尔少年团(SquiresofStGabriel),非天主教人士可以成为“荣誉会员”。团体以加俾额尔为名,是因为其被犹太人、基督徒与穆斯林视为“天主的信使”,因而成为外交官的主保,是人类沟通尤其是宗教对话的象征。英国高隆邦骑士团(KnightsofSaintColumba)与爱尔兰岛上的高隆邦骑士团(KnightsofSaintColumbanus)都得名于爱尔兰传教士高隆邦(StColumba),以纪念其将基督信仰引进大不列颠北部。英国的高隆邦骑士团年创立于格拉斯哥,以仁爱、合一与友爱为原则,通过收录礼接纳新成员,每年组织教友前往艾尔斯福德加尔默罗会修道院(AylesfordPriory)与苏格兰喀芬露德圣母朝圣地(CarfinGrotto)朝圣,以推动教友信仰的深化。爱尔兰高隆邦骑士团年创建于贝尔法斯特,原为工人阶层的互助团体,随后发展成慈善团体。高隆邦骑士团于6创设“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奖”,奖励16-18岁积极参与堂区服务的教友。7年,加尔各答德兰修女的一尊圣髑被请往爱尔兰巡游,高隆邦骑士团全程负责圣髑的安全,并邀请团体的协助骑士即其年轻分支,负责利用社交网络,推广圣髑敬礼。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国的骑士团都得名于南十字星(KnightsoftheSouthCross),致力于推动基督徒社群的友爱互助,促进国家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南十字星骑士团成立于年,以圣心圣若瑟修女会(SistersofStJosephoftheSacredHeart)创始人之一的圣麦克基洛普(StMaryMacKillop)为主保。该修女会致力于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推动农村穷人的教育。澳大利亚的南十字星骑士团,还负责运营非盈利的老年护理组织“南十字星护理院”(SouthernCrossCare),还曾经负责为一战转业军人寻找工作,至今仍以服务退伍军人为重要工作。新西兰的南十字星骑士团成立于年,致力于成为神长的合作者,聚焦于祈祷、慈善、友爱以及社会正义,并维护生命尊严。尼日利亚的穆伦巴骑士团成立于年,得名于非洲乌干达的殉道圣人穆伦巴(MatiyaMulumba,-)。南非的达伽马骑士团(KnightsofDaGama)成立于年,得名于航海家达伽马,鼓励成员成为更有力的基督徒,在世上传扬天国的福音,致力于神修、社会以及慈善事业。加纳等地的马绍尔骑士团(KnightsofMarshall)成立于年。马绍尔(JamesMarshall,-)原为苏格兰安立甘宗的牧师,后来回归天主教,离开英国前往英属黄金海岸(GoldCoast)工作,曾经担任当地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在黄金海岸工作期间,马绍尔推动天主教在拉各斯(Lagos,今属尼日利亚)等地的传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