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民族成分是满族,我是满族人。我爷爷的绰号就叫“满洲”,他小时候长时间生活在太姑奶家。太姑爷家族是老满洲人,从他们的住地吉林市九站经济开发区奚家岗子村(原九站乡奚家岗子村)往东直线走到哨口过松花江就是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那里曾经是海西女真乌拉部的国都;往西走直线过陈屯就是九站经济开发区三台子村(原九站乡三台子村),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夫人乌拉纳拉·阿巴亥的出生地。她因美貌和聪灵而深得努尔哈赤宠爱和欢心,被立为大福晋,亦称大妃。她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鐸。因此,如今的九站经济开发区三台村也是清朝第三位领袖爱新觉罗·多尔衮的生母的老家,是多尔衮姥爷和姥姥的故乡。而民间早有“头台子葱,二台子蒜,三台子姑娘不用看”的美丽传说。所以,太姑爷他们家族的先人很可能就是早年沿江谋生的女真人、扈伦人、靺鞨人、勿吉人、挹娄人、肃慎人,也就是古代满洲利亚的原住民。爷爷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里成长,被家乡人送个“满洲”的绰号是可想而知也很自然的事。由于我们家族自清康熙六年(公元年)从山东迁到吉林至今已长达三百多年,所以从语言、地域、经济活动、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价值观和心理素质上都和东北当地的原住民深度融为一体。据爷爷说,我们家族的祖先从山东迁到吉林时就随旗加入满洲族,具体是入镶黄旗还是镶蓝旗已经记不清了。就吉林周边现有地名看,黄旗屯、红旗屯、蓝旗屯、白旗屯都有,离家最近的是蓝旗屯。孤店子后骚屯地处满族发祥地核心地域,因此我们家登记民族属性为满族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们是按满族镶蓝旗的礼仪火化的。
满族原称满洲族,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新开流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因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畔的新开流遗址考古而命名。而这处遗址仅从其上层较晚的考古发现计算其文物存在年代为公元前年左右,说明至少在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兴凯湖周边以捕鱼为生,兼事狩猎和农耕。“茶阿冲”是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言对“长春”地名的发音,意思是苍天、天之城、神赐福的地方。而茶啊冲方言,就是古老的肃慎语言,即古典长春方言,曾是满洲国语的正音。在古代东北历史上,是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方言。在今天的东北方言中仍然保留大量的古代茶啊冲方言的因素,诸如“嗯哪”、“嘎哈、”“磕碜”、“隔路”、“墨迹”、“得儿喝”、“醢”、“闲噶哒牙”、“削你”、“各应”、“呜呜轩轩”、“稀罕”、“撤里根啷”、“麻溜地”、“整个浪”、“整”、“老灯”、“抓瞎”、“熊色(shai)”、“晒脸”等等,不胜枚举,这从语言的流传上可见满族祖先历史的悠久。而在位于吉林省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哈达岭主峰的寿山仙人洞的考古发掘中,动物化石和石器制品证明早在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从地域看就应当是肃慎人的原始人祖先,当然原始人类还没有阶级分化和民族意识。(参见下图,新开流遗址地文物保护碑)
因此,民族学界认定,满族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远在中原尧、舜、禹的原始时代,满族初民肃慎人,就以独特的文化形态,成为东北亚最古老的土著民的一部分。史料显示肃慎人早在春秋、战国之前的夏、商、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就向中原的周王朝纳贡(相当于缴税)。
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野兽的生存斗争中,人类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社会从野蛮发展到文明,历史从落后发展到进步。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肃慎人虽经历挹娄(秦汉时期)、勿吉(南北朝时期)、靺鞨(隋唐时期)、女真(宋金元明时期)等名称演变,但作为现代满族的祖先和族源未曾改变,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东北亚广袤地域。
人类历史上弱肉强食,以大欺小,倚强凌弱,成王败寇的规律自然天成,不可逆转。作为后人无论祖先成王还是败寇都要尊崇和供奉,但是历史总是为成功者唱赞歌,四大名著只有《水浒》给流寇立传,最后还都被朝廷诏安。满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祖先在历史上无论辉煌还是跌宕,对中国的贡献最大是毋庸置疑的。
公元年,满族祖先靺鞨粟末部(汉语意为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自称“震国王”,建立东北隶属唐朝的头一个少数民族区域性地方政权。公元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公元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始称渤海国。渤海国以今天吉林敦化、和龙、珲春和黑龙江宁安等地为中心,建立起国力强大的“海东盛国”,幅员所至今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经济文化直追中原同时代的盛唐。(参见右图白色部分,渤海国疆域及区划地图,是个标准的沿海国家)
位于桦甸市东北边辉发河南岸的苏密城就是古渤海王国长岭府的遗址地。为抵抗西部契丹人的侵犯,渤海国在今乌拉街旧街西北一公里的松花江边修筑了最早的乌拉古城作为涑州州治所在地和屯兵的重镇。同期还沿松花江西岸修筑了从头台子、二台子、三台子到四、五、六、七、八、九台直至今松原扶余的总数达二三十座的一系列高大坚固的烽火狼烟台,以作为发现契丹人入侵就生烟报警的信号台。渤海国历经年,传十五代国王。公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建辽,渤海国被契丹人所灭,契丹以渤海国属地改称其东丹国。公元年,已经改称女真(满语,音“诸申”)的满族祖先,部落头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称帝,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畔的会宁府(即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镇)建立金朝,定国号“大金”,驱逐契丹人的统治,至年灭辽朝,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西夏在中国版图上三足鼎立。使金朝成为中国古代北方主要政权,并开疆扩土使金国疆域最阔时东北至今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而控外兴安岭,西北辖蒙古草原诸部,西境以河套、陕西横山和甘肃东部与西夏接壤,南方以秦岭、淮水与南宋划界。公元年,金朝在燕京(今北京)建立“金中都”,都城人口超过一百万。使北京第一次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权首都,为元、明、清三朝代建都北京奠定基础。大金国历经年,传十代皇帝。其中,金代第四任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年间,即公元至年为防松花江水患,下令在今乌拉街旧街(这里的街均发“该”音)东南江边洪尼(满语,音弘尼嘞,意为要塞)地方再筑新城,始称“乌拉洪尼罗城”(满语即沿江要塞城)。城墙用挖护城河的土分层夯筑,为此民间早有“挖河背土垒古城”的传说。(参见右图,金朝疆域地图)
公元年,蒙古族部落首领铁木真被各部推举为成吉思汗灭西夏和金国,其孙忽必烈继汗位后统一中国建立元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占统治地位的全国性政权元朝在东北设万户府等机构治理东北女真族人,其中女真乌拉部落隶属“海西右丞”管辖,故称“海西女真”。公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同年攻克“元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女真族始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分。明朝设置乌拉卫治理海西女真乌拉部,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系子孙的后人纳齐布禄当了乌拉部的首领,他收服周边诸部在金州城(今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自治乡)自立“扈伦国",后因水淹,迁都到乌拉古城,下辖乌拉、辉发、哈达、叶赫四部,史称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因公元年明正统十四年,第二十六代蒙古大汗契丹人脱脱不花领兵侵扰辽东(当时的辽河以东泛指东北和朝鲜北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扈伦国第四代国王都尔喜率众出逃,扈伦国自行崩溃,扈伦四部联盟解体,始各自为政,互不相谋。公元年明嘉靖四十年,扈伦四部之首的乌拉部在纳齐布禄六世孙布颜的率领下,东山再起,逐渐强盛,远交近攻,收复女真诸部,以乌拉洪尼罗城为都城,建立乌拉国,雄踞一方。由于乌拉古城地处商贸水陆交通要道,市井繁华,是兵家必争之地,布颜遂决定对经战乱破坏、衰败残破的洪尼罗城重修扩建。修补和加固原有城墙改称“内罗城”,在城外新筑一道套城叫“外罗城”,又在内罗城核心位置修筑“紫禁城”称为“王城”,在王城内修建国王宫殿,治理远达图们江流域朝鲜北部及其东海和乌苏里江流域俄罗斯远东南部领土在内的,今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辽阔疆域,足见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乌拉古城在历史上的强盛、繁荣和辉煌。
公元年建州女真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参见上图)用祖父和父亲遗留的十三副铠甲武装身边得力人才,起兵统一建州女真各部成为头领,进而发起统一东北女真的战争。在先后取得大败九部、征服东海、击败哈达、攻灭辉发等女真各大部落的基础上,于公元年明万历四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又兵临海西女真乌拉部城下,发起讨伐乌拉国的战争。乌拉部末任国主布占泰兵败弃城只身单骑逃奔叶赫部,给努尔哈赤最后吞并叶赫插上导火索。至此,努尔哈赤凭借神勇绝伦的军事统帅和指挥才能历经三十余年率部完成平定关东统一女真的大业。
公元年,努尔哈赤在位于今辽宁省新宾县二道河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大金”,史称后金,立年号“天命”,并创建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割据辽东(辽河以东,泛指全东北,包括外兴安岭远东),抗击明军,先后攻克明朝七十余城,并征服蒙古和朝鲜,奠定清朝开国基础。天命六年努尔哈赤由兴京(今辽宁新宾)迁都到东京(今辽宁辽阳),天命十年再迁都到沈阳,并着手修建皇宫,即今沈阳故宫。努尔哈赤凭统一女真,平定关东,开国奠基,创建八旗,迁都沈阳,抗击明朝,割据辽东等一生功绩,被尊为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并被后人评价为可与元太祖成吉思汗并列的世界级军事奇才和民族之星。(参见下图,金碧辉煌的沈阳故宫博物院)
公元年努尔哈赤病逝,其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立年号“天聪”,继续推行其父努尔哈赤未尽事业。年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族,年皇太极在沈阳故宫登基称帝,定国号“大清”,立年号“崇德”,成为清朝头一个可以和明朝皇帝头衔平等的统治者,并发展生产,增强军力,开拓文化,为清军进关,入主中原打下基础。
皇太极公开宣布更改女真旧族称为“满洲”,还将所用国号“金”变更为“清”,应是出于目的与策略相结合的选择。随着政治军事的推进,在原有女真族固有成分占决定性大比例的同时,来自其他民族的成分也加大了比重,继续沿用“女真”旧称来统括族称已名实不符。遂以女真民族为主体,吸收周边追随政权较久并受女真文化风习感染较深的汉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成分,共同构建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洲”已经水到渠成。同时,努尔哈赤时期沿用历史上的“女真”民族和“金”政权的称谓,在中原的记忆中是敏感的,为弱化夺取中央政权的民心阻力,化消极为积极而更改族称国号,彰显了皇太极政治家的大智慧。因此,从17世纪起,既从天聪九年(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更改族名的命令起,满洲一词就具有了地理名称和民族名称的双重意义,“满洲”既是满洲族的民族名称,也是满洲族发祥聚居地的地理概念。(参见下图,清朝满洲行政区划地图)
满洲作为地理概念是源自通古斯-满语和蒙古语“满洲利亚”的谐音,意思是吉祥、幸福、平安的土地。满洲的地理范围,在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指代大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即西迄贝加尔湖、叶尼塞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勘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广大地域。而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满洲具体指代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二盟三市及河北省东北部的原热河省。此时的满洲以长春为中心,通常划分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四部分作为地域名使用。(参见下图,满洲利亚地图)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历史上人们常用“满民”、“满人”、“旗人”来指称满洲民族,其中“旗人”的概念原本大于“满民”、“满人”的称谓。清代的“旗人”指代具有旗籍身份的人。即“旗人”是对被编入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兵民一体化组织管理体制中的人口的总称。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年)正式创立的特有的军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把满洲人全体青壮年男性,都收进军队之中,分别划入以八种不同样式旗帜为标识的八个方面军。这八个方面军,被称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白旗、镶红旗、正红旗、镶蓝旗、正蓝旗。后来,又仿照满洲八旗的编制和识别方式,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个八旗的军事组织,在创立清朝、巩固政权、维护祖国统一、保卫人民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旗人”中不仅有满族人,还有汉、蒙、朝、回和俄罗斯、哥萨克等其他族人。所以,满族人肯定在旗是旗人,而在旗的旗人不都是满族人。(参见下图,满清八旗系列标志)
其次,满洲正式作为地名使用是从日本人在我国东北成立满洲国开始的。早就垂涎东北的日本人视关东满蒙地区为己有。二战期间侵占东北成立以清末宣统废帝爱新觉罗·溥仪为元首,以关内流民为主体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将“满洲”作为地名使用,而对“满洲民族”概不承认。在满洲国对民族身份的认定中只包括:和族、汉族、蒙古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甚至给予东北境内的朝鲜族人具有双重国籍的待遇,可就是不承认满洲族或旗人的存在。即使偶尔称其为满汉族,也不会把他们登记为旗人或满洲族。所以,满洲国和满洲族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溥仪是满清末代皇帝,但他作为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并没有给满洲人带来好处,反倒遭到灭族称的待遇。所以,满洲国不是满洲人的国,是日本人操控下掠夺满洲资源欺压满洲人的傀儡政权,历史上只有德、日两国承认满洲国,故称其伪满洲国。因此,不要把满洲族和满洲国混淆起来。
公元年皇太极病逝,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在生母孝庄文皇后的精心辅佐下继承皇位,定年号“顺治”,并在叔父即大清朝第一代首席摄政王多尔衮的实际领导下,于顺治元年,即年率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领有全国政权,使清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满洲族占统治地位的中央政权。而盛京沈阳作为陪都保留,至年清政府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始称“奉天”。(参见下图,爱新觉罗·皇太极朝服坐像)
这里提到多尔衮的实际领导,有必要知道他的独特历史地位和作用。他不是清朝皇帝,但他发挥了皇帝的作用,而且是个大有作为的好皇帝的作用。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十五个儿子中第十四子,很得其宠爱,使多尔衮从小受到言传身教,积累起政治心胸和军事韬略,为清朝夺取全国政权发挥了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中国的历史就是领袖的历史。也就是说,纯粹是英雄的历史。当我们说人民创造历史的时候,其实是说人民的代表——英雄——创造历史。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但那也是在英雄领导下的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而且是在真正的英雄,即合格的领袖领导下的人民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和世界的变革。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历史又有很多机会和机遇可以抓住和把握,这就需要有领袖的思维和英雄的胆略,领袖和英雄的作用就在于他能够组织和带领人民推进还是延缓历史的发展。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清初政治家和军事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真正的英雄和合格的领袖。他不追求皇帝的名分,把只有六岁的侄子爱新觉罗·福临辅上皇位,自己担任摄政王承担实际的决策者、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的责任。在明清鼎革的战略机遇期,抓住各种有利机会,稳定内部,进军外部,以强势战弱势,以小国胜大国,最终入主中原,统一中华。使得世界四大古文明,即: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最后只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而其它三大文明均已不复存在,这恰恰是满洲族给汉族输入新鲜血液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尔衮是振兴中华的功臣,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参见下图,爱新觉罗·多尔衮朝服坐像)
年的汉族在明朝崇祯皇帝的统治下已是死水一潭,面对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股农民起义已束手无策,一切都逼近绝境。就在这个关头,英姿勃勃的多尔衮登场了,带领具有极大进取心的满洲人,不满足于在关外过得沃野千里,牛羊成群,政治清明,军队剽悍的滋润日子,把目光投向中原。中原到手后,他们仍一次又一次地注视着远方。和成吉思汗一样,八旗铁骑几乎把冷兵器时代的征伐演绎到了完美的极致。多尔衮及其后代对中国历史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国家的完全统一。直到今天,我们还享受着睿亲王多尔衮留给我们的这一笔丰厚的遗产。清朝接手明朝时,明朝只剩下三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没有多尔衮,今天的山海关和嘉裕关就是中国的边关了。
关内的明朝虽然是个大国,但农耕文化起底的汉民族是个弱势民族,除了自卫从未侵略过别的民族,长城就是最古老最巨大的防御工程。关外的清朝是个小国,但渔猎文化起底的满洲族是个强势民族。强势民族最醒目的标志是,它的心胸非常开阔,什么好的东西都可以接受。因为开阔而虚心,又因为虚心而开阔。多尔衮像崇拜自己祖先一样崇拜汉文化,他和他的子孙如饥似渴地学习汉文化。他们从不拒绝优秀的东西,这正是他们强盛的原因。在所有的优秀东西中,他们最不拒绝的是人才。清朝皇帝像重视生命一样重视人才,包括重视敌人阵营中的各种人才。早在明朝万历十二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战斗激烈时,守城勇士鄂尔果尼在暗处放冷箭射中努尔哈赤额头偏上,箭头击穿头盔刺入头部半指深,鲜血从头流到脚,努尔哈赤拔箭继续指挥作战。此时又一守城士兵科罗潜到努尔哈赤近处发冷箭射中努尔哈赤脖颈,箭头带钩射穿护甲,拔出时扯下一块肉,血涌如注,湿透战袍,努尔哈赤几近昏厥才撤出战斗。而待努尔哈赤伤愈再战攻陷翁科洛城,生擒鄂尔果尼和科罗后,努尔哈赤力排乱箭射杀二人的众议,并亲自为二人解绑,好言安慰:“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乎”。二人感激涕下,表示归顺。努尔哈赤授予二人牛录额真,各统兵三百,在后来的战斗中英勇作战,立下汗马功劳。明朝锦州总兵祖大寿曾杀死无数清兵,投降后又逃跑,十年后再降,皇太极仍能容忍、使用。皇太极器量如海,难怪无数人才死心塌地为之卖命。而器重人才多尔衮又在皇太极之上,吴三桂来降,多尔衮立即给了他与自己平等的待遇——封王。爱新觉罗氏中佼佼者应首推多尔衮,努尔哈赤有军事天赋,皇太极有政治天赋,多尔衮兼而有之。在多尔衮的身边簇拥着一个人才班子,用当下时尚话说就是精英群。因此,他率领清军入关,创造了以少胜多,入主中原,实现了以小治大的奇迹。(参见下图,大清帝国的国旗)
公元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四十二年谕将“建州之沿革、满洲之始基,与夫古今地名同异”,“详加稽考、勒为一书”。大学士阿桂(~,正蓝旗满洲人)、于敏中(~,江苏金坛汉族人)等奉撰《钦定满洲源流考》。翌年书成,共20卷。据此,清朝官方编订的《清文总汇》对满洲人作了界定:满洲从龙六十六部归顺俱名满洲。乾隆皇帝钦定的《御制增订清文鉴》更明确解释:“满洲:太祖高皇帝姓爱新觉罗。先世创始於长白山福地。长白山高二百里,周围千里,山之上有湖名达门,湖之周围有八十里。由此上流出者有鸭缘、混同、爱呼三江。在白山之东方俄漠惠之郊野,俄朵里城居住。平定了乱国而名其国曰满洲。自此又迁居於赫图阿拉,即今之兴京。那时苏克素护部,萨尔浒、嘉穆湖、沾、王家、额勒敏、札库木、萨克达、苏完、董鄂、雅尔古、安达尔奇部,窝集部,瑚尔哈、瓦尔喀、费优,萨哈尔察等处之人民,皆自动来投太祖高皇帝。其次:赵家、玛尔墩、翁鄂罗、安突卦尔佳、浑河部,哲陈部,托莫河、章佳、巴尔达、界藩、董家、俄尔浑通、珠舍哩、讷殷、佛朵河、席北、安楚拉库、哈达、璋、阿奇兰、赫席赫、鄂莫和苏鲁、佛讷赫、辉发、瑚叶、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玛察、兀尔古陈、木伦、札库塔、兀拉乌苏、雅兰、西林、额赫库伦、固纳喀库伦、萨哈廉部、阴答浑塔库啦啦路、诺洛、石拉忻、叶赫、卦勒察、乌苏哩、兴坎、珲春、夸兰等国各部,都是被征服者,这些都作为满洲。”以上均为诸申(女真)后裔。
乾隆皇帝之所以要对满洲人予以界定和确认,除记录历史,政治上正本清源外,我认为也有经济和财政负担的考量。满洲族作为清朝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是有特权地位的民族,其族人是享有很多政治、经济、社会优惠待遇的头等公民,尤其是在清朝初期,又将入关后新加入八旗的女真后裔算作满洲人。但为表区分,入关后加入的满洲人为新满洲人,入关前加入的满洲人为老满洲人。可见封建社会等级差别无处不在,哪怕只是个名分。但是我认为这也没什么不好,凡是分个层次、档次和先来后到毕竟是秩序和文明的体现。
综上所述,满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历史上曾经三次建立地方和中央政权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少数民族,也曾六次变更族称,而满族人在中国历史上的诸多贡献也是其它民族无可比拟的。首先,满族祖先立足东北亚开拓了祖国东北边疆;其次,女真金朝灭辽迁都燕京使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三是,清朝多尔衮率军入主中原开疆扩土奠定今日中国版图;四是,满清维护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统一、人口繁衍,增加中华民族凝聚力;五是,创制满洲拼音文字,终结东北亚通古斯语族诸民族有语无文的历史;六是,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七是,规范全国语言,创造北京话;八是,满族涌现出大量杰出人物;九是,保护创建众多历史文物;十是,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参见右图,清朝行政区划地图)
我很赞同满族学者阎崇年关于清朝有十大历史贡献的说法。即:一清朝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二奠定中华版图;三多民族统一;四创制满洲文字;五兴建皇家园林;六传承中华文化;七英杰人物辈出;八中国人口激增;九迁都盛京沈阳;十保护文化遗产。同时,我认为清朝最大的贡献就是定国安邦、开疆扩土(没有清朝东北、蒙古、西藏、新疆、台湾都可能不属于中国)、发展经济(康乾盛世长达百年,中国不仅人口激增成古代之最,而且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亩产和人均占有量都是古代之最,近代工业制造更是首开先河)、开拓文化(创建满文、汇编《古文观止》、编撰《四库全书》)。从满蒙联姻、满藏合教、满汉交融,到平三番、收台湾、镇新疆、抗沙俄;从创造女真文字(女真文字的创始人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就在我们吉林地区的舒兰市小城子乡东村)、研发新旧满文,到满汉语文通用、满汉官员同朝都无不体现了满洲族先贤们的大胸怀、大气魄、大格局、大智慧和大作为。正是满清的领袖人物从努尔哈赤、皇太极起始,到早期的多尔衮、孝庄皇太后和稍后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们,及时捕捉和掌控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带领不胜枚举的八旗满洲涌现出来的良将、贤官以及各方面的优秀人物,继承东北亚的古老族群肃慎、女真族人一向富有的创造力和自决精神,果敢智慧,勇于承当,发挥非凡的历史想象力和实践精神,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使大中华恢弘的历史与璀璨的文明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再现辉煌并得以延续和发展,使中华大地上多民族繁衍生息,人口猛增,并让共存共荣、相安相容、互利互惠,成为中华多民族交往史的习见场景与基本主题,进而感染周边多达十九个邻国争相朝贡自愿成为大清朝的藩属国。(参见下图,清朝时期的邻国和藩属国)
如果没有满族杰出人物和八旗劲旅在清前期的戮力经营,达成清中期国富民盛、各族一体的稳定局面,后来的中国难逃成为殖民地的恶运,肯定难以抵挡和度过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包括荷兰、葡萄牙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妄图瓜分和灭亡我中华文明古国的这道险关。中国领土在满清人手里比明朝时翻了三倍还多,清代是中国有史以来有效管辖版图最为广阔的历史时期,中国今天的版图,基本都是在清代确定下来的。清初百年间,我国幅员辽阔,北至外兴安岭,南达曾母暗沙,东起库页岛,西临葱岭、巴尔喀什湖,都受到切实有效的管理辖制,国土面积高达一千三百一十万平方公里,比现在多三分之一。在我们家族先祖年从关内迁徙到吉林的年后,到年我的老家孤店子建屯的时候,仅归吉林将军管辖的范围,就不仅有高山、大岭、大江、大河,而且还有大海、大岛,光海岸线就有数千公里。尽管清朝晚期慈禧干政,制约光绪皇帝支持改革派而无所作为,又屡遭俄国、日本等外敌入侵,被迫签订多项不平等条约而割地赔款,但是,清朝留给中华民国的领土仍然还有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参见下图,年版《清朝疆域》地图)
公元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暴发,年仅三岁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父亲即清朝第二个摄政王载沣的怀抱中被迫优待退位,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主义专制王朝退出历史舞台,中国长达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建立后满洲族被改称满族,并在民国初期实行排满政策,使许多满族人因此隐瞒民族身份纷纷改为汉族,这不能不说是汉族小农思维狭隘格局的再次显露和悲哀。
建国后,满族的正式定名开始于年,是延续旗族(旗人)的定义。公民个人民族身份的确认采取个人申报加国家认定的办法,即登记户口时说自己是在旗的,就定为满族;说自己是在民的,就定为汉族;说自己是随旗的,就是后入旗族的汉族或其他族人而登记为满族。
我作为王廷禮家族的第十二代后人感激祖先们所作随旗入满的选择,也感激建国后爷爷和父亲申报满族的决定。我们家族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贡献卓著的满洲族的成员是光荣的、幸运的。希望我的后人都不要改变自己是满族的民族属性,要研究和学习满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满族的传统精神风格,努力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为本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原创:刑警
年8月31日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