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伯罗奔尼撒
作者:五瓣丁香
荷马从特洛伊盛满白灰的火坑中走来,弹奏着哀婉雄浑的琴弦,吟唱着一个布满雨雾的梦。海伦忧愁的发丝像一片云,笼罩在后人的心头。从雅典(Athens)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Poloponnese),途经科林斯运河。在横跨科林斯运河的铁桥上,可以观赏到运河两边的悬崖垂直工整,如刀切一般,非常壮观,碧蓝的河水静静流淌在峡谷的底部。科林斯运河全长6.3公里,崖壁高80米,水深8米,是极少数在坚硬石区开凿出来的运河之一,是世界上开凿最深的运河。科林斯运河横穿希腊科林斯地峡,连接着萨罗尼科斯湾与科林斯湾,是从爱琴海群岛通往爱奥尼亚群岛及意大利的捷径,同时将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大陆分割开来,使得伯罗奔尼撒半岛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全岛。科林斯运河建成之前,船在爱琴海群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间来往要绕过伯罗奔尼撒半岛,航程达多公里,建成后缩短到仅6.3公里,运河的航运意义显而易见。传说最早打开凿运河主意的是科林斯的僭主——“古希腊七贤”之一的佩里安德,但他没有敢去实施这个计划。罗马帝国时期又先后有人提出开凿运河的计划,但都因为施工的种种难度和费用的昂贵没能建成。一直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工业化的成就这个计划才得以完成。随着航海业的发达,海峡已容不下万吨巨轮,绕过伯罗奔尼撒也无需太多时间,运河已经失去了当初开凿的意义。如今,虽然运河的通行费非常昂贵,但交通依然繁忙,每天仍约有30条船经过运河,其中大多数是摆渡船和观光船。当插着蓝白国旗的轮船吟唱着低沉悠扬的歌,缓缓从运河那端驶来,犹如一位丽人行走在华丽的T台,雍容,华贵,典雅,在无数数码相机的镜头前从容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迈錫尼遗迹(MikinesSites)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时期),来自希腊本土的强大势力迈锡尼人统治着希腊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希腊的强大部族总称阿开亚人。爱琴海东岸,小亚细亚半岛(今位于土耳其境内)的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Agamemnon)为首的阿开亚人曾经跨越爱琴海,向繁荣富庶的特洛伊发动过一场历时十年的战争——特洛伊战争。战争起因传说是纷争女神埃里斯未收到爱琴海女神忒提斯与裴琉斯的婚宴邀请,遂向席间扔下“最美女神”的金苹果。三位女神赫拉、雅典娜及阿芙罗狄忒为了争夺金苹果而失和。宙斯命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裁决,阿芙洛狄特许诺赠与他世上最美的女人,于是他就把金苹果赠给了她。在女神的帮助下,帕里斯在古希腊做客时诱走了斯巴达王墨奈劳斯(Menelaus)的妻子海伦(Helena)。这个耻辱令整个希腊为之震怒,墨奈劳斯发誓要夺回他的女人,并火烧特洛伊城雪洗耻辱,希腊各部族群起响应,组建10万联军,征调战船艘,由墨奈劳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统帅,跨过爱琴海,远征特洛伊。是海伦的呜咽,还是宙斯的旨意,让金碧辉煌的特洛伊化为灰烬,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民族对港口的信仰。德籍考古狂人施里曼(HeinrichSchliemann)凭着对《荷马史诗》的迷恋,展开了一连串的挖掘工作,他不但于年发现了传说中的梦幻之城特洛伊,并于年找到了黄金国度迈锡尼卫城中帝王的陵墓,拨开了爱琴海上空笼罩千年的乌云。这一曾经在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支配着希腊本土及爱琴海岛屿的古老文明的遗迹得以重现在世人面前。迈锡尼卫城以“巨石工程”著称,整座城被一条长约米的城墙围住,最为惊人的是这城墙都是由长宽达5至8米的巨石堆砌而成,构成了一道坚不可破的防御工事,迈锡尼人也因此得以保障自己的财富不受外族侵犯。因为这浩大的工程,才衍生出独眼巨人塞克罗普斯为迈锡尼人筑城的故事。迈锡尼卫城的正门是面对西北方的一座狮子门,它由5块长形巨石围成,最上面的那块石头重达20吨,在这块巨石之上还装饰有一块三角形的石块,上面雕刻着两头威武的雄狮,象征着迈锡尼王国不可侵犯的尊严,可以想象当时的迈锡尼人已经拥有了相当高的建筑水平和雕刻技艺。盲吟诗人荷马描写道:最伟大的君主——“人间之主”阿伽门农率领军队、战车浩浩荡荡地从这里出发,远征特洛伊。经过十年残酷血腥的战争,华丽宏伟的特洛伊在木马谎言下化为了灰烬,阿伽门农带着所剩无几的随从返回自己的王国迈锡尼,他“兴高采烈,踏上故乡的口岸,手抓泥土,翘首亲吻,热泪盈眶,倾洒而下”,在这狮子门前接受了心怀阴谋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和情人埃癸斯托斯的迎接。穿过狮子门一直沿着石板坡往山丘上走,就可以到达位于山丘顶端的阿伽门农的宫殿。就是在这个宫殿,阿伽门农在妻子和情人虚情假意的欢迎宴会后,“像有人宰杀一头壮牛,血溅槽旁”,他的随从也无一幸存。曾经金碧辉煌充满阴谋与杀戮的的宫殿,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但是考古学家们还是根据建筑的结构发现,宫殿拥有客室、女宾室、广场、帝王主殿等设施。迈锡尼遗址有墓冢A和墓冢B,墓冢A在城内,墓冢B在离卫城约米远的地方。墓冢A是由非正统考古学者施里曼在年的时候挖掘出来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希腊所有的考古学者都坚信墓冢应该设在城外,只有施里曼坚持要在城内挖掘,并终于发现了5座坟墓。现在收在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里最著名的金面具、金指环、金杯、狮头、公牛头酒器等最耀眼的文物,都是施里曼这个外行人发现的。当然他的行为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公元2世纪古希腊作家鲍桑尼亚的游记里关于人间之王阿伽门农葬在城墙之内的记述进行的目标明确的挖掘行为。施里曼在当时被公认为是笑话的举动,却撩开了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墓冢B总共有24个墓冢,大多是在年至年被考古学家们挖掘出来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荷马史诗》中叙述的“阿特柔斯宝库”(TheTreasuryofAtreus)。阿特柔斯是“人间之王”阿伽门农的父亲,缔造了迈锡尼王国的全盛时期,他们的城池被荷马称颂为“黄金之城”。阿特柔斯死后,他那藏有价值连城陪葬品的墓穴“阿特柔斯宝库”,成了几千年来的美丽传说,令多少考古学者心驰神往,但盗墓者捷足先登,早就将宝库洗劫一空,现在我们只能欣赏到它建筑上的宏伟。通往墓穴门口前有一条35米的通道,两边的墙壁是用平滑的石块堆起来的,正门高11米,有3层楼那么高,两旁各有一个圆柱,整面墙原本有美丽的雕刻和彩绘,但现在只能看到土墙。墓穴最惊人的设计是大门上方长8米、宽5米的横梁和墓穴墙壁石砖一层层往上堆砌的方式,即使是现代的建筑师,也必须经过精密设计才能建造出这种圆锥形的空间。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戛然而止,所有王宫和城镇都遭到了破坏和遗弃,直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兴起进入希腊古典时期,其间整个古希腊经历了一段历时三四百年的像迷雾一般的黑暗时代,只有一段千古爱情和不朽英雄的史诗,在盲吟诗人荷马的琴弦上,穿破迷雾在人世间流传。
埃皮道罗斯遗迹(Epidavros)整个希腊古典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城邦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发展单位。每个城邦都有一个带城墙的中心城镇,四周是农田,公民可以参与本城邦的法律和政治事务。除了政治上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在哲学、美学、建筑、雕刻、戏剧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尤其在建筑艺术方面更是达到了巅峰,出现了雅典卫城建筑群以及埃皮道罗斯建筑群等杰出的代表性建筑。埃皮道罗斯遗迹曾经是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的一个城邦。公元前4世纪中期,这里兴建了以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成为祭祀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的圣地。最早文字记载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是《荷马史诗》,可见医神崇拜久已有之。根据希腊神话传说,阿斯克勒庇俄斯是阿波罗和科洛尼斯的儿子,但科洛尼斯在怀孕期间爱上了一个游吟诗人,于是阿波罗派他的妹妹阿尔忒弥斯杀死了她。科洛尼斯死前生下了阿斯克勒庇俄斯,阿波罗将其救起并将他带到喀戎。据说阿斯克勒庇俄斯长大后不仅能治好所有人的病,而且能够起死回生,因此名声鹊起,妇孺皆知。至于他如何得到这种能力,说法之一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给了他一小瓶蛇发女妖戈耳工的血液,这瓶血液有着不可思议的特质:如果从左边的血管取来,就是一种致命的毒药,如果从右边的血管取来,则是一种起死回生的妙药。说法之二是他在密室里冥思苦想救治溺毙在蜂蜜罐里的格劳科斯时,一条蛇爬上了他的手杖,他用手杖打死了这条蛇,后来另一条蛇叼着药草进来,把药草放在死蛇的头上,死蛇即刻复活,随后两条蛇都出去了。阿斯克勒庇俄斯就用同样的方法救活了格劳科斯。埃皮道罗斯神庙是阿斯克勒庇俄斯崇拜的载体,里面有一座用象牙和黄金制作的雕像,雕像将医神描绘成一个英俊而雄伟的中年男子。他坐在神座上,一手拿着手杖,手杖上缠着一条蛇,另一只手抓住蛇头,旁边卧着一条狗。阿斯克勒庇俄斯跟蛇的联系可能来自蛇用药草救命的传说,蛇是医术的象征。
埃皮道罗斯神庙不仅是每四年一次举行医神祭典的地方,也是许多病人频繁聚集的地方。希腊、伯罗奔尼撒甚至更远地方的病人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他们会在神庙住上一夜或者更长的时间接受治疗。据说阿斯克勒庇俄斯主要的医治方法是梦疗。人们按照神庙祭司的指导进行献祭和祈祷,然后会睡在神庙的祭坛上或专为病人设的石头上,在梦里得到医神指点的治病药物和方法。得到神谕启示而治愈疾病的人,被要求在神庙的匾额上写上姓名、病情和治愈的方法,甚至治愈的过程,供他人借鉴。如今,神庙、剧院、旅客房舍、治疗室等的残垣断壁歪歪斜斜地存留在一岁一枯荣的荒草中。一座小小的博物馆收藏了遗迹中较为完整的廊柱、雕像等,包括医神手持缠绕巨蛇木杖的塑像。
举世闻名的埃皮道罗斯露天大剧场是遗迹的精华所在,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最伟大成就之一。可容纳1.4万观众的半圆形剧场气势恢宏,依着山坡地势,观众席逐排升高,并有放射形的通道供观众进出。剧场最初的用途是在四年一度的医神祭典中表演戏剧,当时在这里演出的剧目主要出自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大剧场的声响效果特别好,站在剧场中央说话,声音可以传到剧场的每一个座位。来到这里,你会看到兴致盎然的游客站在剧场中央引吭高歌,深情吟唱,非常有趣。如今剧场仍在使用,是每年夏天为期3个月的希腊艺术节的主要演出场地之一。萋萋野草花在2年前吹来的风中散发着香味,坐在被岁月剥蚀得斑斑驳驳的石座上,任凭思绪飞扬,仿佛听见普罗米修斯遭受巨鹰啄心时的呻吟,听见俄狄浦斯得知杀父娶母后的疯狂,听见美狄亚看到尹阿宋移情别恋后的愤怒……奥林匹亚遗迹(Olympia)奥林匹亚得名于古希腊传说中诸神会聚的奥林波斯山,为古希腊宗教圣地和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是一个体育运动和宗教仪式的混合体。古希腊人十分崇敬神话中的众神,为了讨神明欢心,经常举行祭神庆典,庆典多半会同时举办体育竞技和文艺表演,而在各种祭神庆典中,要属奥林匹亚庆典最负盛名,因为这是祭祀众神之主宙斯((Zeus))的祭典活动。竞技项目大都跟战争有关,可以说是战争驱动了体育竞技的发展,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体魄,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在《荷马史诗》中盲吟诗人浓墨重彩地铺排了一场神足的阿基琉斯为好友帕特罗克洛斯举办的葬礼竞技,赛马、拳击、摔跤、赛跑、格斗、铁饼、射箭、投枪……英雄们身姿矫健,搏击赛场,挥洒豪迈。由于奥林波斯山上众神的围观并掌控着比赛结果,场面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异常激烈。
奥林匹亚遗址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中心是阿尔提斯神域,是比赛和颁奖的地方,也是人们祈祷、祭祀的地方。神域中央是宙斯神庙(TempleofZeus)和赫拉神庙(TempleofHera),周围有竞技运动场、健身房、角斗学校、宾馆、圣火坛,以及祭司住房等与运动会有关的建筑。
公元前5世纪兴建的宙斯神庙已经倾圮,但那些散落的、仿如巨轮的多利安式石柱依然摄人心魄。根据文献记载,神庙里面曾经安放着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宙斯像,雕像高13米,由象牙雕成并镶嵌着黄金。宙斯右手握着一尊双翼胜利女神像,象征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胜利;左手持金属权杖,代表众神之王的至高无上。可惜神像后来被掠夺到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毁于公元前年的大火。赫拉神庙规模不大,建于公元前年左右,是奥林匹亚遗址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里面原来供奉着的宙斯妻子赫拉的神像已经毁坏。在神庙的祭坛旁,是每四年一次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点燃仪式的举行地,象征奥运精神的圣火都是从这里点燃,然后传递到世界各地。(点燃圣火图片来自网络)奥林匹亚遗迹隐身在卡拉戴奥河身后,有别于许多历史遗迹的一片荒芜,这里多了一份田园的诗意,百花怒放,芬芳四溢,绿阴如盖,鸟儿啁啾,斑驳的神庙圆柱在草丛间或立,或躺,诉说着过去,连接着未来。纳夫普利奥(Nafplio)希腊人说:我们把圣托里尼让给了全世界,把纳芙普利奥留给了自己。纳夫普利奥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东部的一个港口,是希腊独立后的第一个首都。从埃皮道罗斯遗迹到纳芙普利奥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却仿似穿越了几千年的距离。路的那头是沉重的历史,路的这头是浪漫的诗篇。古朴高耸的要塞、巨轮停靠的港湾、威尼斯风的楼房、鲜花怒放的阳台、琳琅满目的商品、香甜美味的冰激凌…… 走在深深浅浅的里巷,每一次呼吸都是罗曼蒂克的味道,每一次顾盼都是不舍的惊艳,当搜肠刮肚想要找个恰当的词来表达,最终脱口而出的还是——太美了!坐在海边,遥望着碧海蓝天处的布尔齐城堡,心中有个愿望:愿这里永远浪漫、祥和、宁静,愿山顶的炮台和远处的城堡,永远都只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