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线上召开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

17日通过决议

将中国申报的太极拳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图右:中心理事陈沛菊图左:金春霞

中心理事陈沛菊老师说:“太极拳申遗成功将极大程度的激发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这意味着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世界的传播中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对于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学拳明理”,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师重道、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太极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有陈沛林、陈沛菊老师这样的领路人,有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是我们荣幸,也是我们的骄傲,太极拳走向世界,根在中国、在河南、在温县陈家沟!是我们每一位太极拳爱好者的自豪。

感谢所有为太极拳申遗付出心血的老师们,老师们辛苦了。

《河南日报-》今日刊登培养更多年轻人薪火代代永相传记者:温小娟“太极拳申遗成功将极大激发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这意味着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向世界传播过程中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2月17日,陈氏太极拳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沛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作为本次河南申报工作小组的专家,参与了太极拳申遗的整个过程,这荣誉来之不易。河南要以太极拳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年轻一代自觉了解和加入太极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育共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陈沛菊说。今年55岁的陈沛菊是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高级教练。她5岁起就跟父亲陈立宪习练陈氏太极拳,依托家传拳术理论和技术的深厚积淀,将之与现代体育运动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太极拳教学和训练方法。近年来,陈沛菊更是致力于非遗项目传承基地的建设和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于年创办了陈鑫太极拳研修院,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传统武术传承人。在陈沛菊看来,太极拳培训机构以“全民健身”为目的搞传承是一种社会传承,而传统意义上太极拳传承是有谱系的,历代积累的拳谱、图谱、口诀是传承的重要依据。“真正的太极拳传承人要有传承精神、传承责任,要用热爱去干这一行。”陈沛菊说,“只要碰到真正愿意学的我都非常乐意教。培养更多年轻优秀的太极拳传承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将理论和技艺传授给他们,让每个传承人成为示范者、引领者,让太极拳一代一代传下去。”

感谢国家各相关部门,感谢参与申报工作的专家老师们。

来源|郑州陈鑫太极研修院

责编|李贵雨

校对|《文化中原》编辑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czjs/6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