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INVENTION&DISCOVER
科学发明
发现的由来
从气压的发现到火箭的诞生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由苏仙棉名师研修共同体出品的系列读书推荐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从愚昧,混沌到睿智成熟,可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向智慧和想象力挑战的过程,充满诗意。如果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进行展开,那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宏大的“诗歌”——从过去响彻未来的史诗巨作。请你一定不要否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科学发展史,正如有人曾经这样贴切的形容科学:“从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进入到高速发展的信息数字时代,科学充分显示了他强大无比的穿透力和覆盖面”。科学凭借着独特的属性解释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中的规律性,加以解读和利用,又重新预见或创造新的现象和过程。往复如此我们会感到,科学发展永远不会停滞,似乎它天生具有魔力,一种无时无刻都在推动整个社会,推动整个世界前进的魔力。立足静思,我不禁想问:科学始于何处,又将去往哪里?
在正文开始的第一页,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名言:“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面对这样的答案,似乎我们无法揣摩科学的边界,那不如以后来人的身份,去体验曾经的科学探索历程,去感受曾经至暗时刻的人们在第一缕科学之光照亮时的喜悦与激动。
关于本书
本书介绍介绍了热学的发展史。从最初的托里拆利发现了大气压的存在,到后来凡尔赛宫喷水池的建造、帕斯卡液压机、真空泵、热气球、火箭等发明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们对热及热本质的探索以及热力学三大定律的发现!
你一定知道水壶在水烧开后盖子能被蒸气推开,但你知道这一推是如何将百吨重的长征火箭送到遥远的太空么?你一定知道第一架能够飞上天空的飞机是一对开自行车修理铺的兄弟制造的,但是你知道这个飞天梦经历了几千年的等待,献出了数位科学家的生命才实现的么?而这一切的开始,都始自于年前“为了把10米以下的井水抽上来”的诉求。
同时,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以故事体的形式娓娓道来,在诸多的趣味故事里充满了很多知识,它不在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复杂公式和冗长的理论解释,而是通过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渗透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而总结出来的,恰似涓涓细水,潺潺而流;再结合精美的图片以及舒适的版面配合下,读者便可毫不疲倦的从每一页轻松的获得了更多信息,最终汇聚成滚滚长河,奔涌而至。
科学还能带给我们更多人生的感悟。每当我打开书本去阅读时,我都感受到自己站在一叶扁舟上撑着一支翠竹驶向大海,当我愈发深入的接触到这片海域时,我似乎拥有了上帝之眼,愈发明了大海的形状。我感叹自身的渺小同时我也深谙科学赋予我强大的力量。我也深信能够带我们了解世界,走出地球,冲向未知未来的一定是永无止境的科学
内容选读
NO.01
热的实质
什么是热?温度高的物体一定就是热么?似乎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是这样的:夏天温度高,天气热,冬天温度低,天气冷。我们几乎可以把温度和热当作一回事。但是,这样的结论却很难解释为什么一块冰经过加热后熔化成水后温度仍旧是0℃。很明显,温度的高低并不能准确的描述什么是热。那怎么来区分温度和热呢?
年英格兰人布莱克发明了卡冰计并将温度和热量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布莱克认为:热的本质可以看成某种可以流动的物质。这一观点在当时许多科学家都赞成。在这里我不得不介绍这样神奇的仪器,名叫冰卡计的实验装置:
年,布莱克把0℃的冰做成中空的冰筒,筒内放入温度高于0℃的待测物质,随着物质的不断降温,冰不断熔化,化成水后经小孔流进量筒。由于整套装置与外界严格隔热,这就保证了冰筒内物质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冰化成冰水,温度没有改变,1克冰水的质量就可以代表1卡的热。冰卡计的发明,第一次科学的澄清了热与温度的概念。同时,利用冰卡计,科学家们测量出很多物质的比热容,热值等关于热的概念描述。知道了热值和比热容,就可以计算燃烧多少燃料可以使某种物质升高多少摄氏度。举个例子,燃烧5kg的木炭,产生的热量可以使kg,8℃的水温度升高到89℃。
热学是物理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热的研究直到今天也没有停下来。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因此热也是一种能量。随着人们对于热的逐步认识以及利用,自然科学形成空前的爆发;从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到轮船、汽车、飞机的出现,再到如今我们已经踏入太空开始对更广阔空间的探索,社会中涌现了一大批热爱科学,热爱发明、发现的科学家。而他们的故事也一定能帮助读者感悟出自己的路径。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我在书中认识到的光辉女性,飞行史上最伟大的女性——艾米莉亚埃尔哈特和她的环球飞行。
艾米莉亚·埃尔哈特
和她的环球飞行
NO.02
20世纪最伟大的女飞行员可能就是美国的艾米莉亚埃尔哈特了。她是第一个单独驾机飞越大西洋的女性,也是继查尔斯之后第二个完成此项壮举的人,她飞越大西洋的时间是在年,她还准备成为第一个环球飞行的人,年3月17日,她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她从美国的西部城市奥克兰起飞,准备沿赤道向西飞行,当飞机到达夏威夷时,飞机在起飞时发生了碰撞,不得不返回美国修理。年5月21日,她开始了第二次环球飞行.这次改为向东飞行。这次飞行的起点也是奥克兰,经美国东南部城市迈阿密之后,到达南美洲巴西的纳塔尔,然后向东北方向飞越大西洋,到达非洲北部的圣路易,穿越北部非洲之后,到达亚洲的卡拉奇,经过南亚的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到达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然后飞到了新几内亚的莱城。从这里,她准备飞越南大平洋,她的下一站是距莱城千米的南太平洋岛屿——豪兰岛。从豪兰岛飞到美国就可以完成她的环球飞行的壮举。
就在从莱城飞往豪兰岛的途中,飞机神秘地消失了,然而距豪兰岛不到千米时,她还向附近的船只报告了她的方位。对于飞机为什么会在该岛附近消失,至今还是一个谜,埃尔哈特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名字叫做《消失的地平线》。
飞行之梦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于发明了飞机,人类环球旅行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年,英国人普斯贝特只用14小时06分钟就飞行了千米,环绕地球一周,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可以飞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这对于生活在20世纪以前的人类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人间奇迹吗?
长
按
关
注
编辑:王炳权
审核:苏仙棉
音频:王炳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