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光
——希帕蒂娅(Hypatia)
站在岁月的枝头
绽放女性的风采
往古来今,纵观中外
她们从未停止过这场寻光之旅
让死者拥有不朽之名,让生者拥有永恒之爱——《飞鸟集》
她是杰出的数学教授塞隆的女儿,著名的“欧几里得元素”现存文本的最初创立者,她是古埃及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
“她自小从父辈那里学习数学知识,而她的父亲塞翁也不辞余力的培养这个具有极高天赋的女儿。天资聪慧的希帕蒂娅也从未辜负过她父亲的期望。
不到二十岁,希帕蒂娅几乎通读熟知了所有的数学著作,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几何原本》、《论球与圆柱》、《圆锥曲线论》等数学书籍。她发现年前的《几何原本》有不少错误,便和父亲一起进行了认真的修订、编撰和评注,编印出一本新的《几何原本》,这个《几何原本》就是现在仍在世界通用的《几何原本》。
但希帕蒂娅并不止步于此,为了得到更多的知识,她前往雅典留学深造,研习了哲学、数学、历史等知识,成为当时著名的女学者。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希帕蒂娅吸引了众多翩翩少年的追求,但是特立独行的希帕蒂娅一一回绝,她说;“我只愿嫁给一个人,她的名字叫做真理。”
自此,历史上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女科学家、哲学家,同时也多了一个为真理献身的悲剧,为黑暗宗教制造了多钉一颗耻辱钉子的机会。
在那个愚昧的年代,秩序的匮乏意味着更多危险和暴行。
相信科学,追求真理,拒绝基督教的洗礼使她成为狂热基督教徒的众矢之的;因过度的聪明与执着而被定义为异端,身处在世界学术交流中心的压力山城的雄安蒂娅是当时最瞩目的她,木秀于林,成为野心勃勃、梦想统治亚历山大里亚城的西里尔的眼中钉。这一切都将她置于危险之中
“如果你还想活下去的话,就必须亲吻十字架,进入修道院,成为基督教徒。还要把那些邪说遗弃,不准讲课!”
“我拒绝”
疯狂无知的暴徒使用罗马军驻君士坦丁发明的刑罚来对待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以及学者。最后,在熊熊烈火中这位人类历史上特立独行的女性化成了宇宙中的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一代才女希帕蒂娅化成灰烬,透过教堂上方的椭圆形空顶进入漫漫苍穹之中。
希帕蒂亚的被处死,表明进入了真正的“黑暗时代”,理性的光芒随着她的死熄灭了,许多学者的出走,从而标志着作为古代学术中心的亚历山大城衰落的开始。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除去智慧与端庄的美貌外,希帕蒂娅所体现出的最突出的特质是她的理性、真理至上、特立独行,归根结底,是她的自由思想。思想自由是促成人格完整的必经之路,是领悟人生的康庄大道。
她说,“寓言应教授作为寓言,神话作为神话,奇迹作为诗意的幻想。把迷信教授为真相是骇人听闻的。让儿童的心灵通过巨大的痛苦接受这些也许是一个悲剧,孩子应给予免除,成年人应与迷信作斗争,以尽快的得到生命的真理,因为迷信是无形的,你不能得到它,反驳它,所以,就更需要斗争。”
希帕蒂娅所闪耀的智慧与理性的光芒经久不灭,谁说女子不如男子,希帕蒂娅就是最好的证明。在那样一个封建闭塞的年代,这样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女子属实难得,她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与时俱进,而这也正是她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的体现,时代的枷锁从未闩锁住她不羁的灵魂。她以身作则昭示鼓舞了往后岁月中的无数女子为自己独立的人格而努力。
这个当年灰飞烟灭的女子,注定会像她生前一样优雅的活在人们心中,逾千年未改。年后,德田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完善了希帕蒂娅的圆锥曲线论,并得出圆锥曲线论主宰星球的运动轨迹;1年后,西班牙影片《城市广场》再次重温了那段难忘的时光,主角希帕蒂娅飞蛾扑火般的短暂绚烂让无数观众为之嗟叹,为之落泪。
一代芳华,这样的女性不得不让人为之肃然起敬!
来源
新起点传媒广播台
文字
李欣雨百度知乎
图片
知乎
责编
李欣雨
播音
李欣雨
审核
劳湘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