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喜!讯!
年11月30日17点35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你以为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
就是指你熟悉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NO,NO,NO
让小编来给大伙涨涨姿势……
此次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除了包括24个具体节气,还包括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等扩展名录。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赶秋”是其中主要项目之一。
苗族赶秋湘西苗族的大型喜庆节日之一,由湘西花垣县申报。流传在吉首市矮寨、寨阳、社塘坡、己略、丹青、排绸、排吼及花垣、凤凰、古丈、泸溪等地。
在湘西花垣,说起赶秋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苗族赶秋在花垣县已经形成了以村寨、乡镇、县为板块的自主传承形式,参与人数达数万余众。这天,附近的各乡各镇、各村各寨、各家各户的苗族人民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卸下肩上的担,穿着华丽、鲜艳的苗族服装,女孩子则头胸佩戴着各种银饰,数万余众前前后后、来来往往游行于秋场。多年来,苗族赶秋在花垣县年年举办,从未间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赶秋活动有哪些?苗族赶秋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拦门、接龙、打八人秋、苗鼓、苗族绝技、绺巾司刀舞、上刀梯、椎牛、边边场等。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演绎,苗族一些传统文体活动,如武术、玩龙、舞狮、演出、展览和苗族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等又融入其间,形成了“喜满秋场、情满秋场”的宏规巨模,唯“赶秋场”,最有苗族特色,极富苗族人民的节日文化内涵。
大湘西,棒棒哒~
希望这样的好消息越来越多!
资料来源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丨老支书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湘西人的生活!
苗族盛会“赶秋”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多少?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