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服饰的中国化上

什么叫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941903.html

在路加福音里,记载了一个患十二年血漏病的妇女因着信德摸了耶稣的衣服,结果她的病立刻被治好了。普世教会至今仍然相信,圣人的衣物及物品和神职人员的祭衣皆是不同于一般日常用品,具有被祝福过所带来的功效,教会也常常籍着服装将天主或教会的某些特性体现出来。

适当的服饰可以帮助人举心向上接近天主,向天主靠拢。在这意义上,服饰文化的传播辅助了福音的传扬,教会文化让服饰的意义得到了升华。因此,研究如何将教会服饰中国化,既有益于福音的传播,还可以帮助中国基督徒更好的侍奉天主;同时,有益于国人从直观上更加了解教会。

要做好服饰“中国化”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一)挖掘教会服饰文化并发扬光大;

(二)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三)将教会服饰文化与中国元素相结合,教会服饰因中国化引领时装潮流!

根据旧约圣经记载:应给你的哥哥亚郎做圣衣,以示庄严美观。凡我使之具备艺术天才的艺术人员,你应吩咐他们为亚郎做服装,祝圣他作我的司祭。他们应做的服装如下:胸牌、厄弗得、无袖长袍、织成的长衣、礼冠和腰带。他们为你的哥哥亚郎和他的儿子们做这些圣衣,叫他们作我的司祭。他们应用金线,紫色、红色、朱红色的毛线和细麻去做(出28:2-5)。在出谷纪28章6节至42节,分别规定了厄弗得的式样,胸牌的式样,长袍的式样,礼冠的式样和司祭的礼服。由此可见,圣经对教会的服饰相当的重视,把庄严美观视为礼仪服装的基本要求。

图为旧约祭司服装

在圣经中,“厄弗得”是仿照当时埃及司祭所佩戴的衣饰,但在以色列人的礼仪中,却含有一种新的意义——大司祭佩戴在身,要天主纪念他的选民,这是圣经关于服饰本地化的最早记载。

教会的服饰保留着宗教服饰情感,以及东西方服饰文化所碰撞出来的精华,承载着服饰中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宗教底蕴。然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天主教的服饰文化研究的资料却相当稀少。即使是天主教神职人员本身,大多数也只了解哪台弥撒应该要穿哪个颜色的祭服,而对身上所穿祭服的历史和意义却知之甚少。对于其他教义保存如此完善的天主教来说,这一点不得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正在消失的文化恰恰是我们还没有很好解读的文化。所以,挖掘宗教中鲜为人知的服饰文化内涵是天主教中国化的一项要务。

提到服饰,基本分为四大块:

一、原材料

现在服装基本是化纤的,化纤面料虽然垂坠感强,不易皱,但对皮肤刺激性较大,干燥季节易起静电。作为礼仪专用的服饰例如祭衣,建议用天然的布料,其中,以棉麻混纺为首选。因为纯棉的易皱,纯麻的过于粗糙,纯丝的不易保存,而棉麻混纺兼具了棉的透气和麻的垂坠感,不易皱,要较易护理。好的布料可以一辈子使用,保存上百年以上,化纤的材质使用时间及保存时间则几十年而已。

二、染料

现代的染料基本上使用化学的,既不环保,对皮肤刺激也比较大,作为礼仪专用的服饰建议用天然的。因为天然的环保且经久不变,化纤的几年后会出现变色或退色。

三、工艺

建议尽量使用手工绣或手绘,更突出人对天主的敬意;另一方面,也使人在制作过程中,能全身心的参与。

四、款式及装饰图案

(一)服饰颜色中国化

关于服饰色彩,康定斯基说:“当你扫视一组色彩的时候,你有两种感受。首先是一种纯感官的效果,即眼睛本身被色彩的美和其他特性的魅力吸引。然而,对于一个较敏感的心灵,色彩的效果会更加深刻,感染力更强。这就是我们观察色彩的第二个效果,它们在精神上引起了一个共鸣,而生理印象只有作为通往这种心理共鸣的一个阶段才有重要性。”如特蕾莎修女的服饰为印度沙丽,颜色以代表纯洁的白和圣母的蓝为主。越南修女服饰为纯白色越南传统服饰奥黛,底下是大喇叭裤。

在教会礼仪中,色彩的选择除了装饰之外,也是礼仪期间特性的反应,更是帮助参与者更好的身心投入。

各种颜色在天主教服饰文化的诠释下都有了新的生命,这些象征意义几世纪来深深影响着西方社会对颜色的理解。在西方社会,新娘结婚时要穿白色婚纱,象征着婚姻的圣洁和新的生命,这种风俗习惯就是受到天主教的影响而根深蒂固的。今天,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在婚礼上都喜欢穿着白色礼服。

关于颜色,教会是这么解释的:

1.绿色:在常年期的弥撒中,祭衣是绿色的,象征着希望。从色彩心理学而言,绿色给人无限的安全感受象征自由和平,新鲜舒适。黄绿色给人清新、有活力、快乐的感受;明度较低的草绿、墨绿、橄榄绿则给人沉稳、知性的印象。

2.白色:在圣诞期和复活期的弥撒中,祭衣是白色的,象征着纯洁、神圣。从色彩心理学而言,白色象征纯洁、神圣、善良、信任与开放;但身上白色面积过大,会给人疏离、梦幻的感觉。

3.紫色:在降临期和四旬期的弥撒中,祭衣是紫色的,象征着忏悔、补赎。从色彩心理学而言,紫色是优雅、浪漫,并且具有哲学家气质的颜色,同时也散发着忧郁的气息。紫色的光波最短,在自然界中较少见到,所以被引申为象征高贵的色彩。

4.红色:在五旬节、耶稣受难日及殉道者庆日的弥撒里,祭衣颜色是红色的,象征流血牺牲,为主作见证乃至献出生命。从色彩心理学而言,红色象征热情、权威、自信,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全然的自我、全然的自信、全然的要别人注意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对制作服饰的布料颜色非常讲究。古人根据“阴阳五行”和“六象六色”的说法,即,青色象征东方的木,赤色象征南方的火,白色象征西方的金,黑色象征北方的水,玄色(蓝绿色)象征天,黄色象征地,特意把布料染成青、赤、白、黑、蓝、黄六种颜色,合称“六正色”。

“六正色”在传统服饰色彩中非常讲究,有着严明的阶层区分,有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颜色和款式的服装。黄色一直被当作尊贵的颜色,因此,在古代向来是天子、帝王独享的颜色。

图为中国古代祭衣

传统服饰的色彩以深色为尊贵,浅色次之,正式场合所穿的礼服,通常具有鲜艳、深沉的色彩,以赤红、棕黑居多,并且,衣服上带有华丽精美的织绵图纹或刺绣,这些都是象征身份的元素。普通老百姓的服装以麻本色和青白等单调的颜色为主,富贵人家多辅以艳丽色彩,上层阶级以庄严的红黑和华丽的颜色为主,商人则不允许服装上有鲜艳的装饰。古时只要远远看到服装,就知道主人的身份,同样的,天主教教职人员的服饰也需达到这种效果,让人一眼就知道身份,同时也是提醒教职人员自己注意身份,时刻不忘活出基督的精神。

就天主教服饰在中国化上较为成功的,一是在婚礼弥撒中,主祭祭衣采用红色;二是特批的金黄色的祭衣,这祭衣除了不能代替紫色之外,其他的颜色皆可替代。

祭衣的中国化显然是有很大进展的,教职人员日常服饰的中国化也有待发展。神父、修士的服饰颜色可以黑白两色为主,黑色象征死于世俗,白色象征活于基督。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讲,黑色庄严肃穆,令人望之肃然起敬;白色看着纯洁、神圣。修女的日常服饰,则可以与礼仪期相呼应。就中国人的肤色而言,浅色适合所有中国女性,显得优雅、知性,而深色适合所有中国男性,显得沉稳、有气质。

FatherRock

天主是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zyjr/6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