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特朗普

10月28日,“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

美国单日新增超过7万例,法国单日新增超过3万例,英国单日新增超过1万例,个别国家单日新增量接近中国确诊患者总和,疫情严重程度已超过今春。

目前国内疫情也出现了个别地区小规模爆发及散点、多地发生的情况很可能会出现。

比如最近的喀什。

喀什,中国最西部的城市,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24日,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出现1例无症状患者。

随后,喀什地区立刻进行交通管制,启动一级响应,开展全城核酸检测。

截止到27日下午5时,喀什地区完成全民核酸检测,共计.65万人。

检测结果显示,除了已报告的疏附县人呈阳性外,其余都为阴性。

喀什地区其他县市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截止到28日,报告中的人中确诊23例,31个省区新增47例(均为境外输入)。

这次疫情爆发得有点突然,不少猜测质疑就开始作妖。

根据官方消息,先来辟点谣:

一、为何新疆会一夜爆发出上百名无症状患者?

央视《新闻1+1》中,姜庆五表示,这次新疆喀什疫情暴发流行有它的特殊性。

“但感染主要发生在企业,都是些青壮年。新冠肺炎在青壮年当中症状比较轻,往往不被察觉。

目前来看,虽然核酸阳性、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高,但这是个特殊人群,是一个企业人群,我觉得还能够接受这样的现象存在。”

也就是说,一方面可能因为这些病人大多数处于疾病早期,二是由于当地反应比较迅速,可能在病人出现症状前已经追踪到。

当然,也不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出现。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称,如果存在超级传播者,每两周一次的检测频率就不够了,在这期间,超级传播者可能已经传播了很多人,有人担心是否病毒变异,也有担心会不会像年初武汉那样大幅度扩散。

中国工程院院长张伯礼则称,病毒变异,传染性确实增强,但毒性减弱。

张伯礼院士提醒,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些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坚持。

二、是否会影响新疆其他地方?

当喀什报告检测出上百名无症状患者时,有很多旅客问到,去过乌鲁木齐等地要不要检测。

当时就有专业人士用一张图告诉大家喀什和其他城市的距离:

“喀什到库尔勒,距离约公里,相当于广州到武汉;喀什到乌鲁木齐,距离约公里,相当于广州到上海;喀什到哈密,距离约公里,相当于广州到太原。”

因为距离远,公众不必对这次疫情产生过大的担心。

但其实新疆其他地区城市也没有掉以轻心,比如乌鲁木齐。

《环球时报》了解到,乌鲁木齐多地社区从26日起也已对居民开展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对乌鲁木齐市民来说已经“常态化”了。

27日,一位刚刚在前一天完成检测的市民记者告诉记者,这已是他第5次进行检测了。

新疆的防控,可以说已经做得很好了。

但一有风吹草动,各种毫无根据的质疑就容易骚动。

三、防控不到位?

总有杠精们抓住了机会,居然攻击新疆疫情防控。

而攻击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用键盘在伤害一批怎样的人。

抖音上有个视频,一游客刻意远离新疆喀什,在路上拍到的一幕:

当大部分人紧急驱车远离喀什时,医护车队逆向运行,极速前进。

外媒都会惊讶,中国速度是怎么做到的?

就是这样做到的。

靠着一帮勇敢的人,负重前行。

他们不眠不休、众志成城,就连路上支援的车队,影子都是急匆匆的。

因为要快。

就像央视主播李梓萌说的,以快打快。

要快,要速度,要效率,才能应对时代带给我们的挑战。

而承担这些东西的,就是抗疫工作人员。

你可以说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但请不要轻易否定,寒了那些付出的人的心。

说实话,能像今天中国一样把这么复杂的疫情处理妥当,民心稳定、秩序井然,世界再无第二,历史上也没有。

在这个星球的另一端,一场几百人的派对正在举行。

万圣节要来了。

当地时间25日,白宫举办了万圣节派对,邀请几百个孩子身穿万圣节服饰,聚集在白宫草坪庆祝节日,特朗普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白宫举办的万圣节派对上,现场多人未戴口罩,且并未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

有一些画面很讽刺,一个女孩朝总统那里跑去,却被爸爸一把拉住。

有网民称道:“父母保护自己孩子的那种本能是很强大的。”

就在当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过去一周成为美国疫情暴发以来新增确诊数最多的一周——上周平均每日新增病例达例,创造历史新高。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多地考虑到疫情取消万圣节活动,白宫却成了例外。

美国《每日野兽》(Dailybeast)称,这个万圣节派对就是“地狱本狱”。

美国生活杂志《名利场》(Vanityfair)评论:万圣节之际,白宫走在了传播“恐怖”的前列。

但也在同一天,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马克·梅多斯与美媒主播表态,“我们不会去控制疫情。”

CNN27日报道,这场交流被形容为“令人震惊的”。

美国白宫的反智程度,早已超出人类想象力。

看看现在的纽约,就会知道白宫的做法多让人寒心。

昨天刷到了一篇译文,《年,纽约已死》,作者JamesAltucher。

文章讲的是纽约的现状,租金暴跌,越来越多人搬离纽约。

像TimeLife这样可以容纳多人的写字楼里,目前只有人在上班。

当金融中心褪去光环,属于这个城市最底层或者说最真实的一面,就会裸露出来:

“一个流浪汉失去理智,会攻击路过的人,吐口水、扔东西、甚至打起来。

一个男人对着每个种族的人大喊种族主义的口号,然后跑掉。

在麦迪逊广场公园,一个19岁的女孩在街对面被无故枪杀。”

这里是纽约啊,是多少年轻人的都市梦。

即使20世纪70~80年代,当纽约市要破产时,甚至当它是美国犯罪之都时,它仍然是商业世界的中心,是年轻人积累财富和寻找机会当去处。它是世界最繁荣的中心,有着最豪华的建设,艺术、戏剧、媒体、广告各大行业精英汇聚在这里,成就了无数电影制作。

可现在,它逐渐失去了生气,并且很可能永远都恢复不过来了。

就连那些在纽约呆了大半辈子的人,都对它失去希望。

纽约州长接受采访、斥责白宫时,连神情都很绝望。

早在今年1月,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就斥责白宫不作为。

在白宫发表控制不了疫情的言论后,纽约州长再次发言,认为“这是伟大美国的投降。”

曾期待看一场百老汇,期待在纽约街道拍些炸街的片段,还期待很多,可如今,很多风景停在了,停在了很多人的青春里。

不知道何时还有机会,看到这个城市恢复生机的一面。

很可能,永远不会。

除了北美,南美的情况也不如人意。

巴西米价一直上涨,总统只能建议民众去邻国委内瑞拉买米。

年,我们大都没想过粮食危机会出现在巴西这样的地方,甚至可能更多地方。

至于西方国家那边,过去一周里,包括比利时、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法国、德国、匈牙利、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等在内的欧洲多国都创下了自疫情开始以来的最高单日新增病例,第二波疫情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玛格丽特·哈里斯称:“在整个欧洲地区,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都在急剧增加。”

国外疫情的严重性一定会影响到国内,本次喀什疫情的源头很可能就和境外输入有关。

《国家科学评论》发文称:

该疫情中病毒源头极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并提出,冷链运输或为新冠病毒传播新途径。

如果不用全球化的视野去看待新冠,真正的春天何时会到来?

能有现在的安逸日子,是靠很多很多中国人共同的努力。

每一次挑战,中国都肩负大国责任,积极解决问题。

青岛那次就有网友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个流浪大爷在检测队伍徘徊许久,然后问护士姐姐,检测要钱吗?

护士姐姐说,大爷,免费检测的。

大爷才松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物品,缓缓走到检测队伍。

“看到这一幕,说不出什么感觉,就是感觉真好,生在中国,没有一个人被放弃。“

这句话惹哭了不少网友。

确实,我们很幸运,生在了中国,也生在了很好的时代。

所以,年哪怕再难,想想这场跨越时空的抗疫神话,就会觉得: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这世界很残忍,也很孤独,甚至被互联网割裂了人和人的相处空间后,活得会有点没感情,但病毒面前,你会发现,你的身后有很多人。

也感谢那些人,为我们撑过一片天。

但同样,我也很希望国外疫情能好起来。

不希望那些教科书上的风景,就这么永远消失,那些点燃过无数少年梦想的城市,就这么没落。

秋冬之季,口罩别摘。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做好自我防护,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zyjr/4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