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0日,驻克罗地亚大使许尔文接受克最具影响力、发行量大的纸媒《晚报》书面采访,就中克、中欧关系、中国经济形势、涉疆问题等回答有关提问。采访全文如下:
一、佩列沙茨大桥项目预计将于6个月后完工。中国企业当前在克罗地亚开展业务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什么?他们通常是如何应对的?
佩列沙茨大桥建设进展很顺利,前景好。这是中克欧(盟)三方合作旗舰项目,克罗地亚人民对这座大桥期待已久。年,李克强总理访克期间,专程考察大桥施工现场。当时大雨倾盆。李克强总理说:“现在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它告诉我们的建设者,这座大桥一定要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桥建设的确面临考验。请大家放心,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中国企业都会全力以赴,克服困难,高效、高质量履行承诺,让克罗地亚人民尽早享用这座大桥带来的便利和福祉。待在不久的将来大桥建成之日,在克罗地亚人民眼前,将展现一道绚丽的人间彩虹。
二、当前,克中经贸合作面临哪些新机遇?哪些克对华出口产品增幅较快?
中国是全球最大且最具活力的市场。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为世界各国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更广阔空间。习近平主席在今年2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亿美元以上的商品,愿积极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平台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商品。这也将为包括克罗地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创造新的重要机遇。
中克经贸合作具有韧性和活力,双边贸易额在疫情形势下逆势增长,去年初中国乳制品市场向克敞开大门。我们期待进一步拓展中克务实合作。中方企业愿在遵循市场规则、追求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克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中国的先进技术生产优势同当地突破联通瓶颈的诉求更好结合。在稳步推进传统领域合作之外,中克还可进一步培育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医药卫生等新的合作增长点,助力疫后经济复苏。此外,中国有14亿人口,有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对葡萄酒、金枪鱼、橄榄油、松露等克优质特色产品需求不断上升,我们欢迎更多克企业赴华开拓商机。同时,也希望克方为中国企业来克投资兴业提供公平、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匈牙利已经在使用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中国有兴趣提供克方多少疫苗?目前双方商谈进展如何?
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率先承诺疫苗研发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在当前全球疫苗供应紧张、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拿不到一剂疫苗的背景下,中国无偿向69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承诺向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首批提供万剂疫苗,正是履行了我们的承诺。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表示,中国愿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有关国家提供新冠疫苗,为推动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和使用作出贡献。如果中东欧国家有疫苗合作需求,中方愿积极考虑。
四、两年前,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克罗地亚。此访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李克强总理两年前访问贵国并出席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竖立了中克关系发展史新的里程碑,开启了两国关系“钻石发展期”,给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克罗地亚做出历史性贡献,16+1升级为17+1。此访使克罗地亚在中国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吸引了诸多经济界人士和观光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