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面积为㎞2。北邻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东接巴西,南接智利,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千米。
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山地占全国面积的1/3。全境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区为狭长的干旱地带,为热带沙漠区,气候干燥而温和,有断续分布的平原,灌溉农业发达,城市人口集中;中部山地高原区主要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约米,亚马孙河发源地;东部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属亚马孙河上游流域,为山麓地带与冲积平原,终年高温多雨,森林遍布,地广人稀,是秘鲁新开发的石油产区。
科罗普纳峰和萨尔坎大山海拔都在米以上,瓦斯卡兰山海拔米,为秘鲁最高点。主要河流为乌卡亚利河和普图马约河。中部的南段多火山,地震频繁,东南与玻利维亚交界处有南美洲第二大湖的的喀喀湖。中部的北段海岸和近海蕴藏石油。岸外海域富鳀鱼(秘鲁沙丁鱼)等渔业资源,沿海岛屿积有大量鸟粪层。森林面积占领土面积51%。
全境从西向东分为热带沙漠、高原和热带雨林气候。秘鲁西部属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干燥而温和,年平均气温12~32℃;中部气温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14℃;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35℃。首都平均气温15~25℃。年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毫米,东部在0毫米以上。
秘鲁的原始居民是奇楚亚、艾马拉、莫奇卡和普基纳等印第安人。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开始定居在库斯科,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13世纪,属于奇楚亚的印加部落自库斯科盆地向外扩张,年占领整个秘鲁和附近一些地区,建立以库斯科为首府的印加帝国。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西班牙远征队入侵,翌年11月16日在卡哈马卡诱俘了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勒索大量财宝后背信弃义地将他处死。年,秘鲁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年,西班牙王室在利马设总督府,建立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当时秘鲁商业发达,商人操纵着大部分南美的进出口贸易,西班牙人从南美掠夺的贵重金属及其他物资均从秘鲁运出。殖民者在秘鲁大肆侵占土地,强制推行“米塔制”,迫使印第安人到矿场从事奴役性劳动,致使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为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印第安人举行过多次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年的曼科起义、年的胡安·桑托斯起义和~年的图帕克·阿马鲁起义。
年7月28日宣布独立,建立秘鲁共和国。年10月28日,玻利维亚和秘鲁正式合并,称秘鲁—玻利维亚邦联。年2月20日邦联彻底瓦解。年废除奴隶制。~年,秘鲁联合玻利维亚同智利进行争夺硝石产地的南美太平洋战争。秘鲁战败后,智利夺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产地塔拉帕卡省,并控制了秘鲁的塔克纳、阿利卡两省。
年,双方经过和平谈判,秘鲁收回塔克纳省。年与哥伦比亚发生边界战争,秘战败。年10月,奥德利亚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年6月,人民行动党贝朗德·特里当选总统。年10月3日,贝拉斯科陆军中将发动政变后出任总统。年8月29日,莫拉莱斯将军接管政权,年宣布“还政于民”。年举行民主选举,恢复文人政府。年至0年,“改革90”领导人藤森(日裔)两任总统,0年11月辞职流亡日本。1年至6年,“秘鲁可行”党领导人托莱多任总统。6年至年,阿普拉党领袖阿兰·加西亚·佩雷斯任总统。年7月28日,民族主义党主席奥良塔·乌马拉就任总统,任期5年。
秘鲁是传统农矿业国,经济水平居拉美中游。秘鲁经济快速增长。
播种面积.18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秘是世界主要鱼粉、鱼油生产国。
秘鲁作为印加文明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秘鲁接待外国游客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9.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全国各类饭店数量:5星级36家、4星级52家、3星级家、2星级家、1星级家。主要旅游景点有库斯科城、马丘比丘遗址、利马大广场、黄金博物馆等。
秘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出口矿产品和石油、农牧业产品、纺织品、渔产品等。秘贸易总额.52亿美元,同比增长4.3%,其中出口额.39亿美元,同比减少1.4%,进口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美国、巴西、加拿大等。
矿业资源丰富,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主要有铜、铅、锌、银、铁和石油等。铋、钒储量居世界首位,铜占第三位,银、锌占第四位。石油探明储量为4亿桶,天然气7亿立方英尺。森林覆盖率为58%,面积达万公顷,在南美洲仅次于巴西。水力和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渔业资源丰富,鱼粉产量居世界前列。
秘鲁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铜产量世界第二,锌产量世界第二,锡产量世界第三,金产量世界第六。
人口万,其中印第安人占45%,印欧混血种人占37%,白人占15%,其他人种占3%。
秘鲁是多种族国家,在过去5个世纪由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印第安人在西班牙人殖民统治之前已在秘鲁土地聚居数千年,但由于传染病散播,他们的人口从年代的估计约万下降到年的60万。西班牙人和非洲人在殖民统治期间大量涌入,与原住民互相融合。秘鲁独立后逐渐有来自英格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欧洲移民定居。奴隶制取消后,中国人在年代开始进入该国工作,并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族群。秘鲁华人约占10%,多为广东和福建等地移民,部分已不懂中文。但一份原始资料声称有着中国血统的公民人数达万,其他移民包括阿拉伯人和日本人。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阿伊马拉语和其他30多种印第安语。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秘鲁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秘鲁文化主要来源于印第安和西班牙传统,但也被非洲、亚洲和欧洲族群影响。秘鲁早期的艺术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纺织品、首饰和雕塑。印加人维持了这些工艺的制作,并在建筑等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其中包括马丘比丘古城的兴建。巴洛克艺术是殖民时期的主要艺术,但在一定程度受到当地传统的影响。这时宗教事物是艺术作品的主要描绘对象,当时大量兴建的教堂和库斯科画派就是当中的代表。独立后秘鲁艺术的发展停滞,直至20世纪初期印第安主义运动的兴起。自从年代,秘鲁艺术倾向折衷,且受到外国和当地潮流的冲击。
秘鲁的食品和菜肴丰富多样,别具一格。秘鲁人民是马铃薯的最早培育者和食用者,马铃薯至今仍是他们钟爱的食物。烹调技术多有独创的秘鲁人民可以用马铃薯作主要原料,制作出上百种风味各异的糕点和佳肴。在他们款待宾客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几道以煮、煎、烧、烤方法制作的马铃薯风味菜。
秘鲁菜肴大体可分为两大系:以利马为代表的沿海区以辣味为主,主料是鱼、海味、鸡和马铃薯,做法多为凉拌、清蒸和烧烤;名菜有:生鱼“塞维切”(ceviche),Ceviche是以柑橘浸泡的海鲜菜式;火烤辣味牛心或鱼块串“安蒂库乔”(anticucho)等。以库斯科为代表的山区菜以甜味为主,主料是牛、羊肉和马铃薯,以炖、烩、煎为主。名菜有,牛肉、甘薯和大蕉烩制的“桑科恰多”(sancochado);马铃薯干煎的“丘纽”(chuo);甜咸味的虾菜汤“丘佩”(chupe)等。
秘鲁菜肴混合了印第安和西班牙特色,也受到非洲、阿拉伯、意大利、中国和日本等地的煮食方法的影响。尤其是一种与中国广东粤式料理与当地料理融合的Chifa在当地非常流行,在首都利马市内,一条街上至少有一个“Chifa”的招牌,chifa的名称由来据说是来自中国话吃饭的意思,虽然在当地这种料理被当作中国菜,并且中国餐馆遍布秘鲁各地,然而其料理却早已成为当地秘鲁式特色的饮食,已非原本的中国菜,而其他秘鲁著名菜式包括“anticuchos”、“ceviche”、“humita”和“pachamanca”。秘鲁丰富的气候特征为当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作煮食用途。最近,秘鲁菜肴因为其使用材料和煮食方法的多样式获得称誉。
秘鲁的传统饮料是奇恰酒和皮斯科酒,分别以玉米和葡萄酿制而成。一般来说,山区的印第安人爱喝奇恰酒,沿海城市居民喜饮皮斯科酒。皮斯科酒原产于秘鲁皮斯科地区,以葡萄汁为原料,经过蒸馏酿制而成。年,利马莫里斯酒吧的调酒师以皮斯科酒作为基本原料,加入柠檬汁、鸡蛋清、糖浆和冰块,混合配制成一种味道清香、爽口的鸡尾酒,受到人们的喜爱。至今,皮斯科鸡尾酒已成为秘鲁的一种餐饮文化象征。
古柯是一种灌木,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树高1至3米,叶含可卡因,有麻醉作用。当地印第安人常用古柯叶泡茶,称为古柯茶,同茶叶和咖啡一样饮用。为了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穷苦的印第安人把古柯叶当作咀嚼剂,带在身边随时放入口中咀嚼,以便充饥御寒。
秘鲁的印加印第安人,在每年9月举行定期驱魔节日。因9月是雨季。瘟疫易于流行。为了驱除病魔,秋分后月圆的第一天,所有的人要禁食。晚上各家聚会,烤制一种掺有小孩鲜血的玉米饼。人们在洗浴之后,用这种面饼擦头、脸、胸、肩、腿,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病痛。然后用这种面饼再擦门槛,证明全家都已斋戒净身。
秘鲁文化主要来源于印第安和西班牙传统,但也被非洲、亚洲和欧洲族群影响。秘鲁早期的艺术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纺织品、首饰和雕塑。印加人维持了这些工艺的制作,并在建筑等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其中包括马丘比丘古城的兴建。巴洛克艺术是殖民时期的主要艺术,但在一定程度受到当地传统的影响。这时宗教事物是艺术作品的主要描绘对象,当时大量兴建的教堂和库斯科画派就是当中的代表。独立后秘鲁艺术的发展停滞,直至20世纪初期印第安主义运动的兴起。自从年代,秘鲁艺术倾向折衷,且受到外国和当地潮流的冲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