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是目前先进的眩晕诊疗系统,医院引进并投入使用,近1年的常规试运行,已让数百位患者体验到精准复位的优越性,临床效果显著,这使得医院对眩晕的诊疗再次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种眩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耳石症”采用定量、定速、定位的全自动化诊断与复位治疗,提高了“耳石症”治疗的首次治愈率和有效率,满足了临床诊疗发展的需求。
何为耳石症?
“耳石症”也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是一种因内耳耳石脱落,在头部变换位置时发生剧烈而短暂的眩晕的疾病。通常,旋转感觉不超过一分钟,但是不适感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再次改变头部位置会再次发作。部分患者有自发缓解倾向,可在数周或者数月后自行好转。
耳石症在临床上约占眩晕病人的20%左右。人的内耳中有一种感受直线加速度的结构,称为囊斑,医学上称之为耳石,帮助人体维持平衡感。耳石脱落后,人就会产生眩晕。正常人的内耳有一种比芝麻粒还小的碳酸钙结晶,即耳石。耳石帮助我们感知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并不会脱落,但是当有外伤、局部血管痉挛或生气、熬夜、酗酒、抽烟、劳累等,耳石有可能脱落下来,随着头部活动而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眩晕。以前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法复位治疗对医生技术要求高,需要患者的协调配合,对患者存在着风险。
对于耳石症,如何治疗呢?
SRM-IVBPPV诊疗系统复位方法如下:
该系统具备BPPV的诊断和治疗双功能,在诊断方面,主要是利用系统的主轴和辅轴,当这两个轴按照预设的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等参数进行旋转时,即可带动固定椅上的患者进行三维转动,并诱发出病人的眼震,将这些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判断出患者是否有耳石症并确定耳石症的类型;在治疗方面,患者一旦确诊,该系统便可以根据病变类型的不同,按照预设方案通过转动主轴及辅轴,调整病人体位,利用重力将碎片移出半规管,这样便可成功治愈BPPV。
在BPPV治疗方面,SRM-IVBPPV诊疗系统相较手法复位具有以下优势:
(1)数字化的诊疗使整个诊治过程更加精确,安全性也更有保证。
(2)避免了手法诊断、治疗BPPV时引起的颈部、背部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
(3)利用三维转动,可以更有效的将不同半规管内耳石进行复位,诊疗效果更显著。
(4)将医务人员从繁重的手法操作和诊疗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同时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可以对晕动病(晕车、晕船、晕机)患者进行前庭训练,使其减少旅行途中的痛苦。
普洱广大市民朋友,若有需要可到医院神经内科咨询及看诊。-(神经内科检查诊区)
系统检查室位于医院门诊急诊综合楼4楼神经内科诊区13号门。
文/图:神经内科罗娅鋆代蕊
本期编辑:曾峥张建波责任编辑:李晓玲监审:李玉琼
校对:曾峥查明邱继才
投稿邮箱:pesrmyyx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