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划时代的发明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为全世界交往的主要媒介。
——A.J.汤因比
一匹马,可载重90公斤。有了轮子,假设道路良好,可以提高20倍的载重效率,一匹马可以拉到公斤的货。如果换水,则可提高倍,也就是说,让马去拉纤,可以拉到公斤。所以说,海洋文明,从水的基因上讲,就注定是商业文明。
可是早先的人类都是怕水的,几乎所有民族的上古传说,都有一个“大洪水”的恐怖故事,而且内容也惊人地相似。无论波斯、印度、希腊、北欧、爱斯基摩人,以及苏美尔、玛雅、美拉尼西亚,都有一个世界末日大洪水的传说。我们也有,《淮南子》、《孟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等很多古书里面都记载了上古大洪水——你还没想起来吗?大禹玩水呀。
也许并不一定只是传说。年,一支科考队在土耳其亚拉腊山海拔处发现了一条大船的遗迹。他们说那就是诺亚方舟,用碳元素鉴定其年份为年前,与《圣经》、《古兰经》记载的年份也吻合。不管它是不是诺亚方舟,至少它肯定是“舟”,早期人类克服对水的恐惧、征服大河、大江、大海的一项重要技术。
方舟早在年前,就有人类征服大海了,从亚洲经印度尼西亚,到达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那时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是一块大陆,但是中间隔着好多个海峡,最宽的一个大约80公里宽。怎么过去的?用木筏、独木舟。
筏有两种:一种是’并木为筏’,也可以并竹子;还有一种是皮筏,叫做“以匏济水”,又叫“缝革为囊”,匏就是动物皮囊。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潇水著《青铜时代的战争》里面详细介绍过这种东西:斩掉羊的头和四足,羊皮整张剥下了,脖、肛、生殖孔、三足都缝起来,要缝得不漏风才行,留一足往里吹气,吹足气扎起来,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很多个这种充气羊皮,密密麻麻绑在几个并排的木梯子下面,就是皮筏,叫做“革船”。《水经注》、《后汉书》里面都记载过这种“革船”。后来开发新用途,皮囊里面吹足气或者塞满羽毛,可以当球踢。这种球再进化进化,就是大宋朝的全民健身运动蹴鞠了。
并木为筏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