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耶夫获连任后,美国抛来橄榄枝,中亚减

托卡耶夫成功连任,美国立刻抛来了橄榄枝,在俄罗斯走下坡的当下,周边一些国家终于等来了摆脱其控制、减少对其依赖的“良机”。无论如何,邻居是无法选择的,是搬不走的。中亚国家不可能与俄罗斯切割,也不会加入西方反俄阵营。对于美西方来说,能扳平这一局,已是意义重大。

托卡耶夫在埃里温举行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上讲话,呼吁俄乌和平谈判

哈萨克斯坦大选,由上合入驻监督

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最近在临时总统大选拿下81.1%的得票率,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他的其他5名对手,得票率都不到5%。托卡耶夫此次连任成功,意味着他将在未来7年内,继续担任哈萨克斯坦的领导人。

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这次是打破常规选举模式,提前举行大选。为了确保大选平稳进行,上合组织在第一时间派人进驻哈国,实地观察大选的整个过程。毕竟,今年年初哈国爆发的大规模骚乱,难免会让托卡耶夫政府心有余悸。当时是求着俄罗斯“老大哥”派军进驻,才平息了骚乱。但在当下,一旦再出现类似状况,哈萨克多半不会再轻易求助俄罗斯了。

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总统大选,没有像年初那样,请俄罗斯领导的集安组织派维和部队入驻,这有可能是因为这次哈方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另外,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哈俄关系变得已经更加微妙。托卡耶夫多次公开表态不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还拒不承认乌克兰四州的入俄公投。随后,哈萨克斯坦还退出了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协议。这意味着,哈萨克斯坦不再依赖于卢布,转而更多地使用欧元和美元。

这次大选中,哈萨克斯坦让集安组织观察团和上合组织同时派员监督。哈萨克努力避免俄罗斯对哈国政局产生影响,体现出“向东平衡”的新战略。在大选投票日,托卡耶夫称,哈萨克斯坦必须奉行“多向外交”政策。

托卡耶夫和普京出席10月的阿斯塔纳峰会

美国递橄榄枝,中亚迎来脱俄良机

还有一个小插曲是,哈萨克斯坦大选尘埃落定后,美国表示有意与赢得选举的托卡耶夫政府开展工作,推进共同的目标。尽管美方认为“选举过程缺少竞争性”,言外之意就是不够公正。美国国务院还指出,美国支持托卡耶夫提出的改革建议,并敦促政府全面实施。托卡耶夫连任后,可能会与俄罗斯保持更远的距离。

欧盟也要在中亚插手。欧盟高级外交代表博雷利表示,为平衡中俄的影响,欧盟将扩大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将建造一个绕俄罗斯的交通走廊。明年,哈国希望通过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再到土耳其杰伊汉港口,输送万吨石油,尝试石油出口去俄罗斯化的可能性。

今年5月,普京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盟友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会面

其实,美西方,一直没有停止对中亚国家的渗透。此前,更是公开要求中亚国家与俄罗斯“脱钩”。中亚国家心里,其实也有这个算盘,肯定不想甘愿当别国的后院?

现在,战争和制裁让俄罗斯消耗了大量国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会保持衰落的趋势,未来能否复兴、何时复兴,仍不确实。对于俄罗斯周边国家来说,这是摆脱俄罗斯控制、减少对俄罗斯依赖的良好机会。

但是,只要俄罗斯还在,这些国家又都不可能与俄罗斯切割。所以,这些国家目前会考虑与俄罗斯保持更远的距离,以占据更好的博弈地位。这些国家不是要与俄罗斯切割,也不是要加入西方的反俄阵营。但是,对于美西方来说,这些前苏联国家本来是俄罗斯的“战略后院”,现在有机会成为与俄罗斯对等的外交舞台,意义也非常重大。

俄国出现议论声,哈萨克是下一个

近日,俄罗斯政治学家德罗布尼茨基在俄罗斯一档节目中说,继乌克兰和北约之后,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的下一个问题,因为“那里有很多俄罗斯人、领土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核燃料”。对于这番言论,有哈国议员表示抗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出面解释称:“这些政治科学家并不反映官方立场,最好不要听信。”

就算说者无意,但听者往往有心,这些因素都是真实存在的。早在10月末,经托卡耶夫批准,哈萨克斯坦采纳了一项修订后的军事理论,以“充分应对新的威胁和风险”,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乌冲突所引发的高度焦虑。

哈萨克斯坦武装部队接受训练,准备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

报告提到保护国家边界的必要性,要配备“现代武器和军事装备”,以及军事动员的情景。报告称,哈萨克斯坦将“与外国公司建立互利合作,供应现代武器和军事装备,并在哈萨克斯坦建立生产先进武器系统的合资企业。”很明显,哈萨克斯坦是想摆脱目前对俄罗斯的严重依赖,实现军事装备来源和经济伙伴的多元化。

中亚国家并非存心要与俄罗斯决裂,但他们确实有意减少对俄依赖,寻找新伙伴的动机。哈萨克想把俄罗斯控制之下的独木桥,扩大为直通世界的康庄大道。这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战略选择。

#世界棋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czjs/9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