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90后吉林女孩火了为拯救文化遗产,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她从吉林大学毕业后,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和优渥的生活,选择扎根侗寨,却说自己只是千万个走入中国乡村的年轻人中的一个!

在前不久举行的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颁奖典礼上,两位来自贵州的侗族小朋友登台表演了侗族大歌,赢得了数千人的阵阵欢呼。

一个东北省份大学的研究生毕业颁奖典礼,为什么会有来自西南省份的小朋友登台演出?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徐政雪和月也学堂的孩子们

这一切,要从这个叫做徐政雪的毕业生和侗寨的故事说起。

放弃高薪她来到偏远侗寨

徐政雪,吉林省延吉市人,年出生,曾就读于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年研究生毕业后,经过层层选拔,她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驻乌拉圭蒙得维的亚办事处实习岗。实习结束后,她本可以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和优渥的生活,然而,徐政雪却毅然放弃了!让她如此坚定的原因就在贵州那个小乡村。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从这串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村级行政区划单位。但就是这个极小的村落,留住了徐政雪的脚步。

这里是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最完好的村寨之一,这里有侗族大歌,这里有父母离乡打工后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清澈的期盼。

侗寨

黄岗村是一个纯侗族的原始村寨,四周古松环抱,轻雾缭绕,充满了田园的诗情画意。小村中风雨桥、鼓楼、戏台等民族风情建筑一应俱全。还有引人入胜的梯田,远远望去,好似能工巧匠细细雕刻的纹路,平顺整齐,蔚为壮观。

侗寨

百里侗乡,养育了世代农耕作业的侗族人,也哺育了这个山间谷地的文化遗产聚宝盆。侗家人爱唱歌,侗族大歌是一种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无指挥、无伴奏的复调音乐,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民间音乐形式,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越来越多的黄岗人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而离乡,侗族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险境,很多具有民族文化情怀的企业家和民间艺人艰难地努力与坚守,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徐政雪无意间“闯入”时,这里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留下来,做一些事情!”这个念头瞬间溢满在她的心间。于是,徐政雪留了下来。

侗寨

侗寨

累积跬步她慢慢“融”入乡村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怎么做,就能顺着美好的愿望做成;也不是你怀着善意而来,大家就会兴高采烈地接受你。徐政雪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之路,需要她慢慢累积跬步。

徐政雪来到黄岗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捡垃圾,她每天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分区捡,后来影响到了身边的人一起捡。慢慢地,她有了在黄岗小学推行环境健康教育课的机会,之后就做起了黄岗小学其他课程的代课老师。就这样,徐政雪逐渐了解了黄岗小学孩子们的教育情况,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到黄岗村民,慢慢了解这个村寨。

月也学堂的孩子们

月也学堂的孩子们

徐政雪最常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和村民聊天。有一次跑步回来,她遇到一个77岁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还挑着扁担,前面是喂猪的草,后面是喂马的。老爷爷步履蹒跚、左摇右晃,徐政雪急忙上去接过扁担,边送老人回家,边问老人是否有子女、是否出去打工……很多对村民的了解,徐政雪都是这样一点一点累积的。

建学堂组乐队向目标一步步迈进

不过,徐政雪平时接触最多的,还是孩子。而这些孩子,正是未来传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为了实现珍贵民族文化在历史、现在与未来之间的接力,徐政雪拿出自己在实习期间赚的工资,在黄岗村开办了一间名为“月也”的公益学堂,为孩子们开设环境保护课、健康教育课、绘画课,还聘请了省级文化传承人做学堂堂主。

徐政雪和月也学堂的孩子们

徐政雪和月也学堂的孩子们

考虑到村子未来的需要和目前的教学状况,徐政雪一方面请吉林大学支教团来到黄岗村,另一方面请歌师和乐师来教小孩子们侗歌和侗乐。“孩子们都很爱学歌,我想这是已经融进他们血脉中的一种民族本能吧!”

徐政雪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能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能慢慢地留住返乡的青年和孩子的爸爸妈妈。

教孩子,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未来,而这个未来的基础,却需要现在不能断层,否则何谈未来?为了这个当务之急,徐政雪积极筹建乐团,她联系村里的乐师和外出务工者,组建了侗族大歌乐队。现在乐队已经从原来的三四个人发展到了17人,并引起社会各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czjs/8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