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年的今天,“性别平等”在各国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女性的人身、财产、福祉和尊严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婚姻对于女性的提升、保护与助力是否大于负担和危机?传统家庭职能划分,例如家政与育儿,是否使进入婚姻的女性丧失了部分择业自由、时间自由以及遭遇被迫的消费降级?世界各国的主流媒体上,是否还存在“物化女性”“刻板印象”“外貌/身材/年龄/单身羞辱”?一个社会整容业发达与否,是审美追求上升的标志,还是集体无意识下父权驱动所带来的舆论压力与身体自主权剥夺的指针?性别与职场专业性有无关联?如何看待社会环境下性别话语权的天然分配?是否曾经历不同程度的“父权规训”和“爹味说教”?何谓“阳刚之气”?所谓“女性气质”是否社会意义上的“次等气质”?
由百科诗派发起的“国际性别平等年”圆桌论坛于年农历大年初一正式启动!我们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典、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阿根廷、芬兰、希腊、罗马尼亚等几十位诗人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既包括对于各国性别生态有着切身感受的女性诗人,也包括支持和对于性别平等的实现与女性福祉的完善感兴趣的男性诗人。我们针对女性诗人的A套问卷和针对男性诗人的B套问卷分别包括9个问题,可全部回答或选择作答。
让我们摒弃偏见与成见,秉持开放、公正、客观、理性的心态,一起聆听来自世界各国诗人、艺术家的声音。(殷晓媛)
问:当女性表现出勇敢、果断、坚韧等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特质”时,通常会受到称赞和鼓励,除非她“太过激进”以至于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威胁”。但同时,具有某些被认为是“女性特质”的男性,通常受到众多非议和责难,例如被叫做“娘炮”。这是否意味着“女性特质”被社会定义为“次等特质”?
Q:Whenawomanshowstraditional"masculine"qualities,likebravery,decisiveness,toughness,sheisusuallypraisedandencouraged,unlesssheis"tooaggressive"and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