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3°4′N-56°54′S,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就美洲居民的语言而论,西班牙语占统治地位,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族,故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水平较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以初级加工为主。
拉丁美洲的地形和矿产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0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年),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
拉丁美洲地形复杂,墨西哥基本上墨西哥高原,中美洲是个多山地区,西印度群岛大都也以山地为主。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和高原相间,自北而南以此时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山地和西印度群岛,是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之一。据统计,全洲有活火山九十多座,占世界活火山的五分之一。有文字记载以来,这个地带的国家都发生过强烈地震。迄今世界上记录到最大震级的地震,是年在智利发生的8.7级地震。拉丁美洲一些有名的高峰多半是火山锥。
拉丁美洲的四分之三在热带范围之内,在世界各大洲中,它的气候条件最优越。从气温来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0℃以上,具有暖热的特点。从降水来看,全洲年降水量平均多达毫米,相当于大洋洲的3.倍,是世界上最湿润的一洲。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拉丁美洲气候分布图
拉丁美洲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中铁、锰等都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古巴、墨西哥等国都有大铁矿。许多国家盛产石油,其中以委内瑞拉储量最大。智利、秘鲁、墨西哥、玻利维亚等国为拉丁美洲的主要产铜国,铜产量约占世界的0%,智利的粗铜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良好的水热条件下,拉丁美洲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以甘蔗、咖啡、香蕉、棉花最主要。糖产量约占世界糖产量的四分之一,加勒比海地区有“世界糖罐”之称。
拉丁美洲各国的工业比较落后,除采矿、钢铁、炼油等重工业外,大都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制糖、面粉、肉类加工等。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智利是拉丁美洲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1)哥斯达黎加——中美洲的“咖啡王国”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咖啡生长,有着两百年的咖啡种植历史。近年来,哥斯达黎加顺应市场潮流,大力发展优质咖啡。尽管产量不大,但凭借着其优良品质,味道清纯、香气浓郁的哥斯达黎加咖啡已经在国际精品咖啡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是年1月19日在哥斯达黎加阿拉胡埃拉省拍摄的准备出口中国的维多利亚牌精选咖啡。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地峡,咖啡是哥斯达黎加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十八世纪从古巴引进,最早种植于中部谷地(centralvalley),至今已有00多年的种植历史。哥斯达黎加的火山土壤十分肥沃,而且排水性好,是中美洲第一个因商业价值而种植咖啡和香蕉的国家,有1/3的人口投入与咖啡有关的产业。咖啡和香蕉是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哥国的咖啡树开花在四月到六月,在七月到次年二月收获。哥国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成熟期间,雨季为咖啡生长提供了足够充分的水分;而在收获时候又恰逢旱季,能够采收到高品质而且成熟度一致的咖啡果,干燥的旱季也为日晒处理的环节提供了日晒条件。加上火山孕育下的弱酸性肥沃土壤,昼夜大温差,充足降水量,这些都为咖啡种植提供了优良条件。
↑年1月19日,在哥斯达黎加阿拉胡埃拉省的一个咖啡种植园,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刚刚采摘的咖啡果实。
哥政府非常重视咖啡产业的发展,除颁布法律禁止种植风味欠佳的咖啡品种,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咖啡管理局,推广优质咖啡品种,帮助咖啡农改进咖啡种植管理技术,提供咖啡豆品质鉴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一些咖啡园开辟了颇具特色的“咖啡文化之旅”,借旅游业推广咖啡产业。
↑年1月18日,在哥斯达黎加阿拉胡埃拉省的一个咖啡种植园,工作人员在咖啡晾晒场作业。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咖啡市场的需求,一些咖啡种植农把目光瞄向当前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活的追求,大力种植有机咖啡。虽然人力和资金投入较大,但一经国际有机咖啡认证机构认证,就可以更高的价格出售。除了有机认证,还有一些诸如雨林咖啡认证、遮阴咖啡认证、国际公平贸易认证等全球知名的专业咖啡认证,这些都为哥斯达黎加精品咖啡拓展国际咖啡市场提供了渠道。
↑这是年1月19日在哥斯达黎加阿拉胡埃拉省拍摄的经过烘焙的咖啡豆。
哥斯达黎加有着两百年的咖啡种植历史,而发展“精品咖啡”是近十年才逐渐出现的新形势。哥斯达黎加的咖啡农业顺应国际咖啡市场对精品咖啡需求量增大的潮流,积极调整自身发展,在国际精品咖啡市场打开了知名度,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年1月19日,在哥斯达黎加阿拉胡埃拉省维多利亚牌咖啡的工厂里,烘焙机正在烘焙咖啡豆。
虽然哥斯达黎加的国土面积在中美地狭排名倒数第三,但经济环境却优于半数国家。再加上国家极度重视咖啡产业发展,积累至今,使得哥斯达黎加拥有着世界各大国家都无法超越的咖啡的种植、处理技艺。无论是在先天的环境优势上,还是后天对于生产优质咖啡做出的各种努力,哥斯达黎加称得上一个非常优秀的咖啡生产国。可以说是,咖啡改变了这个国家,继而影响了世界。
()
进化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熔岩中诞生的“魔鬼之岛”
加拉帕戈斯群岛又称科隆群岛,据考证,加拉帕戈斯群岛诞生的时间只有上百万年的历史,它由喷涌而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直到现在,这里仍有剧烈的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因为海床的不断扩张,群岛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
加拉帕戈斯群岛虽然横跨赤道,地处热带,但气候和赤道其他地区截然不同。因受强大秘鲁寒流的影响,加拉帕戈斯群岛沿海地区雨量稀少,气温干燥,年平均气温1℃左右。加拉帕戈斯群岛呈现出寒、热带动物共存的奇特景象,既有南极冰雪世界的企鹅也有热带动物大蜥蜴,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巨龟的产地。岛上地形复杂,小气候多样,加上火山地貌的特殊环境,是海洋物种的“大熔炉”。群岛诸多的海湾是海狮、海豹、海獭生活的天堂、海鸟的乐园。
加拉帕戈斯群岛
除了陆地生物的多样性,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洋生态也格外令人震撼。熔岩造就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凝固的岩浆仍然保留着它们争相喷涌的形态。还有不少熔岩流入大海,在冰凉的海水中被迅速定格,随后,绿色的海藻在其上蔓延生长,成为滋养海洋生物的水中牧场。
年,美国科学家乘坐“阿尔文”号来到约米深的加拉帕戈斯海底,发现这里耸立着数十个喷着黑色和白色烟雾的丘状体,如同烟囱,发着微光的含矿灼热液体正从中奔涌而出。更神奇的是,在这个没有阳光且缺氧的独特环境中,还生活着大量奇异的生物。“海底黑烟囱”的发现一经披露,立刻震惊了科学界。
赤道上的企鹅
加拉帕戈斯企鹅是所有企鹅中最靠北、也是唯一的赤道区企鹅。这些企鹅只有49厘米高,.5公斤重。由于受到秘鲁寒流和克伦威尔洋流的共同影响,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气温只有15℃到8℃,使得企鹅可以在此生存。
加拉帕戈斯企鹅
虽然岛上四季如春,但对加拉帕戈斯企鹅来讲还是有点热,所以它们大多数时间都靠浸泡在水中来纳凉,只有到了晚上才回到陆地上休息。它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基本上在繁殖地点几公里的范围内。白天,它们在水中搜寻各种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远方的洋流从大陆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给这里的生物提供了无数优质的食物。丰富的美食曾经一度让加拉帕戈斯企鹅成为岛上最成功的动物之一。
可是近些年随着厄尔尼诺的影响,洋流所带过来的养料日益减少,这里的鱼类数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岛上企鹅的生存,很多企鹅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而死亡。除了环境的改变,人类活动也对加拉帕戈斯企鹅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危害。比如人类带来的猫、狗和老鼠在岛上的生存繁殖让企鹅倍感压力,这些动物以企鹅或者企鹅的蛋为食,并且捣毁巢穴,给本来就稀少的种群带来更加严峻的生存问题。
企鹅所在的家园加拉帕戈斯岛屿本身也影响到企鹅的生存。加拉帕戈斯群岛几乎都是火山岛,并且是活火山。以企鹅数量较多的费尔南迪纳岛为例,这座仅有64平方公里的岛屿火山林立,最大的火山口有6.5公里宽。岛上的火山都是活火山,并在年有过一次喷发。这次喷发对当地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目前加拉帕戈斯企鹅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据估计,加拉帕戈斯企鹅的总数目前只有不到1只,而大部分又生活在火山频繁活动的费尔南迪纳岛和伊莎贝拉岛。
尽管企鹅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但加拉帕戈斯群岛依然是地球上少有的没有被污染的净土。岛上没有凶猛的食肉动物,而且所有的动物都不惧怕人类。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或许是你从未体验过的与野生动物“面面相觑”的快乐(抑或是恐惧)。今天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已经被规划成国家公园,自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更受到厄瓜多尔政府的重视,来这里的游客数量被官方严格控制,以确保岛上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3)
魔鬼之地—合恩角
合恩角(CapeHorn),位于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属智利境内,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点,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岬角而是一个小岛。年荷兰的探险家斯蒙滕率船队绕过此角由阿根廷进入太平洋,因气象不佳,误认为此岛是一个与大陆相连的岬角,故名为合恩角。达尔文在年贝格尔号之旅中写道:“这里终年雾气笼罩,暴风雨不断。为了寻找食物他们不停的迁徙,而海岸非常陡峭,他们不得不乘坐简陋的独木舟出行,潮湿的生活环境使生火变得非常困难,所以无论昼夜他们都留着火种(甚至在独木舟里)。”气候阴冷、多雾,终年盛吹强烈西风,洋面波涛汹涌,航行危险,历史上曾有多艘船只在合恩角沉没,两万余人葬身海底,堪称世界上海况最恶劣的航道。
合恩角的位置
“魔鬼之地”
合恩角在55°S附近,常年受到西风带的影响。与南极大陆之间没有陆地,广阔的海域加上地球自转对气流方向的影响,使得这里终年西风劲吹。
德雷克海峡东西方向敞开,狭管效应使寒风在此加压加速,陡立的海底大陆架使海浪在此变得汹涌,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
导致这里气候恶劣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温差较大,极地与赤道的温度存在差异,低纬度的能量向两极输送,同时极地冷空气不停地向低纬侵袭,这两股冷暖差别较大的气流会在中纬度地带会面,冷暖气流不断交汇运动,导致风暴频发。
南极大陆高压的周围,常年存在着许多极地气旋,这些极地气旋有规律地自西向东移动,是影响南极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偏北路径的极地气旋其中心是在60°S以北通过德雷克海峡或从南美南端穿过,过德雷克海峡后,向东偏南移去,这类气旋过程冷空气势力较强,长城站处于气旋南侧的冷区中,由于极地气旋风的影响,海域经常狂风巨浪,海水冰凉,还常飘浮着巨大的冰块,正是这恶劣的天气使得航道合恩角处在南半球西风带控制下,受从海洋吹往陆地的西北风影响,常有暴雨和冰雹。加之沿岸西风漂流(寒流)的影响,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形成雾天。
异常凶险的重力风,复杂多变的海上状况给合恩角蒙上了诡秘的色彩。重力风是因地心吸力沿山坡下降的风,主要在多山或冰川地区,密度高的冷空气受重力影响从高山或冰川顶流下斜坡。当斜坡特别陡峭时,冷空气下沉时获得巨大的动能导致大风出现。各地称呼不同,如地中海西北冷风、亚德里亚海东北季风、火地岛的威利瓦飑等。最恐怖的是威利瓦飑和南极大陆的下降风,时速可达50米/秒以上(相当于16级台风)。
魔鬼的温柔
海藻森林是由海藻所构成的海底森林,是海藻的高密度带,它们被认为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在高纬度地区,由于表层海水较冷、分层现象少的缘故,表层水与下层水频繁混合,给底层水提供营养盐,并且在光照弱的情况下,或由于混合使浮游植物向下层运送,因为其生长受光的限制的情况较多,营养盐不易枯竭。年6月1日,智利火地岛地区发现遍布海藻森林。
海藻森林分布图
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项目建立了占地4.9万平方公里的合恩角保护区。这个海洋保护区里生长着茂盛的巨型海藻林,还生活着大量温带和南极洲的物种,包括海豹、海狮和鲸。迭戈拉米雷斯群岛还是跳岩企鹅、黑眉信天翁以及全球80%的蓝鹱的重要栖息地。
海藻森林景观
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虽然地处偏僻,人烟稀少,但却受到多重全球性的威胁,如气候改变、物种入侵以及文化同质化。科学家们预计这片冰原会很快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致使合恩角群岛海岸沿线生态环境改变,导致人类和动物无家可归。
跟老赵学地理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欢迎转发文章给自己朋友们)
世界地理复习系列(未完待续)
寒假视频大奉送(1):世界地理复习之东亚1寒假视频大奉送():世界地理复习之东亚寒假视频大奉送(3):世界地理复习之东南亚1寒假视频大奉送(4):世界地理复习之大洋洲寒假视频大奉送(5):世界地理复习之东南亚寒假视频大奉送(6):世界地理复习之南亚寒假视频大奉送(7):世界地理复习之中亚1寒假视频大奉送(8):世界地理复习之中亚寒假视频大奉送(9):世界地理复习之西亚北非(上)寒假视频大奉送(10):世界地理复习之西亚北非(下)寒假视频大奉送(11):世界地理复习之撒哈拉以南非洲寒假视频大奉送(1):世界地理复习之欧洲西部(上)寒假视频大奉送(13):世界地理复习之欧洲西部(下)寒假视频大奉送(14):世界地理复习之欧洲东部和北亚寒假视频大奉送(15):世界地理复习之北美中国地理复习系列(未完待续)
中国地理(1)-东北地区中国地理()-华北地区中国地理(3)-晋陕内蒙古地区(上)中国地理(4)-晋陕内蒙古地区(下)时事地理系列(不断更新)
时事地理(1):蝗虫在非洲和南亚泛滥成灾,是否将危及中国?
时事地理():豪华邮轮“钻石公主”化身“幽灵公主”
时事地理(3):副总统确诊、民众忧虑,伊朗为何疫情严重?
必修教材系列(不断更新)
必修第一单元:《人口转型向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