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系列ldquo世界上唯一一个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交界,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与智利为邻,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千米。全国自西向东分为3个地形区:西部沿海平原;中部安第斯山区,平均海拔米,瓦斯卡兰山为全国最高峰,海拔米;东部亚马逊低地,自安第斯山脉东麓一直延伸到与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和玻利维亚交界处。

一:自然地理

全境气候自西向东,各不相同。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均温12°C~32"C,雨量稀少;中部为高原气候,年均温1°C~14°C,山区气候介于温带和寒带之间,年降水量一般不足毫米;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24°C~35°C,炎热潮湿,雨量充沛。河流分属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水系。太平洋水系有60条,主要有通贝斯河、皮乌拉河和皮斯科河;大西洋水系主要有乌卡亚利河和马拉尼翁河。喀喀湖东南部有的的喀喀湖(与玻利维亚共有)。

羊驼:印加神兽,生活在安第斯山区的骆驼科动物。在南美洲,它们的家族一共有4位“兄弟”,小羊驼、家羊驼、羊驼(又叫原驼)和骆马。在印加神话中,羊驼是山神赐予高原民族的“神兽”。在土著人的生活中,小羊驼和家羊驼综合了“猪、牛、马、羊”的作用,可爱又能干。

秘鲁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铋、钒、铜、铅、锌、银、铁、金、石油等。铋储量居世界首位,钒储量居世界第二位,铜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银、锌均居世界第四位。水力和海洋资源极为丰富,但未充分开发。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鲲鱼、鳕鱼、沙丁鱼和鲭鱼等。森林覆盖率为58%,在南美洲仅次于巴西。

二:社会经济

秘鲁是南美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为.6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矿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世界十二大矿产国之一。制造业以加工业和装配业为主,主要有食品、饮料、烟草、皮革、化工、造纸、纺织、橡胶、塑料、机械制造等。渔产90%于制作鱼粉和鱼油。鱼粉制造发达,是世界重要的鱼粉出口国。粮食不能自给。

秘鲁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货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80%,秘鲁是南美最早修建铁路的国家。水上运输较发达,外贸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全国有多个港口,主要有卡亚俄、钦博特、伊洛和派塔。空运较发达,全国共有机场66个,其中国际机场5个。秘鲁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利马大广场、托雷塔格莱宫、黄金博物馆、库斯科城、马丘比丘遗址、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等。

马丘比丘古城位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中,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整个古城充斥着圣洁、神秘、虔诚的氛围。

利马是秘鲁首都,全国最大城市。位于沿海地区中部里马克河下游河畔,太平洋与西科迪勒拉山脉之间的滨海沙漠绿洲上。年由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所建,称为“诸王之城”。年秘鲁独立后成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利马大广场为旧城中心;新城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城内有圣马科斯大学、天主教大学、太平洋大学等十几所大学。有博物馆51座,如国立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利马艺术博物馆,黄金博物馆和世界武器博物馆等。年,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世界上唯一一个为汶川地震降半旗的国家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秘鲁政府为了哀悼地震中遇难的中国人,特意为此降半旗。这是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唯一一个为了汶川地震降半旗的国家。

一提到哪个国家的居民是中国人的后裔,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毕竟"徐福东渡”的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

但是,少有人知的是,在遥远的南美洲有一个小国,它的国民长相竟然和中国人极度相似,它的原始文化也和中国文化有着惊人的吻合。

据历史学家的研究,这个小国的国民很有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为什么说秘鲁人是中国人的后裔?这种说法,绝非是空穴来风。

秘鲁的土著是印第安人。如果你漫步在位于亚马逊河边的秘鲁村落,仔细端详那些土著居民,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相貌和中国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河边辛勤劳作的秘鲁土著,就像中国北方那些皮肤黝黑的农民一样。

早在晚清时期,康有为周游各国,在秘鲁的时候受到了土著居民的热情接待。秘鲁土著的外貌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当地的印第安古代遗迹也和中国相似,康有为激动地写下了“遗民似是自华来”的诗句,并断定“南北美洲,皆吾种旧地。”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种外貌上的酷似也引起了美国化学家道格拉斯·华莱士教授的注意。他对秘鲁土著和中国人的DNA进行了抽样分析对比,得到的结果令人震惊:二者的遗传基因是相同的。

仅仅是DNA的相同,外貌的相似,并不足以肯定秘鲁人是中国人后裔的说法。

要想探究历史的全部真相,还是要从史料中寻找线索。

无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王国维、郭沫若等人,还是国外的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源自于中国历史上的“殷商东渡”。

公元前年,一路势如破竹的周武王攻克了殷商的首都朝歌,商纣王在绝望之中选择了自焚,殷商王朝就此覆灭。然而,有一个谜团一直萦绕在许多历史研究者的心头:攸侯喜所率领的25万商朝主力军团到底去了哪里?

攸侯喜是殷商王室的旁支子孙,骁勇善战,被商纣王委以重任。当周武王起兵反叛商朝的时候,攸侯喜正率领25万大军在现在的山东一带征讨蛮夷。

商王朝主力部队在山东,剩余的部队很多都是由奴隶组成的乌合之众,自知危在旦夕的商纣王马上派人去山东给攸侯喜传令,让他马上带领主力部队返回国都抵抗周武王的军队。

虽然攸侯喜收到纣王命令就迅速率领军队勤王,但是最终还是晚了一步。他的军团还在半路上,殷商就已经彻底灭亡了,新的王朝已经建立。

攸侯喜已经知道无力回天,但他身为殷商的王室后裔,对商纣王忠心耿耿,不愿意就此投降周朝。从此之后,史书上就没有了关于攸侯喜的记载,这25万大军,也从此下落不明。

历史在这里有了惊人的巧合。

在攸侯喜和殷商军团消失不久之后,遥远的秘鲁,出现了与殷商极为相似的印第安原始文明。

迄今为止的很多考古发现也都印证了殷商东渡这个猜想。

羽蛇

在印第安原始文明中,有着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的图腾崇拜,印第安人的羽蛇图腾和中华先民的龙图腾十分相似,印第安文字也与甲骨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太极图、文字符号、纹饰,都十分雷同。

肯定有人会有疑问,即使相貌和文化都极为相似,可是中国和美洲之间隔着茫茫海洋,殷商的先民真的有那么先进的航海技术吗?

答案是,即使没有先进的航海技术,他们一样很有可能到达美洲,因为有黑潮的作用。

黑潮是全球第二大洋流,于太平洋洋流中的一环。在这股黑潮的作用下,只要船只顺着洋流进入西风带,仅仅依靠洋流的作用就可以到达北美洲沿岸,再从北美出发航行到南美就比较容易了。

更何况,根据史料记载,攸侯喜的军队原本驻扎在中国山东一带,山东滨海居民在很早就会乘船出海。而《诗经·商颂》中也有“相土烈烈,海外有载”的记载,说明当时殷商王朝的统治范围极有可能已经到达海外,沿海的商朝军队也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术。

或许是基于这种冥冥之中的文化血脉联系,秘鲁对中国也十分友好。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秘鲁政府为了哀悼地震中遇难的中国人,特意为此降半旗。这是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唯一一个为了汶川地震降半旗的国家。

公子期与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czjs/4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