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yidingxuansz.com/m/《文化纵横》年新刊预订火热进行中优惠最后5天,扫文末 多哈回合的重要承诺之一是给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对待”的待遇,允许其减少自由化承诺,给予这些国家更多的自由度和豁免权、更长的贸易条件承诺执行期等。但是美国和欧盟一直试图限制印度、巴西、中国三个发展中大国享受“特殊和差别对待”的待遇,认为这三个大规模的新兴经济体已经从发展中国家俱乐部中“毕业”了。新兴经济三大国则坚决反对美欧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建立“差别对待”的企图。由此,美国和欧盟逐渐被新兴经济三大国视为主要的共同威胁,而三国为了防御共同的强大威胁结成了某种“非自愿的联盟”,也因此都为联盟的结成做出了不同程度的牺牲。巴西牺牲了自家农产品出口可能争取到的部分市场份额,在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开放农业市场的问题上踩了刹车。中国同样接受了一个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较温和的削减关税公式和豁免条件,应对来自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巴西和印度的领导下,年世贸组织坎昆部长会议成为全球贸易“改朝换代”的关键转折点:世贸组织内部原来老四国核心俱乐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被美国、欧盟、巴西和印度“新四边”所主导的一系列核心谈判小组取代,巴西、印度全面进入国际贸易机制的权力中心,全球贸易谈判也在这次部长会议上公开转变为南北之争。更具体而言,巴西和印度领导组成了G20-T的发展中国家联盟,反对美国和欧盟准备在坎昆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农业的议案,要求后者减少自己国内的农产品补贴。多哈回合内的第二组新兴国家的政治联盟则是印度作为主要组织者的G33,该联盟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印度尼西亚则是主要的协调人。这个联盟主要希望限制对于发展中国家农业市场开放的要求,倡议制定一个“特殊产品”例外条款,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将部分产品置于削减关税的名录之外;同时设立一个“特殊保护机制”允许在进口突然增加的条件下增加关税。尽管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大力反对,这个G33集团成功确保了这两个建议在最终多哈协议中的地位。此后,关于“特殊保护机制”的具体设计变得越来越有争议,最后成为年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议的焦点。在上述两个联盟之外,印度还组织了发展中国家围绕投资、竞争与政府采购等议题进行讨论,成功将这些议题从谈判议程上拿下。巴西、印度和南非还领导发展中国家,共同确保世贸组织关于公共健康和药品供应中知识产权规则的例外条件,他们的联合行动也防止美国和欧盟在多哈回合中进一步扩展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可以这么说,在年中国也加入世贸组织这个新核心机制(NewQuad)之后,在没有印度、巴西和中国这三个发展中大国明确同意的前提下,世贸组织已经不可能达成任何一个协议。▍行动手段与策略就三者的斗争策略而言,不同的权力来源和斗争方式也超越了单纯经济实力决定的范畴。印度和巴西是南方国家表达对现行贸易体系不满的主要领导国,在世贸组织谈判中采取了更加积极甚至激进的斗争策略,更主动地参与甚至领导有关贸易谈判议程设定的斗争。在贸易谈判中政治企业家的领导能力、在影响谈判议程设定、寻找和发展政治联盟上的积极表现,使得两国在世贸组织内获得了远甚于自己经济实力所能保证的影响力,甚至中国最后能进入世贸组织的政治核心圈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巴西和印度之前的成功。全书实证部分最吸引人的是三国中巴西的斗争策略。由于拥有发达的商业化农业,巴西一直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视为一个威胁。巴西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在多哈回合中做出重要选择,和印度结成联盟,后者是发展中国家在农业领域传统防御利益的代表和主要推动者。和印度的联盟使得巴西作为世贸组织内发展中国家利益代言人、领导人的信誉度大大上升。作者然后详细展示了巴西政府如何成功动用两方面的组织资源来为巴西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商业农业服务:一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与政治联盟;二是关于“发展”和“社会正义”的政策话语。在此过程中,巴西国内的商业农业集团积极参与整个贸易谈判过程,不仅主导了巴西贸易政策的转变,也影响了G20-T的议程转向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