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前瞻八强战法国与乌拉圭互拼装死技巧

世界杯淘汰赛首轮结束,八强对阵已经出炉,我们将分4期,尽可能通过数据和以往比赛的读场,来对各组八强对阵做一个前瞻。

今天带来法国VS乌拉圭的前瞻:两个在小组赛不约而同采取装死策略、猥琐打法的球队,彼此碰面后到底谁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1法国从温水煮青蛙到装死的猥琐蜕变

如果两队在16强战中相遇,那么在这一端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无比沉闷。小组赛法国统治力全无,50.4%的控球率看似勉强排名小组第一,实际上比起同组的秘鲁(50.0%)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事实上即便这将将过半的控球率,也是建立在末轮同丹麦的默契球刷数据的基础上的。

然而仔细分析小组赛进程就会发现,此前被网友拿出来轮了一万遍的德尚,实际上准备了两套随时可以切换的方案:首战澳大利亚,以70分钟吉鲁上场为节点,法国队的进攻分裂成了两个时间段——你可能会觉得,无法接受1-1平局的法国人会像德国一样在最后20分钟牢牢掌控皮球疯狂猛攻,但事实是……前70分钟,法国队控球率56.3%对43.7%全面领先;而最后20分钟,放手一搏的法国人,控球率居然只有50.6%,已经和澳大利亚相差无几了。

而这所减少的控球时间,基本上都被转化成为了更有些的前场球员触球:在比赛前70分钟,格里兹曼、姆巴佩和登贝莱三人的触球数只占全队的16.92%;而后吉鲁与费基尔对位换下格里兹曼与登贝莱后,法国队前场球员触球数暴涨到25.95%——

德尚开始意识到,似乎牺牲掉控球率,反而能提升进攻的直接威胁性,尽管这二者理论上并不存在直接关联。

于是,自此开始,吉鲁几乎就没休息过。而法国队的前场触球占比,也同第一场的前70分钟有了本质变化:

不同比赛阶段法国前场球员触球占比

很明显,在对阵澳大利亚磨磨蹭蹭闹了70分钟之后,德尚就摒弃了之前的打法,索性一直把吉鲁顶上去,进攻推进争取绕过中场直接往前推。此举必然造成控球率持续走低——除了对丹麦的默契球之外,法国队实际上一直在用稳固中后场防守的方式,主动放弃控球权,把进攻直接性打出来。

于是,你只能在法国打澳大利亚时,看到这样中后场球员慢慢悠悠在阵地战中参与进攻的方式,就像这样:

埃尔南德斯插上射门

中路巨星粘球吸引包夹,边后卫插上助攻,多么典型的阵地战打法。但是,这样的画面,只持续了70分钟,接下来,画风更多是这样的:

对阵秘鲁,吉鲁头球回做,格里兹曼射门

看看这次,法国队进攻投入了多少人?不算上边路插上但没什么参与感的边后卫,其实也就俩……套路呢?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吉鲁头球回点,格里兹曼直接一脚打门。大家如果还有印象,一定能记得小组赛打到这个时候,德尚是怎么被人骂的。其实他也不怎么冤枉,一把好牌用这种方式打,至少中立球迷看起来是非常不过瘾的。

2被阿根廷逼出猛攻模式、不再装死的法国人

然而,装死路线在对阵阿根廷时一度走向末路,阿根廷的两个进球(尤其第二球颇有些意外成分)逼到了绝境上,此时我突然发现,原来德尚准备的不是两套打法,而是三套——法国队并没有尝试从阿根廷脚下把球断下,甚至也没有进一步增加前场球员的触球频率。

他们做的很简单:如果说对阵澳大利亚的前70分钟是温水煮青蛙、干打雷不下雨,小组赛后面的赛程直到被阿根廷2-1领先是稳固防守、简化进攻的装死,那么,德尚的压箱底法宝就是——我的进攻仍然简单,防守依旧相当得到重视,但是,我不会再装死了。

这里把对阵阿根廷的前48分钟、48分钟之后以及小组赛平均数据,挑几项很能说明问题的,放在一起做个对比图:

我们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看上图所反映的情况:

①小组赛每控球一分钟,法国队传球11.47次,是所有球队中排名第三多的,当然,这里面有对阵丹麦时狂刷多脚传球的因素,但无可否认的是,小组赛阶段,法国在控球时非常强调皮球的移动。

在对阵阿根廷的前48分钟,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了每分钟9.80次,如果放到小组赛阶段,将暴跌到第19。然而这还不够,德尚在需要大举反攻的落后阶段,根本没有考虑增加传球的事,他的球队,每一脚传球都几乎是冲着所谓的“进攻三区”去的,在48分钟之后,法国队每控球1分钟居然只有8.21次传球,如果放在小组赛的话,将会成为倒数第三,仅高于除了防反什么都不会的伊朗,以及被德国围的一心只想6秒钟结束战斗的伊朗。

事实上如果深扒,法国很有可能是唯一一支想稳守的时候传球数减少,落后了想反扑传球数非但没有升回去,反而进一步减少的球队……德尚如此做收获了什么?法国队小组赛的关键传球占比只有1.60%(所有球队中排名低至第24);而在对阵阿根廷的前47分钟里,法国甚至没有一次关键传球;但是,当德尚进一步减少传球总数,开始更快的向前推进时,法国在短时间内打出了4次关键传球,关键传球占比猛增到2.27%,如果放到小组赛阶段,甚至可以一跃跻身前十。

因此,尽管没带帕耶,德尚的极简进攻,也根本不缺乏传球威胁性。

②在大数据看世界杯:“天作之合”——阿根廷vs法国中,我提到了法国的进攻套路比较强调球星的个人发挥,他们在小组赛期间每控球1分钟会尝试2.78次过人,在所有参赛球队中排名中上(第11);而在面对阿根廷时,德尚初始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继续利用这一优势,上半场姆巴佩几乎全是深度回撤、持球向前快速推进,在他的加持下,法国每控球1.14分钟就会尝试一次过人,这是什么概念?嗯,如果放到小组赛,这个小样本下的过人频率,将完爆其他所有参赛球队。

事实上,法国能奉行这么一套个人主义打法,几乎全靠姆巴佩——全队10次成功过人中,姆巴佩占了6次!不客气的说,他才是法国队内头牌(抱歉格里兹曼)。

然而,当48分钟球队落后时,德尚做出了让队员更多向前进行直线无球跑动的决定,因此才出现了上文所说的传球数减少、关键传球增加的情况,而个人持球进攻,似乎也不再被列为考虑范畴。由此,法国在对阵阿根廷的48分钟之后,过人频率暴跌至每控球3.06次才会尝试一次——然而这里又必须提及姆巴佩,德尚并不制约这名天才的发挥,姆巴佩天生就比别人更快的速率也决定了,他不需要频繁持球去找过人突破的机会:法国队尽管全队过人数持续走低,但姆巴佩仍旧保持了在有限时间内3次尝试过人的表现。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姆巴佩不是在外围寻找持球机会后依靠过人,在阵地战中改变对方防守阵型,他是直接把门前抢点和过人结合了起来,或者说,他不是团队极简进攻的发动机,而是给法国依靠多人跑动所打出的极简进攻,增加了个人突破元素。

看看法国极简主义进攻:博格巴在中路持球时,身前一大堆安全的接应点,但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而是直接往边路送出一脚斜传,隔着阿根廷整个中场防线,在边前卫与边后卫之间去找埃尔南德斯,而门前呢?埃尔南德斯传中瞬间,法国竟然5人参与抢点!这5人当中,最终碰球的只有一个姆巴佩。

没错,姆巴佩是靠个人能力原地起爆过人射门,整个过程中,触球的也不过3人。但这样的极简进攻,靠的是多人无球跑动,法国说是进攻简化,但已经把个人进攻同团队的兵力投入结合起来了。

③第三项射门频率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一目了然的事:上半场法国人对阵阿根廷始终在隔靴搔痒,靠一个格里兹曼往前冲,造了一个任意球一个点球,这几乎已经是个人反击的极限成就了,再指望打出更多的射门根本不现实,因此尽管控球时间很短(控球率只有36%),最终控球转化为射门的效率也并没有多高。但48分钟落后之后,猛扑的法国人一窝蜂的在对方门前堆叠攻击手,射门数增加理所应当。

④最后两项防守数据我们放在一起说:这是两个极端凸显比赛投入程度的数据。法国在小组赛期间并不以抢断见长,即便坐拥坎特这样的中场断球狂魔,其每2.00分钟防守时间尝试一次抢断的数据,还是排在了32支参赛球队中的倒数第6;每防守4.33分钟打出一次拦截倒是稍微体面了些,也不过排在第19位而已。

而在面对阿根廷的前48分钟时间里,不客气的说,这支球队在防守端展现出的侵略性根本对不起观众,他们每2.89分钟防守时间尝试一次抢断已经够难看了,每防守7.96分钟才有一次拦截简直让人无语——前者如果放到小组赛将会是倒数第二,而后者,则是无可争议的倒数第一……

实话实说,尽管阿根廷能够反超比分,运气成分不小,但法国在的这个防守强度,也实在不足以支撑他们的“装死”战略——这么打本就是放弃进攻威胁性的做法,后防这么个防守强度,一旦丢球你前场怎么追?然而此时,法国阵容豪华的优势终于发挥出来了:48分钟后,他们不仅是进攻端不再“装死”,就连防守,也开始进入了对的其身价的“屌炸天”模式:

从1-2落后阿根廷开始,法国人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里,每防守1.28分钟尝试一次抢断,3.19分钟贡献一次拦截——前者放到小组赛可以跃升到第四,而后者,则高居第三。

所以你说法国这个队有多可怕?要知道,从1-2到4-2,他们只用了短短20分钟,在这期间,德尚甚至压根就没有换人!也就是说,这个队只要愿意,从装死到认真打几乎就是转念之间的事,而这个过程爆发出的竞技水准,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未必料想得到……

3乌拉圭——我们有两个锋霸,所以其他人可以装死

我一度认为,法国是这届世界杯最对不起观众的球队,毕竟他们在小组赛的表现完全让人没法接受——德国是努力了,但走错路了;西班牙是努力了,但点子太背;法国呢?尼玛压根就没好好打好么?然而,直到我看了乌拉圭,我才知道什么叫装死的境界……

难以想象,在一个几乎是为了辅助东道主出线而创造出的小组中,面对除萨拉赫外可能没有哪怕任何一名拥有明显技术优势球员的对手,乌拉圭——居然猥琐到了“进攻二人转”的地步!在之前的《大数据看世界杯:中庸的葡萄牙,遇到装死的乌拉圭》中我提到了苏亚雷斯和卡瓦尼在小组赛期间在乌拉圭进攻中几乎只手遮天的重要作用。而在面对技术能力更强的葡萄牙时,原本就极端保守的乌拉圭,索性把进攻重担完全托付给锋线两尊大神:

这里一定要注意:乌拉圭的前锋触球占比,和我们刚才谈到的法国前场触球占比,完全不是一回事。

首先,法国前场是3个人,且板凳席上随时有人对位入替,而乌拉圭则只有苏亚雷斯和卡瓦尼两人。其次,法国前场球员触球位置,要比乌拉圭两大神锋距离对方球门更近,换言之,法国那些前场,更多是纯粹的终结者而非进攻发动机,但苏亚雷斯和卡瓦尼,进攻端几乎就是又当爹又当妈的命;最后,尤其要注意的是,法国前场,不管是姆巴佩还是格里兹曼,戏份再多都不可能成为全队触球数最高的人——事实上一般而言,前锋很少会成为全队触球最多的人,但乌拉圭偏偏做到了:前三场小组赛还好,全队球权最重的都是本坦库尔、贝西诺这样的中场;对阵葡萄牙时可好,苏亚雷斯居然以56次触球,一跃成为队内触球数第一人!卡瓦尼的30次倒是不算多,问题在于这是在70分钟的时间内打出的数据,倘若按照这个频率扩大到最终的96分钟,卡瓦尼的触球数也可以跻身前五了……

这里放上苏亚雷斯和卡瓦尼的触球分布图,大家感受一下两人扮演了多重的角色:

对阵葡萄牙,苏亚雷斯、卡瓦尼触球分布图,乌拉圭从左向右进攻

看看……什么叫含辛茹苦当保姆,费心费力秀球技——俩人从对方禁区开始向后延伸,专业人士常说的“进攻三区”里,几乎遍地是他们的触球覆盖图!其中有5次触球,画了一条直线,那是射门触球——这里告诉大家一句,这是乌拉圭全场比赛仅有的5次射门……

哦对了,还有一点:苏亚雷斯之后,触球第二的卡克索尔特是个边后卫,第三的则是……门将穆斯莱拉……你说乌拉圭打葡萄牙的战术思路多保守?这么踢自然观赏性不会有多好,乌拉圭全场传球成功率居然低至66%,而整个小组赛期间,只有伊朗一支球队的传球成功率在66%以下。

4乌拉圭——我们猥琐起来不是人,是神

当然,乌拉圭真心有保守的资本——一般而言,球风太保守,一旦后防线丢球,锋线是很难找补回来的,尤其乌拉圭除了苏亚雷斯、卡瓦尼,似乎也没有准备第二套进攻解法,其反扑能力远逊于同样装死的法国。但乌拉圭牛逼之处就在于:我就算进球少,你也别想在我的半场占到任何便宜。

小组赛期间,乌拉圭每防守1.74分钟尝试一次抢断,频率虽不很高,但成功率却是相当不错的69.58%(排名第5),比乌拉圭抢断频率更高且成功率也更好的只有巴西。而这队最夸张的是,居然每2.46分钟防守时间就能打出一次拦截,完全是自成一档的存在——想想看在这个对手攻击力普遍孱弱到家的小组,居然能够稳稳当当扎好篱笆拦截传球,而不是直接尝试断球发动反击,乌拉圭战术思路之保守,也真可以了……

稳固防守的好处是,乌拉圭人整个小组赛期间一球未丢,打到现在也是防守最好的球队,没有之一。

但接下来就是乌拉圭防守的可怕之处了——如果对面开启球星过人模式,那么乌拉圭人也会转而用疯狂的抢断予以回应,在对阵葡萄牙时,乌拉圭人真的做到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全场居然疯狂尝试了34次抢断,按照防守时间进行修正后,抢断频率是……惊人的每防守0.87分钟尝试一次抢断!!!要知道,小组赛期间抢断尝试最为频繁的阿根廷,也不过是1.17分钟一次。因此,尽管61.76%的抢断成功率并不高,他们还是让葡萄牙人23次过人尝试(也挺疯狂的),凉了11次。

而在领先之后,乌拉圭人屯兵禁区、拱卫球门的决心,真能把对手活活气死:同样是对阵葡萄牙,全场控球率低到只有26.7%的伊朗,也不过只有16次解围而已;乌拉圭呢?一整场下来居然解围了……31次!!!解围31次啊我的哥!瑞典被德国攻的围堵在家门口,一整场打完才穿了脚球,解围也不过才39次而已。乌拉圭打个中前场整体实力根本未臻顶级的葡萄牙,居然能玩这么一出,也真是给自己上了N重保险了……

这么说吧,过去被意大利领先俩就等于判死刑,现在我甚至觉得,如果比赛剩余时间少于45分钟,乌拉圭领先你一个,你差不多就可以洗洗睡了……这队猥琐起来真不是人,是神……

结语:法国VS乌拉圭的预测:

综合而言,法国能否打出背水一战时的疯狂劲,将直接决定这组对决的观赏价值,法国几乎不存在短板一说,各个位置水准之高甚至连巴西都比不了,集团冲击搞起来慢说后场实力孱弱的阿根廷,即令乌拉圭铁了心死守,也未必能坚持下来。但如果德尚再度认怂,觉得自己没把握一口吃掉对手呢?按照这俩队尤其是乌拉圭小组赛的习惯,说不定又会把比赛带入一个彼此试探的泥潭中。

另一方面,观众恐怕也只能期待法国能够主动攻出来了,因为乌拉圭时决然指望不上的,目前卡瓦尼能不能赶得上这场比赛还不好说,倘若卡瓦尼缺阵,乌拉圭恐怕连仅有的进攻资本都所剩无几了,除了龟缩防守,再无第二条路可选(当然我估计他们本来就没打算选别的路)。要知道,苏亚雷斯和卡瓦尼同时在场彼此加成作用十分巨大,拆掉其中任何一个,另一个身上的压力都会几何级增长。

某种程度上,现在球迷之所以还有理由期待这轮对决能够往更精彩的方向发展,应该感谢一度把法国逼出完全形态的阿根廷;也正因如此,法国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高看一眼——两支装死球队,一支不得不继续装死,另一支却证明了自己装不下去的时候可以不装,那么,后者当然理应更被看好。

还是那句话:一支球队攻击手段越丰富、把握度越高,其后防容错空间就越大;法国,恰巧就是这样一支球队。

预计结果:法国获胜晋级

文:唯心

更多阅读:

索斯盖特你不是人,快还我原来可爱如段子的英格兰

内马尔又演戏了?骂他之前,先看看犯规者做了什么

爆冷出局?我们是巴西,我们根本不慌

今夜月色甚美,晚风如你般温柔

阿根廷逼出了完全态法国,然后发现打不过

世界杯无义战?日本队到底该不该批?

这么有趣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csfz/3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