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玛瑙斯,看地球之肺

有人说,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到位于赤道附近的玛瑙斯看亚马逊热带雨林是我们巴西之行的重头戏。

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什么重要?为什么人们把它誉为“地球之肺”呢?

首先,因为亚马逊河雨林面积巨大。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的热带雨林(包括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占地约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全球森林面积的20%。因此,亚马逊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的“绿色心脏”。

其次,亚马逊雨林的树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于全人类以及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片森林的树林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同时也产生大量氧气,它成为是人类及所有动物所必需氧气的重要来源地。

据科学家估算,亚马逊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10,因此,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其三,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生物物种极为丰富,占全世界总数的1/5,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8%。河里有多种淡水鱼,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聚集了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有至种无脊椎动物,大约有超过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

因此,科学家指出,亚马逊雨林不仅是地球之肺,而且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物及植物生境。

这是我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拍到的一只蝴蝶,它在那里不时扇动着翅膀,这让我想起,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N.Lorenz)在一篇论文中曾写道的那段广为流传的话: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后来人们把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都将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的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看着蓝色蝴蝶在那里扇动翅膀,我不知道它将会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但是可以肯定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兴衰和我们密切关联,这里任何微小的变化可能都会给整个地球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

巴西玛瑙斯市是距离亚马逊热带雨林核心区域最近的一个城市,被人们称为“亚马逊的心脏”,然而,从玛瑙斯去亚马逊热带雨林深处还要有80公里的距离,乘坐游船还要走近2个小时。

亚马逊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组成,我们从黑河上船,黑河河水为浓咖啡色,据介绍,因为河水含有铁矿,且由于附近热带雨林的腐殖质被带入河中所以河水呈黑褐色。

船行驶了近一个小时后,游船来到黑河与索里芒斯河交汇处,索河河水为黄色,因比重、流速不同,两种河水在长达数十公里的河面交汇处呈现黑、黄分别,互不相犯,成为一大奇景。

由于玛瑙斯地处赤道附近,气温极高,日晒极强。几天前在南极时还穿着羽绒裤的我早已改穿短裤短衫。

中午,船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靠岸,上岸我们吃午饭。

餐厅设在一个极具印第安风味的竹楼上,然而,让我惊叹不已的是,这里的水果太好吃了!那是我从来没有吃过的美味!

木瓜、菠萝、香蕉……

那些我们熟悉的水果在这里重新定义了这种水果应有的味道,这种味道颠覆了我们有生以来对这些水果的所有味觉记忆。

那一顿饭是我们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吃的唯一一顿饭,也可能,那将是我一生中,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吃的唯一一顿饭。

那顿饭,我几乎没有吃别的东西,只吃水果。

据说,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生活的印第安人就没有吃蔬菜的习惯,那里也不种植蔬菜,他们只吃水果。

下午,我们大船换成小船,全速驶往亚马逊热带雨林深处。

上岸,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是一个原始土著印第安人部落。

天下起雨来了,宽大的棚子里似乎光线有些昏暗,印第安长老点起油灯,古老的仪式在并不整齐的鼓点声中拉开。

在印第安人部落我们呆了一个多小时,在那段时间我恍若隔世,一言未发,我不断地问自己,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文明?什么是自由?

我没有答案,但至少可以肯定那些赤身裸体的土著印第安人的生活是我羡慕的,他们纯真、率直、无拘无束,只是绑缚着我们的那些“文明”使我们无法体验、无法理解、无法效仿他们的生活。

我想起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法国文艺复兴后期作家、怀疑论者蒙田最有名的一句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就是生活得惬意。”

那也可能是对土著印第安人舍却文明,笃爱原始的最好解释。

也可能,还自然以自然,还人类以纯粹,才是我们对待自然和人生最好的态度。

相关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csfz/3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