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的
语言应急与社会治理
王春辉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北京,)
提要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应对期间,会遇到各种语言问题,需要各类语言应急措施跟进。比如信息发布与多语服务、救援沟通与翻译服务、谣言防治与舆论引导、命名等。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国家设立语言应急机制和预案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语言应急工作是助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语言治理的提升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语言应急;社会治理;多语种服务;语言志愿服务
零、引言
突发公共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年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悍然而起,席卷中国,成为又一场考验中国治理的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时期,关键者有四:物资、信息、心理和措施。语言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内在心理的主要外显形式;语言会影响心理,进而左右人们的行为,甚至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措施的实施。语言应急关涉整个应急体系的运作效率和效果,也影响到疫情灾害时期的社会治理。本文的目的就是来考察:(1)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相关语言问题和语言应急措施;(2)语言问题和语言应急对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3)进而展示突发公共事件中语言因素与社会治理的相互作用。下文第一至第四部分将依次展示各类语言问题与语言应急举措,第五部分提出加快国家语言应急机制建设的建议,第六部分是个简短结语。一、信息发布与多语服务
信息,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最重要四个因素之一。及时、准确的信息和事实真相是稳定民心、保证处置措施得当的基本前提。与此相关的语言问题涉及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和新闻发布话语、信息发布与传播的多语服务等。在这次抗击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发布信息不主动、不详细、不及时、渠道混乱、内容单一等问题。
(一)信息发布渠道
现在的信息发布渠道日趋多元化,从常规的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到网络媒体、新媒体、户外宣传标语、宣传单,从口耳相传到书面通告,建构起了一个立体的信息发布治理体系,使得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在第一时间获悉事件的相关信息。
当然,不同信息渠道的功能有别,比如网络媒体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