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究袁勋列夫middot古

医院订阅哦!

袁勋:列夫·古米廖夫“民族过程”理论评述

作者:袁勋,莫斯科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

来源:俄罗斯研究No.6,Dec.,

年第6期俄罗斯研究No.6,Dec.,

总第期RussianStudiesGen.No.

列夫·古米廖夫“民族过程”理论评述*

袁勋**

在列夫·古米廖夫的“民族过程”理论中,民族有固定的生命周期,其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就是“民族过程”。“民族过程”的内在动力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化学能量——“进取精神”。从“进取精神震荡”开始,完整的“民族过程”一般会经历上升时期、巅峰时期、裂变期、惯性发展时期、蒙昧时期和追忆时期六个阶段,大约持续-年左右。在古米廖夫看来,“罗斯民族体”的“民族过程”从公元1世纪斯拉夫人出现开始,到公元13-15世纪左右的基辅罗斯彻底解体结束;13世纪初,伴随着新一轮的“进取精神震荡”,“俄罗斯超级民族体”的“民族过程”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古氏认为,民族接触是“民族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推动力,“民族场”和“迎合性”是民族接触的基础;民族之间积极地接触模式会促进民族进程的顺利进行,反之,消极的接触模式会阻碍“民族过程”,使得民族抵抗力下降,甚至走向衰亡。在古米廖夫的理论中,13-15世纪罗斯与蒙古民族之间的接触,就是典型的积极接触模式,对俄罗斯超级民族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古米廖夫的理论阐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从自然科学角度对“进取精神”的论述,受到广泛的批评,因此其学说并非“自然科学理论”,只能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说。

欧亚主义俄罗斯民族列夫·古米廖夫

D.2;BA-X()06-(56)

今天的俄罗斯正处在民族复兴,国家变革的攸关时代,整理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定位民族价值观,规划俄罗斯未来发展方向,已成为俄罗斯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于俄罗斯民族历史和民族属性的解读。世界各国的学者对俄罗斯民族历史的解读由来已久,彼此看法也大相径庭,至今仍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从18世纪开始,争论各方提出的每一种观点无不与民族情感、阶级立场和特定的政治背景相关联。在这些学者中,列夫·古米廖夫(Л.Н.Гумилев)提出了“民族过程”(Этногенез)[①]的理论,从独特的角度描述了民族的发展进程,探究了民族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周边其他民族之间相互关系,并对俄罗斯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还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极富特色。古米廖夫自称是“俄罗斯最后一位欧亚主义者”。列夫·古米廖夫的民族历史理论深化发展了欧亚主义的理论,继承和发扬了维尔纳茨基(Г.В.Вернадский)对俄罗斯史,尤其是蒙古统治时期俄罗斯历史的研究成果。同时借鉴吸纳了斯宾格勒(A.Spengler)、汤因比(A.Toynbee)等国外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创新,创立了新的学科方向。

古米廖夫的著作自面世以来,在俄罗斯学界引起了很大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zhidongd.com/zyjr/3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